作者:釋普濟
萬本松杉,山山栽遍。
颺下钁頭,再呈舊面。
雙峰峨峨翠插天,天下人見渠不見。
作者:陳造
福地常披十幅圖,仙翁隱處玉為壺。
九華山側雙峰下,還許儂家半席無。
作者:鄭谷
下視垂楊拂路塵,雙峰石上覆苔文。濃霜滿徑無紅葉,
晚日高枝有白雲。春砌花飄僧旋掃,寒溪子落鶴先聞。
那堪寂寞悲風起,千樹深藏李白墳。
作者:程公許
夫攜羅漢洞前去,誰信上強天地寬。
澗水翻成千偈快,嶺雲肯放一塵干。
倚巖庵好無僧住,積石潭深照影寒。
歸對雙峰看月吐,薇花浴露色如丹。
作者:趙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雲,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上有小龍湫,龍鼻清泉出。
異哉諾詎羅,來此坐疊膝。
我亦蕩中人,景象頗能悉。
獨秀玩蒼翠,重台聽蕭瑟。
卻穿水簾谷,衣襟寒慄慄。
還入新月洞,意氣何飄逸。
安期指瓜棗,羨門獻梨栗。
飄瓦孰是非,臨歧置得失。
平生方外游,茲游為第一。
謾登嶺三三,休跨盤七七。
豈意山盡頭,時復有禪室。
門並雙峰尖,路爽千榕密。
觸石淺溪鳴,投林飛鳥入。
傍人應笑允,觀山何時畢。
笑話傍人道,恨我少登陟。
作詩寄行役,吾非貪著述。
作者:張渥
水光承雨亂銀花,柳外雙峰出碧丫。
我便欲尋蓑笠去,斷橋灣裡是漁家。
作者:王之道
烈日凍雪皎,淡煙玉蠟明。
誰雲真珠簾,要之亦強名。
我來少躊躇,一洗塵埃清。
便欲覓千斛,為壓歸裝輕。
作者:王昌齡
雙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長。
誰識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作者:李涉
暫入松門拜祖師,慇勤再讀塔前碑。
回頭忽向尋陽使,太守如今是惠持。
作者:楊萬里
誰言定水禪,入定似枯木。
飛入廣寒宮,收得香萬解。
作者:樓鑰
莫把資深兩處尋,此心心外更無心。
道人欲問資深話,自得元無古與今。
作者:李頎
嵩陽道士餐柏實,居處三花對石室。心窮伏火陽精丹,
口誦淮王萬畢術。自言神訣不可求,我師聞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雙峰樹下曾受業,
應傳肘後長生法。吾聞仙地多後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雲溪中日方此。後今不見數十年,
鬢髮顏容只如是。先生捨我欲何歸,竹杖黃裳登翠微。
當有巖前白蝙蝠,迎君日暮雙來飛。
作者:楊萬里
水出何村尾,橋橫亂筱叢。
隔溪三四屋,對面一雙峰。
過午非常暖,疑他不是冬。
疏梅照清淺,作意為誰容?
作者:晁補之
曉曈曨。雨和雨細,南園次第春融。嶺梅猶妒雪,露桃雲杏,已綻碧呈紅。一年春正好,助人狂、飛燕遊蜂。更吉夢良辰,對花忍負金鐘。香濃。博山沈水,小樓清旦,佳氣蔥蔥。舊遊應未改,武陵花似錦,笑語相逢。蕊宮傳妙訣,小金丹、同換冰容。況共有、芝田舊約,歸去雙峰。
作者:施漸
不因修禊過春山,誰得澄湖一望間。
頓覺塵心空水上,偶逢漁父語沙間。
幾多沃野桑麻蔽,半是荒畬雁鶩還。
日夕微茫僧問渡,雙峰寂歷掩禪關。
作者:范成大
故鄉江吳多好山,筍輿篾舫相窮年。
春風吹入江南陌,疊障雙峰如舊識。
聞道金牛更孱顏,古來鐵鎖高難攀。
自從仙伯弭芝蓋,鳳舞鸞歌開洞天。
新詩剩說山中妙,我不曾游先夢到。
從渠弱水隔蓬萊,雲山何處無瑤草。
作者:張伯常
暖脈勻青地上苔,拂塵題柱記花開。
海風一夜吹山雨,卻送春寒入寺來。
作者:楊萬里
傅語雙峰老,汝師是如來。
如何一瓣香,卻為楊誠齋。
作者:李新
石髓門前水,松風骨外鐘。
遲遲半輪月,未忍出雙峰。
作者:黎廷瑞
遠山如簇,對樓前、濃抹淡妝新翠。應是西湖湖上景,移過江南千里。舊日春光,重歸楊柳,苒苒黃金縷。市聲分付,畫橋之外流水。最好疊觀泥金,危城帶粉,文筆雙峰倚。煙寺晚鐘漁浦笛,都入王維畫裡。敧枕方床,憑闌往古,世界浮萍耳。湖天風緊,白鷗欲下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