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元衡
吳洲雲海接,楚驛夢林長。符節分憂重,鵷鴻去路翔。
艷歌愁翠黛,寶瑟韻清商。洲草遙池合,春風曉旆張。
晉臣多樂廣,漢主識馮唐。不作經年別,離魂亦未傷。
作者:杜牧
翠巖千尺倚溪斜,曾得嚴光作釣家。
越嶂遠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年花。
明時刀尺君須用,幽處田園我有涯。
一壑風煙陽羨裡,解龜休去路非賒。
作者:梅堯臣
永叔新詩笑原父,不將澄心紙寄予。
澄心紙出新安郡,臘月敲冰滑有餘。
潘侯不獨能致紙,羅紋細硯鐫龍尾。
墨花磨碧涵鼠鬚,玉方舞盤蛇與虺。
其紙如彼硯如此,窮儒有之應瞰鬼。
作者:劉長卿
國用憂錢谷,朝推此任難。即山榆莢變,降雨稻花殘。
林響朝登嶺,江喧夜過灘。遙知驄馬色,應待倚門看。
作者:韓愈
我衣之華兮,我佩之光。陸君之去兮,誰與翱翔。
斂此大惠兮,施於一州。今其去矣,胡不為留。
我作此詩,歌於遠道。無疾其驅,天子有詔。
作者:徐鉉
新安風景好,時令肅轅門。
身貴心彌下,功多口不言。
韜鈐家法在,儒雅素風存。
簪履陪游盛,鄉閭俗化敦。
臨窗山色秀,繞郭水聲喧。
織絡文章麗,矜嚴道義尊。
樓台秋月靜,京庾晚雲屯。
曉吹傳衙鼓,晴陽展信幡。
一篇貽友好,千里倍心論。
未見歸驂動,空能役夢魂。
作者:梅堯臣
一見新安守,便若新安江。
洞澈物不隔,演漾心所降。
遠指治所山,已入鄰齋窗。
捧輿登南嶺,策馬懷舊邦。
養親將為壽,傾甘抱玉缸。
觀軍將勞士,臠肥堆羊腔。
下車談詩書,上世擁旄幢。
勿窺淵游鱗,無吠夜驚尨。
他日聞課第,天下誰能雙。
作者:黃台
千尋練帶新安水,萬仞花屏問政山。
自少雲霞居物外,不多塵土到人間。
壺懸仙吞島罷,碗浸星宮沈水閒。
寶籙篋垂金縷帶,絳囊絛鎖玉連環。
靜張棋勢鋪還打,默考仙經補又刪。
床並葛鞋寒兔伏,窗橫檉幾老龍跧。
溪童乞火朝敲竹,山鬼聽琴夜撼{左木右上戶下睘}。
草暗碧潭思句曲,松昏紫氣度深關。
龜成淺甲毛猶綠,鶴化幽翎頂更殷。
阮洞神仙分藥去,蔡家兄弟寄書還。
黃精苗倒眠青鹿,紅杏枝低掛白鷳。
容易煮茶供客用,辛勤栽果與猿攀。
常尋靈穴通三島,擬過流沙化百蠻。
新隱漸開侵月窟,舊林猶悅枕沙灣。
手疏俗禮慵非傲,肘護靈方臂不慳。
海上使頻青島黠,篋中藏久白驢頑。
筇枝健拄菖蒲節,筍櫛高簪玳瑁班。
花氣熏心香馥馥,澗聲聆耳冷潺潺。
高墳自掩浮生骨,短晷難窮不死顏。
早晚重逢蕭塢客,願隨芝蓋出塵寰。
作者:徐鉉
嘗聞黟縣似桃源,況是優遊冠玳筵。遺愛非遙應臥理,
祖風猶在好尋仙。朝衣舊識熏香史,祿米初營種秫田。
大抵宦游須自適,莫辭離別二三年。
作者:趙嘏
去跳風雨幾奔波,曾共辛勤奈若何。
莫遣窮歸不知處,秋山重疊戍旗多。
作者:張耒
洮河之石利劍矛,磨刀日解十二牛。
千年虜地困沙礫,一日見寶來中州。
黃子文章妙天下,獨有八馬森幢旒。
平生筆墨萬金值,奇煤利翰盈篋收。
詩持此研參案幾,風瀾近手寒生秋。
抱持投我棄不惜,副以清詩帛加璧。
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
野人齋房無玩好,慚愧衣冠陳裸國。
晁侯碧海為文詞,盤薄萬頃澄清漪。
新篇來如徹札箭,勁筆更似劃沙錐。
知君自足報蒼璧,愧我空賦瓊瑰詩。
作者:梅堯臣
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
予傳澄心古紙樣,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茲重詠南堂紙,將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貺雙珍不可辭,年衰只怕歔歈鬼。
作者:韓元吉
御史英名世罕儔,峨冠聊復漸承流。
治功要自先馮翊,大惠何妨始歙州。
野媼定知還去虎,山民從此罷繼牛。
百年善政須公繼,尺一書頒願少留。
作者:劉長卿
漂泊來千里,謳謠滿百城。漢家尊太守,魯國重諸生。
俗變人難理,江傳水至清。船經危石住,路入亂山行。
老得滄州趣,春傷白首情。嘗聞馬南郡,門下有康成。
作者:白居易
悔別故山遠,愁行歸路遲。
雲峰雜滿眼,不當隱淪時。
作者:劉長卿
千秋萬古葬平原,素業清風及子孫。旅櫬歸程傷道路,
舉家行哭向田園。空山寂寂開新壟,喬木蒼蒼掩舊門。
儒行公才竟何在,獨憐棠樹一枝存。
作者:徐鉉
新安風景好,時令肅轅門。身貴心彌下,功多口不言。
韜鈐家法在,儒雅素風存。簪履陪游盛,鄉閭俗化敦。
臨窗山色秀,繞郭水聲喧。織絡文章麗,矜嚴道義尊。
樓台秋月靜,京庾晚雲屯。曉吹傳衙鼓,晴陽展信幡。
一篇貽友好,千里倍心論。未見歸驂動,空能役夢魂。
作者:杜牧
雪漲前溪水,啼聲已繞灘。
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
跡去夢一覺,年來事百般。
聞君亦多感,何處倚闌干?
作者:吳訥
躍馬東歸古歙州,鐵衣如雪照清秋。
半生叨食君王祿,百戰深遺母氏憂。
城上彩旗翻白虎,帳前金絡控黃騮。
英雄出處緣忠孝,豈為人間萬戶侯。
作者:楊億
分直蓬邱未再期,江東去去擁旌麾。
名通南省郎官籍,卷續新安郡政詩。
盧觀清風留汗簡,鴒原高韻憶吹箎。
故人別後頻南望,想見森森瓊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