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石
天兵南下此橋江,敵國當時指顧降。
山水雄豪空復在,君王神武自難雙。
留連落日頻回首,想像余墟獨倚窗。
卻怪夏陽才一葦,漢家何事費罌岳。
作者:舒邦佐
倚窗春睡覺,折玉滿手香。
篸雲疑未穩,指點問檀郎。
作者:皇甫汸
古寺碑題西晉年,澄湖如練倚窗前。
寒雲自覆金光殿,荒草猶埋玉乳泉。
楓葉染霜秋後色,雨花和梵夜中禪。
亦知閱水同觀世,不奈潮聲送客船。
作者:劉子翬
雙鑾北狩淹歸轂,寂寞梁園春草綠。
猶傳故老守孤城,官軍不到黃河曲。
遲雲樓櫓已灰爐,更倚窗扉防箭鏃。
招兵太半出群盜,繡{左右屈}蒙衣屢翻覆。
前宗後社力誅鋤,白刃如霜掛人肉。
州橋燈火夜無光,夾道狐狸晝相逐。
往時汴泗絕行舟,市糶十千塵滿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馬卻食江南粟。
謀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飄搖轉黃屋。
盤庚五遷方擇利,昆陽一戰何當卜。
寧聞石豕亂中華,漢祚承天終必復。
夕烽明處望千門,孤臣祗欲知聲哭。
作者:陸文圭
雁叫霜寒木葉飛,西風亭一立瑤姬。
從來冷淡能禁雪,不意孤高也競時。
松友舊盟寒歲晚,桂華佳約赴秋期。
倚窗索笑空妹媚,汝解能寬宋玉悲。
作者:仇遠
鄰舍送我菊,惜無盆盎栽。
分種東籬下,倚窗日裴回。
初看蓓蕾青,黃蕊參差開。
霜後苦無花,老眼生塵埃。
得此少自慰,可以薦一杯。
更用數日晴,南枝須有梅。
作者:白玉蟾
飛廉驅鐵騎,萬雨飛落地。
煙淡松自蒼,風起竹似醉。
倚窗橫膝琴,政有作詩意。
白鳥忽飛來,點破一山翠。
作者:曹彥約
過雨桃花墜晚紅,及時庭草翠翻風。
倚窗細究天人理,六籍元無一字空。
作者:吳文英
風拂塵徽,雨侵涼榻,才動秋思。緩酒銷更,移燈傍影,淨洗芭蕉耳。銅華滄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陰晴,渾似幾番,渭城故人離會。青樓舊日,高歌取醉,喚出玉人梳洗。紅葉流光,蘋花兩鬢,心事成秋水。白凝虛曉,香吹輕燼,倚窗小瓶疏桂。問深宮,姮娥正在,妒雲第幾。
作者:吳儆
雙眸翦水團香雪。雲際看新月。生綃籠粉倚窗紗。全似瑤池疏影、浸梅花。金翹翠靨雙蛾淺。斂袂低歌扇。羞紅膩臉語聲低。想見流蘇帳掩、燭明時。
作者:司馬光
景物浩無窮,茲為一都會。
之人心若鑒,萬狀靜相對。
喬林擁砌底,修嶺倚窗背。
流雲過席上,去鳥出天外。
徐徐杖屨整,藹藹效原晦。
來往亦何為,逍遙真樂內。
作者:王惲
春雨空濛,晚來點綴閒庭景。一床燈影。潤入琴絲冷。清夜沉沉,誰慰孤懷耿。雲生鼎。倚窗高詠。愛此春宵永。
作者:吳泳
春芳如麗人,驕色不肯除。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虛。
我闥本洞然,香負來虛徐。
滋蘭露承掌,延桂月滿裾。
門巷柳濯濯,林塘竹疏疏。
真意儼分列,遠心更莊舒。
庭前兩好鶴,知幾年歲余。
或睨立倚窗,或飲於清渠。
常恐緇塵染,回視根性初。
蹇余滄江人,人豈不鶴如。
起尋月中句,遙睇花外車。
八表方雲昏,尚無返莊廬。
作者:向子諲
倚窗人似鶯藏柳。巧語春心透。聲聲清切入人深。一夜不知兩鬢、雪霜侵。何時月下歌金縷。醉看行雲祝懶將幽恨寄瑤琴。卻倩金籠鸚鵡、遞芳音。
作者:辛棄疾
小靨人憐都惡瘦,曲眉天與長顰。沈思歡事惜腰身。枕添離別淚,粉落卻深勻。翠袖盈盈渾力薄,玉笙裊裊愁新。夕陽依舊倚窗塵。葉紅苔郁碧,深院斷無人。
作者:洪咨夔
飛明一點上苗端,難作尋常露雨看。
碧眼道人參解得,黃河夜半泝崑崙。
作者:李之儀
西江霜後,萬點暄晴晝。璀璨寄來光欲溜。正值文君病酒。畫屏斜倚窗紗。睡痕猶帶朝霞。為問清香絕韻,何如解語梅花。
作者:翁元龍
畫閣換黏春貼,寶箏拋學銀鉤。東風輕滑玉釵流。織就燕紋鶯繡。隔帳燈花微笑,倚窗雲葉低收。雙鴛刺罷底尖頭。剔雪閒尋豆蔻。
作者:黃機
江涵落日。風轉飛帆急。問訊蛾眉好在,無一語、送行客。閒情眠未得。倚窗消酒力。卻怕魚龍驚動,且莫要、夜吹笛。
作者:陸游
江路桃花浪已生,新灘穩過失崢嶸。
九年行半九州地,三峽歸無三日程。
繫纜便增筇杖興,倚窗時聽棹歌聲。
衰遲未覺詩情減,又襞吳牋賦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