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彌遜
底急流光過眼頻,斬新花蕊已成陳。
手移紅藥東風裡,著意流連背我春。
作者:強至
我心炯炯君應識,萬事都慵獨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華,可見無媒進無益。
勢門所喜在佞豪,直語空拳無一懌。
愛君挺拔生貴家,不學庸兒醉朱碧。
兩提試筆賦翰林,落落金聲天上擲。
改丞殿省頭不回,直把群經重研摭。
相逢憐我猶滯濡,四十金閨未通籍。
勢門宜不容此身,賴有君家好投跡。
書齋延坐開新編,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詩社同襟期,脫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復君勿遲,志士由來輕尺璧。
作者:陸游
老病人扶氣力微,闌干西角立斜暉。
流年冉冉功名誤,新塚纍纍故舊希
仗馬曾鳴宜永棄,牧抵雖乳敢言歸?住庵活計無多子,只要筇枝與衲衣。
作者:袁燮
斗大書齋以潔名,冰壺表裡要清明。
如今塵土填胸臆,幸挽滄浪為濯纓。
作者:劉子翬
慚非蘇子佩,聊置簡書間。
尺牘予慵理,何勞汝汗顏。
作者:劉子翬
錯落雙刀合,晶熒百練光。
剪裁皆在手,終不露鋒芒。
作者:蔡汝楠
一還初服謝朱轓,自愛吾廬堪避喧。
書為倒囊收萬卷,玄因拙宦草千言。
院中流水鳴殘雨,窗裡青山近小園。
已覺林丘容懶慢,更看風物滿前軒。
作者:顧逢
不道鄴侯家,有人如伯牙。
七弦真得趣,萬卷足生涯。
石鼎時添火,銅瓶日換花。
高山流水罷,筆下走龍蛇。
作者:李若水
書閒人靜睡相尋,幽鳥時時薦好音。
喚起新秋一襟恨,南窗搖膝費孤吟。
作者:趙師秀
轉曲認幽棲,齋名壁上題。
柳遮船步水,草出瓦溝泥。
養靜拋書冊,銷閒倚杖藜。
誰知鳳城外,宛是武陵溪。
作者:杜甫
渥窪汗血種,天上麒麟兒。才士得神秀,書齋聞爾為。
棣華晴雨好,彩服暮春宜。朋酒日歡會,老夫今始知。
作者:黃庚
湖海難□鬢易絲,平生壯志與心違。
一千晨外家何在,三十年前事已非。
狐正首丘應待盡,鶴思華表尚忘歸。
書齋兀坐懷今昔,淚落西風濕客衣。
作者:陳子昂
灼灼青春仲。
悠悠白日昇。
聲容何足恃。
榮吝坐相矜。
願與金庭會。
將待玉書征。
還丹應有術。
煙駕共君乘。
作者:黃敏求
新辟書齋鶴機寬,一簾風月盡幽閒。
百年易向忙中過,萬事偏於好處慳。
漫說折腰營斗米,何如留眼看雲山。
只消一卷梅花句,留得林逋在世間。
作者:劉克莊
工師將考室,何止大為杗。
搘案雖微用,由來寸有長。
作者:梅堯臣
中條插遠近,黃河瀉直斜。
蒲阪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萬家。
官商工農共擾擾,侯獨理齋窗照紗。
侯方守邊聽胡笳,滿屋蓄書凡幾車。
他年不按清商樂,亦莫學種東陵瓜。
老系戰馬向庭下,廚架整娖齋簽牙。
朝聞鳴雞夕聞鴉,眼昏秋匣生銅花。
兒孫誦習且盈耳,客來休論常山蛇。
作者:宋祁
總總長柯上,離離翠實疏。
休誇冒霜雪,僅得守門閭。
作者:蘇泂
數月書齋懶出門,眼看世事但紛紛。
長安豈是無相識,除卻西湖但憶君。
作者:顧雲
杜甫歌詩吟不足,可憐曹霸丹青曲。直言弟子韓干馬,
畫馬無骨但有肉。今日披圖見筆跡,始知甫也真凡目。
秦王學士居武功,六印名家聲價雄。乃孫屈跡寧百里,
好奇學古有祖風。竹廳斜日弈棋散,延我直入書齋中。
屹然六幅古屏上,欻見胡人牽入天廄之神龍。
麟鬐鳳臆真相似,秋竹慘慘披兩耳。輕勻杏蕊糝皮毛,
細捻銀絲插鬃尾。思量動步應千里,誰見初離渥窪水?
眼前只欠燕雪飛,蹄下如聞朔風起。朱崖謫掾從亡歿,
更有何人鑒奇物。當時若遇燕昭王,肯把千金買枯骨。
作者:張籍
閉門秋雨濕牆莎,俗客來稀野思多。
已掃書齋安藥灶,山人作意早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