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軾
天目山前綠浸裙,碧瀾堂上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閒送苕溪入太湖。
作者:高啟
妖兒初下含元殿,天子仍居少陽院。
諸藩從此擁連城,朝貢皆停事攻戰。
岐王已去梁王來,長安宮闕生蒿萊。
天目山前異人出,金戈雙舉風煙開。
羅平惡鳥啼初起,犀弩三千射潮水。
歸來父老拜旌旗,釃酒槌牛宴鄉里。
擊裘駿馬驕春風,錦袍玉帶真英雄。
詔書特賜誓終始,黃金縷字旌殊功。
虎符龍節彤弓矢,後嗣猶令赦三死。
盡言恩寵冠當時,天府丹書未逾此。
摩娑舊物四百年,古色滿面凝蒼煙。
天祐宰相署名在,尋文再讀心茫然。
古來保族須忠節,受此幾人還覆滅。
王家勳業至今傳,不在區區一方鐵。
人生富貴知幾時,泰山作礪徒相期。
行人曾過表忠觀,風雨斷蘚埋殘碑。
作者:衛宗武
自披五戒如來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歸來滿袖唯白雲,徒得聲名喧世俗。
碧玉嶙剛煙霧堆,鑿開混沌加架突兀。
不鞭而來爭獻助,斬木指囷人不惜。
僧寮佛屋俱落成,撐空只欠塗金碧。
精廬不獨為安身,海納諸方禪悅食。
上人湛然一太虛,直覺端由真淨得。
是心已證涅槃心,妙處豈容言語詰。
故於題扁發其機,要使人人個中覓。
學徒釋侶有能然,從茲作祖而成佛。
大展坐具闡道場,勝地名山須卓錫。
法筵乃見龍象尊,天池且作鶤鵬息。
書來謂逮菊花期,蓮社紳緌應畢集。
遠師如肯致淵明,亦擬袖香躋丈室。
作者:王令
盧仝不作昌黎死,天目雖盲未見嗟。
坐歎清光無惜處,一將吞吐聽蝦螅
作者:洪咨夔
過雁聲中歲月侵,東流江水識歸心。
峨眉天目高相似,多買青山尚及今。
作者:釋文珦
聞師歸渚上,欲盡百年間。
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
龍盂經幾綴,虎錫上重環。
禪子多求法,玄門為啟關。
作者:章粲
天目鑒孤明,地籟奠眾響。
慮淡世欲輕,性復道心長。
斂襟步前庭,手執周易往。
得知三畫初,真契貫穹壞。
圖書詣其微,精實超惚恍。
啟蒙析其義,端倪見俯仰。
九京如可作,捨此吾安放。
作者:蘭江濋公
我有山水癖,周遊訪遺跡。
春宵宮畔住多時,對面翠峰參天直。
偶乘飛雲到上頭,上頭佛屋依雲陬。
庭前老樹作僧立,井中神物為人游。
湖吞八極天倒開,赤烏半濕東飛來。
櫓聲驚裂馮夷窟,沙漚點破銀濤堆。
扶桑枝枝手可掇,龍伯鉤頭鰲欲脫。
影壓錢塘天目低,雲盡崑崙月支闊。
身棲在仙鄉,仙鄉時節長。
仙人共語紫霞裡,霜橘顆顆黃金香。
青鞋布襪真快意,玉馬金鞍又何貴。
回首人間一窖塵,明朝弄月羅浮去。
作者:阮自華
之子南方去,環聲過霅溪。
桃花春自睹,藥草雨遍齊。
法座高秦望,迦音滿會稽。
何時開六葉,一為止兒啼。
作者:李頻
承恩雖內殿,得道本深山。舉世相看老,孤峰獨自還。
溪來青壁裡,路在白雲間。絕頂無人住,雙峰是舊關。
作者:釋文珦
羲娥不停轂,催者到茅屋。
萍蓬無地頭,桑梓念天目。
古吟寓深情,時事堪痛哭。
餘生竟何歸,行已變陵谷。
作者:皎然
常見仙翁變姓名,豈知松子號初平。逢人不道往來處,
賣藥還將雞犬行。獨鶴天邊俱得性,浮雲世上共無情。
三花落地君猶在,笑撫安期昨日生。
作者:張羽
巍巍天目峰,高大壓南紀。
崩泉初濫觴,奔放成茲水。
分流為苕霅,匯此古城裡。
滔滔逝不停,脈脈來難止。
極目更清寒,漪漪澄遙滓。
朝來春雨漲,洶湧蛟龍喜。
舟檣紛來往,萬斛等一葦。
翻翻輕鷗逝,裊裊漁歌起。
我欲把釣竿,來問玄真子。
作者:紫柏大師
自古名高累不輕,飲牛終是上流清。
吾師未死先埋卻,又向巢由頂上行。
作者:朱繼芳
維舟古祠下,野飯就魚羹。
坐聽篙人說,行逢牽路平。
居民難問姓,溪鴨自呼名。
天目無由到,沿洄更幾程。
作者:薛能
愚樸尚公平,此心鄰道情。有緣終自鄙,何計逐師行。
日者聞高躅,時人蓋強名。口無滋味入,身有羽儀生。
奏乞還鄉遠,詩曾對御成。土毛珍到越,塵發倦離京。
符叱風雷惡,朝修月露清。觀臨天目頂,家住海潮聲。
道引圖看足,參同註解精。休糧一擬問,窗草俟回程。
作者:虞儔
天近初凝目,雲橫便躡梯。
前瞻千嶂列,回首一川低。
雨過黃梅盡,風來翠剡齊。
靈源窮不到,晴晝掛虹霓。
作者:李流芳
我年未四十,已懷退隱圖。
俯仰又十年,何為尚躊躇。
經過怯往跡,魂魄識畏途。
去來廿年間,道裡三萬餘。
車裝敝屢更,何況此微軀。
所以不自決,豈徒為饑驅。
富貴亦復佳,歲月待我乎。
婚嫁幸已畢,余口亦易糊。
故山皋亭下,桃李滿村墟。
深塢秀泉石,近築靜者廬。
新梢想出籬,疏泉行繞渠。
雙髽指天目,一勺見西湖。
言之病已蘇,況當長久居。
息黥補吾劓,造物豈區區。¤
作者:陳淳祖
勸農事雲畢,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
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
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
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
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
郎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作者: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