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嗣杲
廬山白雲擁,絕似兜羅綿。
覆得丑好盡,何啻萬萬千。
東林香爐峰,生在寺門前。
山陰土脈潤,草木鳴秋妍。
意行梵廡曠,單下誰棲禪。
主僧淮東秀,眉目稜稜然。
談塵自高蹈,往往來著邊。
我游欲結社,有愧遠師蓮。
草堂流水環,遺像儼樂天。
西風號萬杉,趺坐青石顛。
野老喜我陪,談吟超極玄。
上方僧謾多,多結粥飯緣。
方且局諸妄,焉得安三椽。
浮生忘有家,妙句知無傳。
塵垢送短日,風霜侵頹年。
斜陽透西樹,獨支竹筇堅。
鐘鳴擬尋睡,酒至流饞涎。
月上三笑亭,醉聽漁家眠。
作者:白居易
葷膻停夜食,吟詠散秋懷。
笑問東林老,詩應不破齋?
作者:徐鉉
故里夫差國,高名惠遠師。
君恩從野逸,歸棹逐凌澌。
舊訪暗無念,牽懷亦有詩。
因行過秦望,為致李斯碑。
作者:朱灣
十年湖上結幽期,偏向東林遇遠師。未道姓名童子識,
不酬言語上人知。閒花落日滋苔徑,細雨和煙著柳枝。
問我別來何所得,解將無事當無為。
作者:釋善珍
遠師東林白蓮社,世上丹青好傳寫。
愛陶醉漢招不來,送陸道士大笑回。
千年此意畫得麼,俗工凡筆何塵埃。
涪州逐客無聊賴,買酒過溪譏破戒。
詩人口業不自持,袖手默坐君應知,
生天成佛佛是誰。
作者:程嘉燧
移家門向竹林中,小院時聞松柏風。
來往每思同長老,見知真愧自兒童。
汪陂洵合稱顏子,樗散何由比鄭公。
久欲淨袪詩酒污,遠師龐蘊了諸空。
作者:王洋
世人傾耳聽繁音,太音古淡難為聽。
有如廣庭題旌夏,或者驚遁疑有神。
當時舜床調五弦,薰風煽物無窮人。
若言造化不愛玩,安得感君回陽春。
遣音相繼嗣者誰,窮山緇侶黃冠師。
非幹此意樂窮靜,世路自與相參差。
我今試聽清風操,野鶴孤猿對殘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撥向琴中調。
人言大弦如玉溫,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和令偕行。
豈如七弦轉十指,勁節諧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豈但高山與流水,
道人不肯長懷珍。亦曾挾藝游車塵。
高門八字驚未見,脫贈往往捐千純。
如今飄泊困長路,更覺世味難將迎。
應將感愴赴琴風,一聽萬慮羅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須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嬌弦三兩聲。
作者: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作者:曾幾
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盛。
六經更百代,略不睹疵玻
瞿聃書角立,亦各談性命。
空門甚宏放,果報駭觀聽。
是以雖至愚,讀者無不敬。
周時柱下史,設教本清靜。
至今五千言,談若鼓鐘磬。
雖為二郗諂,只作二何佞。
遂令黃冠徒,冷落度晨暝。
賢哉機雲孫,道眼極超勝。
殺青貝多葉,收貯腹中竟。
概然發琅函,窗白棐幾淨。
三家一以貫,不事頰舌競。
吾皇漢孝文,恭己民自定。
願君益沈涵,持以奉仁聖。
遠師曹相國,下視劉子政。
作者:陳昂
岸漲潮初起,帆開風正勻。
偷生今老耄,避地久吳秦。
留眼看明世,行歌混逸民。
遠師陶靖節,漉酒用烏巾。
作者:曾燠
蓮社虛無人,留此一尊宿。
巋然同五老,相望鬚眉綠。
想當侍遠師,長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樹,已非凡草木。
仲堪臨北澗,僧徹嘯南麓。
師也摩其頂,千年繕性熟。
無心弄神通,變化駭流俗。
老態益婆娑,支離復拳曲。
氣作香爐雲,聲如石樑瀑。
六朝棟樑材,摧朽何太速!
作者:韓奕
白雲在天不作雨,石罅出泉如五乳。
追尋能自遠師來,題詠初因白公語。
山中知味有高禪,採得新芽社雨前。
欲試點茶三昧手,上山親汲雲間泉。
物品由來貴同性,骨清肉膩味方永。
客來如解喫茶去,何但令人塵夢醒。
作者:李端
十五事文翰,大兒輕孔融。長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諫獵一朝寢,論邊素未工。蹉跎潘鬢至,蹭蹬阮途窮。
貸布憐寧與,無金命未通。王陵固似戇,郭最遂非雄。
斂板辭群彥,回車訪老農。詠詩懷洛下,送客憶山東。
沈病魂神濁,清齋思慮空。羸將衛玠比,冷共鄴侯同。
草舍才遮雨,荊窗不礙風。梨教通子守,酒是遠師供。
捫虱欣時泰,迎貓達歲豐。原門唯有席,井飲但加蔥。
少壯矜齊德,高年覺宋聾。寓書先論懶,讀易反求蒙。
昔慕能鳴雁,今憐半死桐。秉心猶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葉翻籐架,黃花蓋菊叢。聊將呈匠伯,今已學愚公。
作者:衛宗武
自披五戒如來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歸來滿袖唯白雲,徒得聲名喧世俗。
碧玉嶙剛煙霧堆,鑿開混沌加架突兀。
不鞭而來爭獻助,斬木指囷人不惜。
僧寮佛屋俱落成,撐空只欠塗金碧。
精廬不獨為安身,海納諸方禪悅食。
上人湛然一太虛,直覺端由真淨得。
是心已證涅槃心,妙處豈容言語詰。
故於題扁發其機,要使人人個中覓。
學徒釋侶有能然,從茲作祖而成佛。
大展坐具闡道場,勝地名山須卓錫。
法筵乃見龍象尊,天池且作鶤鵬息。
書來謂逮菊花期,蓮社紳緌應畢集。
遠師如肯致淵明,亦擬袖香躋丈室。
作者:金大輿
仙郎乞假白雲司,蹔向東林問遠師。
仄徑蟲喧秋露後,空堂人語夜燈時。
天花不著山中樹,細水爭流石上池。
灰劫莫教傷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作者:洪邁
蒼山圍岑寂,下有一水奔。
閉戶臥風雨,束蒿翳籬藩。
寥哉只樹人,心遠忘世喧。
此身自蘧廬,長物余此軒。
鳥語幽夢斷,香橫經帙翻。
未成借路行,自要窺潺湲。
遠師淵明意,不愧靈魂。
月度了無跡,風行偶成痕。
心境兩清妙,尺喙何由吞。
賦詩安所取,碧雲未足論。
何當揣朱絲,窈眇弦我言。
作者:柳宗元
遠師騶忌鼓鳴琴,去和南風愜舜心。
從此他山千古重,慇勤曾是奉徽音。
作者:陸文圭
金身夢覺白馬東,西來禪教各一宗。
講師高據獅子座,緇素群集驚盲聾。
天華咫尺飛隧地,夜燭神光滿室紅。
遠師道林嗣宗風,專談義學離禪鋒。
三葉五性總超詣,一枝擘與天泉翁。
不泥筌蹄求解脫,不執文字迷本空。
黃梅四月上虞龍,騎驢不下莫相逢。
徐州麥飯足可飽,青州布衫誰與縫。
虜溝橋邊石頭滑,飛錫徑入明光宮。
手揮玉塵天顏喜,身被紅綃帝渥濃。
回頭谷笑虎丘石,夜半不憶寒山鐘。
君不見懶殘昔往衡山峰,使者召之終不從,
天寒垂涕石窟中。
作者:李端
去者不可憶,舊遊相見時。凌霄徒更發,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龍年月久。東閣許聯床,西郊亦攜手。
彼蒼何曖昧,薄劣翻居後。重入遠師溪,誰嘗陶令酒。
伊昔會禪宮,容輝在眼中。籃輿來問道,玉柄解談空。
孔席亡顏子,僧堂失謝公。遺文一書壁,新竹再移叢。
始聚終成散,朝歡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燭忽迎風。
蟻斗聲猶在,鴞災道已窮。問天應默默,歸宅太匆匆。
淒其履還路,莽蒼雲林暮。九陌似無人,五陵空有霧。
緬懷山陽笛,永恨平原賦。錯莫過門欄,分明識行路。
上智本全真,卻公況重臣。唯應撫靈運,暫是憶嘉賓。
存信松猶小,緘哀草尚新。鯉庭埋玉樹,那忍見門人。
作者:羅鄴
塞寺窮秋別遠師,西風一雁倍傷悲。每嗟塵世長多事,
重到禪齋是幾時。霜嶺自添紅葉恨,月溪休和碧雲詞。
關河回首便千里,飛錫南歸詎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