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庭堅
定光古佛,不顯其光。
古錐透穿,大千以為囊。
臥像出家,西峰參道。
亦俗亦真,一體三寶。
彼逆我順,彼順我逆。
過即追求,虛空鳥跡。
驅使草木,教誨蛇虎。
愁霖出日,枯旱下雨。
無男得男,無女得女。
法法如是,誰奪誰予。
令君威怒,免我伽梨。
既而釋之,遂終白衣。
白帽素履,鬚髮皤皤。
壽八十二,與世同波。
窮巖草木,枯臘風雨。
七閩香光,家以為祖。
薩埵御天,宋有萬姓。
乃錫象服,名曰定應。
作者:曹勳
茅峰何山亦何好,瑤木琪華並三島。
其間巖洞邃且深,隱居仙人得窮討。
遠業已跨雪色驢,諸孫何能玉顏老。
黑虎會有青鸞信,洞章同夢池塘草。
關鍵真符付自樂,鴛鴦瓊壺每傾倒。
頗聞雲篆經九試,自應太上傳三寶。
他年芒屨謁凝神,洗心拱聽無上首。
作者: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舌生諸惡刺,身如機關主。
六賊遊戲中,心想如猿猴,
無有暫停時。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一切業因緣,
皆從妄想起。妄想如幻焰,
亦若空中花。迷倒不覺知,
為諸惑業縛。永墮三途界,
沒在眾苦中。不聞正法音,
何曾知懺悔。惟願十方佛,
菩薩眾大師。慈力與冥加,
令其知發露。無始一切惡,
今日悉消除。畢故不造新,
常當修梵行。未脫傍生難,
余命願安樂。筌網及虞羅,
願不相值遇。飲啄隨時足,
飢渴永不逢。相見起慈心,
願不相吞噉。當承三寶力,
誓脫眾塵勞。畢此苦類身,
願生諸佛國。彌陀廣慈願,
不捨一切生。觀音慈願深,
常游五道界。願舒五色臂,
拔我出輪迴。儻若命終時,
願垂親接引。救我厄難得,
菩薩大檀那。憫我臨湯火,
捨財贖我命。須彌與大海,
徒自謂高深。檀那今日恩,
高深不可比。現生增福壽,
眷屬悉團圓。來世受身時,
願同生佛國,和南賢聖眾。
作者:釋重顯
甘蔗流苗應剎塵,覺場高發利生因。
紫金蓮捧千輪足,白玉毫飛萬德身。
孤立大方資定惠,等觀含類捨怨親。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聞出世人。
螺發右旋仙島碧,月眉斜印海門新。
鸞翔鳳舞非殊品,像轉龍蟠絕比倫。
瓔珞聚中騰瑞色,花鬘影裡奪芳春。
慈儀戀望知何極,梵德言辭莫可陳。
胸字杳分無量義,頂珠常照百由旬。
雙林孰謂歸圓寂,坐斷乾坤日見真。
作者:王安石
三界裡,有取總災危。普願眾生同我願,能於空有善思惟。三寶共住持。
作者:釋重顯
後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潤禽魚。
貫花雖自科千品,標月還歸理一如。
過量劫應期廣佈,剎那心合未忘書。
四衢道內拋紅焰,五欲波中綻白蓿
排斥眾魔登壽域,引攜諸子上安車。
義天星象熒熒也,辭海波瀾浩浩歟。
違背此恩難拯拔,遭逢末世豈躊躇。
聞來半偈須相學,惜去全身莫共居。
飛辯恨曾虧激問,頤幽欣且免長噓。
生生頂奉輝心鏡,廓照塵勞信有餘。
作者:黃庭堅
梵語頭陀,華言抖擻。
淨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來親試,迦葉稱首。
聖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處五名。
曰十二行,對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並。
練磨三境,攝化三乘。
起四歡喜,行四聖種。
以戒為基,止觀相踵。
大矩崇規,鏈金烹礦。
號菩薩僧,志惟堅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無取無著,情絕所存。
若有贊者,同贊世尊。
續佛慧命,開佛正門。
在昔能仁,囑付彌勒。
守護三寶,後五百歲。
彌勒稱揚,此行為最。
適當其時,應身出世。
阿蘭若處,作眾依歸。
則先賢軌,發薙肩垂。
白麻劫貝,不隨染衣。
表如玉雪,不受塵泥。
心寂為禪,心淨為教。
內外相應,方名修道。
事貴簡嚴,理惟幽奧。
不具信根,玄關莫造。
祈生兜率,天樂非貪。
菩提熏種,慈氏言參。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
十方法界,同我伽藍。
作者:可旻
四相相催生病老。死魔不定朝難保。爭似寅昏持佛號。西方好。樹林水鳥稱三寶。磨滅等閒髭鬢皓。樂邦行計唯宜早。萬億國邦非遠道。休煩惱。一彈指頃能行到。
作者:王哲
時間有吏,拱手前來,謹傳台旨。晚難參,俟辰先起。至庭階,爭通報,上人心喜。出尊談,推學道,須留妙理。液瓊漿,生三寶,脈光門華麗美。抵神清,俾氣無睡。下知州,圭休稟,自然仙瑞。現靈芝,游寶洞,蓬萊一醉。
作者:馬鈺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三張綿被重重。取笑風仙訓誨,三髻山侗。古來馬氏三寶,如今有、三被扶風。三一法,便悟來雪裡,高臥三峰。從此依憑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細研窮。內運三光照耀,坎虎離龍。存三守一三載,覺三田、一粒丹紅。三三數,要心琴三疊,得與仙同。
作者:釋印肅
迷悟本同光,信時無隱藏。
幻空如夢體,三昧覺華王。
作者:侯善淵
玉屑琳霜,雲瑛幽粹,混沌三寶持盈。盈還而已,日月透昆明。**圓通昊界,氤氳降、天寶華嬰。於中妙,五陵飛雪,人在水晶城。靈瑤開古道,神風易御,孰保遐齡。念吾流久視,玄畢終誠。密付丹須換質,從斯致、游宴華清。金童詔,玉辰宮裡,身屬少微星。
作者:李虛己
部符南粵轉軺車,三寶新題表義閭。
藥石好攜靈連句,素筠留得蔡邕書。
平原架上衣無主,過客堂中食無魚。
見說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馬慕相如。
作者:王哲
三才剖判做輝華。三教分明吐甲芽。三寶煉燒紅焰寶,三車搬運紫河車。三峰影裡觀真宅,三耀光中是本家。三島十洲堪搗藥、三清十極聚青
作者:馬鈺
道毀僧,僧毀道。奉勸僧道,各休返倒。出家兒、本合何如,了性命事早。好參同,搜秘奧。煉氣精神,結為三寶。真如上、兜率天宮,靈明
作者:釋遵式
若有眾生犯眾戒,盜取僧祇三寶物。
臨終遇勸念彌陀,一念頃間生彼國。
作者:釋宗杲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
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
作者: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淨,以不二相觀三界。
如實見我歸命禮,成就大願護眾生。
南無一切法寶海,無邊無盡解脫門。
南無總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諸佛櫻
消除三障無諸惡,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來際劫誓修行,普使眾生護無畏。
南無文殊普賢尊,一切智行圓滿海。
金剛藏及金剛手,得大勢等諸大士。
聲聞辟支賢聖眾,願以慈眼普瞻視。
我今南無贊三寶,為欲深游大悲海。
南無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觀世音。
入彼如來所入門,故佛授與同名號。
從聞解說六塵縛,如聲度垣不能礙。
由斯遍入微塵國,普現微塵自在身。
一一身宣總持句,施與眾生無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號為施無畏者。
我昔經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稱功德難思議,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當來大劫海,遍將此句救諸苦。
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
爍迦羅首金色容,具足七數端嚴相。
母陀羅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異。
貝多葉經並寶印,華果澡鑵及楊枝。
無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經造。
及狀我身長跪地,頂戴吉祥安樂人。
觀世音名依定實,必聞我今發大願。
牟尼經像比丘僧,願住世間常不滅。
護持國土與眾生,普令攝取菩提願。
三寶神咒天龍等,大悲感應大誓力。
一切同護聖尊儀,猶若金剛常不壞。
如是成就十四願,悉為菩提及含識。
南無聞名救厄者,南無世間慈悲父。
南無施我無畏力,南無令我滿諸願。
聞名見身心念者,南無一切無空過。
我今次第說所願,尊應一一遍垂聽。
作者:馬鈺
菜重芥,果珍李。悟生死之苦,懶窮文理。薄滋味、遠除色聲,更倦看周禮。聚三光,放三里。認三髻,談論清淨表裡。氣精神、三寶丹成,
作者:釋重顯
方袍圓頂義何宣,續焰千燈豈小緣。
花雨坐前猶滯相,虎馴庵畔尚稽詮。
巖棲塚宿難依望,鶴貌雲心迥洒然。
寶杖夜鳴寒嶠月,銅瓶秋漱碧潭煙。
名標練若澄誼猾,跡念昏衢警睡眠。
林下雅為方外客,人間堪作火中蓮。
情高不是超三際,道在非同入四禪。
浮世勉誰知逝水,深峰甘自聽飛泉。
苾芻草馥僧祇後,玳瑁盂傳古佛先。
珍重覺皇有真子,坤維高步列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