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岳
戴君手持黃卿辭,邀我為作陶母詩。
婦言婦德不出梱,縱有令則繇知。
昆山生玉草木潤,欲識其母觀其兒。
一經科自摘髭易,五丈夫子皆環奇。
黃卿與世少諧可,老筆為寫青琉璃。
慨予一讀淚如洗,酸風淒斷漳淮湄。
往年將父問裡捨,病痱中道驚相持。
秋山黯慘過縣尹,取急欲謁誰何醫。
天方罪予不孝子,行未半驛翁阽危。
雲崩日落竟千古,永始此路行無期。
爾時縣尹有母遺,鮐背兒齒當期頤。
潘輿佳日訪桃李,一捨而迎聊遨嬉。
人間僅僅幾寒暑,亦已奔月歸何時。
暮雲春樹渺千里,同一哀痛難平治。
此詩莫遣挽郎讀,天荒地老松風悲。
作者:趙士礽
鉛山乃靈山,號為七寶庫。
有時地愛寶,人傑時一付。
禮圍較文章,發為性仁賦。
盛美固不絕,且作忠孝路。
時凶資賊多,熾焰不容捕。
長驅斬關來,提揮遠相訴。
申生本醫家,首沖眾賊怒。
有子趨而前,悲泣濕衣袧。
願代父這死,三萬色不怖。
賊曰汝子孝,解衣襯血污。
以此兩全生,父子歡如故。
何不上明君,青旌當金鑄。
作者:韓元吉
材業光華藹薦紳,由來孝子出忠臣。
五年字邑祗明詔,兩路觀風惠遠民。
徐稚湖邊才卜築,葛翁山下忽棲神。
朔雲千里人揮淚,遺命歸從大母鄰。
作者:屈原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竭忠誠而事君兮,反離群而贅疣。
忘儇媚以背眾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與行其可跡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眾人之所仇也。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仇。
壹心而不豫兮,羌無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患何罪以遇罰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也。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也。
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鬱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佔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懲於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猶有曩之態也。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
設張辟以娛君兮,願側身而無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奔而失路兮,蓋志堅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而紆軫。
擣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願曾思而遠身。
作者:朱思本
幾年南北聲名,有純孝子騫苗裔。逃儒自愛,*間天賦,神仙標緻。歸隱東湖,醉游南浦,滿襟清氣。想當時、宦海風波浩蕩,從前錯,如今是。追念父師恩重,恨年華、暗隨流水。錦帷夜醮,黃壇春靜,綠章封事。香霧空濛,步虛嘹亮,孝通天地。玉皇優詔答功勤,壽甲子,三千歲。
作者:白居易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謂之握金鏡。
由茲六氣順,以遂萬物性。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玻
周漢德下衰,王風始不競。又從斬晁錯,諸侯益強盛。
百里不同禁,四時自為政。盛夏興土功,方春剿人命。
誰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峨峨象魏門,懸法彝倫正。
銀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濱。南人棄農業,求之多苦辛。
披砂復鑿石,矻矻無冬春。手足盡皴胝,愛利不愛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懶耘。相攜作游手,皆道求金銀。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且非衣食物,不濟饑寒人。
棄本以趨末,日富而歲貧。所以先聖王,棄藏不為珍。
誰能反古風,待君秉國鈞。捐金復抵璧,勿使勞生民。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賤糶粟與麥,賤貿絲與綿。
歲暮衣食盡,焉得無饑寒。吾聞國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
量入以為出,上足下亦安。兵興一變法,兵息遂不還。
使我農桑人,憔悴畎畝間。誰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權。
復彼租庸法,令如貞觀年。
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科條日相矯,吏力亦已勤。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為首,群牧之所遵。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誰能變此法,待君贊彌綸。慎擇循良吏,令其長子孫。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歸。近代多離亂,婚姻多過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遲。兒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貴達日,多在長大時。欲報親不待,孝心無所施。
哀哉三牲養,少得及庭闈。惜哉萬鍾粟,多用飽妻兒。
誰能正婚禮,待君張國維。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作者:韓維
喪期著常數,在古固有之。
嗟嗟三季後,禮讓俗亦衰。
親亡有不葬,況問功與期。
公孫布衣士,未免寒與饑。
生兮已不恤,死者吾敢欺。
孝生因其心,禮大實以時。
挺然頹俗內,獨以古自為。
蕭蕭天平山,松柏有餘悲,
可以表懿行,刻此無愧辭。
作者:郭印
康節名天下,流芳到子孫。
素風門戶遠,皇極典型存。
存邑紛戎馬,十年辭帝閽。
家艱俄茹苦,國難更堪論。
上念長城寄,兵分細柳屯。
紫泥頒詔綍,墨絰總戎軒。
權重將軍幕,忠求孝子門。
江朝南海闊,星拱北辰尊。
智勇張良足,詩書卻縠敦。
邊儲裁冗蠹,邦本厚黎元。
士仰蘇天覆,人依趙日暄。
勢增師旅氣,威讋虎狼魂。
帳幄稽前箸,山河暫偃藩。
精誠扶日月,談笑整乾坤。
賤子欣蒙庇,先君舊感恩。
駕轅憐病馬,投木笑窮猿。
扶搖如可借,短翮待騰騫。
作者:蘇轍
前年乘舟護南河,宛丘官捨酣且歌。
去年持節憂犴獄,驅車道路日不足。
今年春風塵土黃,遠赴三州議繇役。
天子憂民法令新,整齊百事無閒人。
苗耘發櫛何時已,回首昔游如夢寐。
區區學舍曾未知,春晚日長唯有睡。
才智有餘安得閒,疏慵顧我自當然。
喜君未忘太平事,獨稱赦書旌孝子。
作者: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
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慈愛必孝順,根枝信天成。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鄆州張公藝,九世同一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馮宿卬歲時,
隨父廬祖墳。父子相隨孝,
靈芝特地春。北海呂元簡,
四世為家主。以至牛馬羊,
異母皆相乳。虞鄉董恭直,
鞠養諸孤遺。鴝鵒與鴉鵲,
同巢而共枝。孝行動天地,
鳥獸皆隨時。又聞猓然獸,
死不相棄離。暾{左蟲右禺}與鮫魚,
子母長相隨。獸面而人心,此獸信有之。獸心而人面,其人誠可悲。
李鈞為侍御,棄母在溫州,
母因殍餓死,甘旨何悠悠。
光祿李擼嗍撬谷肆鰲?/p>
有母不侍養,異居經千秋。
唐家法網寬,貸死流遐陬。
崔湜為侍郎,天子賜瓜香。
攜歸與愛妾,老母不得嘗。
一旦惡貫盈,殺之於路傍。
越公鍾紹京,至孝何殊常。
少時得果瓜,先解進高堂。
長大遇玄宗,榮華不可當。
孝者名常新,逆者污人倫。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塵。
夫為人子者,莫若事尊親。
夫為人父者,莫若教兒孫。
積善與行孝,可以立其身。
我願移此竹,栽於率土濱。
使彼行人見,皆為慈孝人。
作者:張嵲
寒食由來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兩京道上松柏多,儘是王公大家塚。
伊莫年年當此時,鈿車寶馬相追隨。
紛紛錦樹滿原野,暖風遲日爭光輝。
草間燒紙樹間哭,羅列杯盤烏攫肉。
侵晨祭罷薄暮歸,旋風剪剪吹余灰。
爾時馬醫夏畦鬼,亦受子孫追養禮。
豐薄由來稱有無,鹹具盤餐致醪醴。
家家丘墳各為主,何人垅上無新土。
自從遭亂去鄉關,幾歲松楸不曾睹。
況復其間多發掘,孝子慈孫淚如雨。
流落他州遇火前,去年如此復今年。
新阡舊垅只回首,無復原頭掛紙錢。
君不見東都之傍永安道,車轍平來生碧草。
四時祠祭今寂然,五陵春樹生蒼煙。
作者:林同
風雹忽止處,禾麥獨依然。
料得天公意,知為孝子田。
作者:鄧得遇
宋室忠臣,鄧氏孝子。
不忍偷生,寧甘溺死。
鼓鹹故居,乃吾潭府。
屈公子平,乃吾伴侶。
優哉悠哉,吾得其所。
作者:釋宗杲
人言棒頭出孝子,我道憐兒不覺丑。
長蘆長老恁麼來,妙喜空費一張口。
縱教四海妄流傳,野干能作師子吼。
孰雲無物贈伊行,喝下鐵圍山倒走。
作者:曾豐
笄珥初歸室,繅紉共起家。
清風依玉樹,和氣茁蘭芽。
送子歸黃壤,收名入白華。
大書彤史上,誰謂過於誇。
作者:林同
為養還相戒,南陔昔有詩。
都盧這個意,焉用補亡為。
作者:王易簡
黃閍斷刻得者誰,雙松下殉方壺螭。
其文記述保母李,雲是大令之所為。
點畫安知尚年少,筆不可制從兒時。
當其翰墨托久計,異哉歲月如前期。
為憐樵人巧收拾,豈無行道猶嗟咨。
殘磚裹送平原家,閱古眾帖奚獨遺。
窮諏遠引商是非,具眼落落多傳疑。
塵埃尺紙拂陳跡,聞君好事卷贈之。
簡編無端發汲塚,陵谷何年沈峴碑。
坐中賞識本易厭,世外隱伏勞旁窺。
騷人勝士一朝玩,孝子慈孫千古悲。
君不見鍾侯書法亦大奇,下穿墟墓求其師。
作者:林同
念母嗟陟豈,思親徒望雲。
可憐魏孝子,不比狄參軍。
作者:葉適
孝子久傳名,誠通物表靈。
當年虎失猛,此日竹還青。
墓墾無留菽,庭荒枕舊廳。
惟存古題志,寶惜勝如經。
作者:何夢桂
有鳥有鳥名慈烏,群兒啞啞爭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為報父母恩勞劬。
民彝天理久淪斁,聞此肝膽為昭蘇。
禽蟲微物豈知義,烏性至孝由中孚。
梟獍雛成軀為裂,伯勞雛長肉已刳。
天地生物無不仁,何至善惡相懸殊。
禽中孝子爾烏是,世上逆子彼二雛。
父母愛子恩罔極,子心能似父母無。
人生誰實空桑出,為感物類長嗟吁。
嗟吁不足日雲暮,老烏抱雛宿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