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榦
結友雲門日,曾聞谷口翁。
松肥三徑雨,鱸熟一絲風。
行業鄉閭敬,詩書子姓同。
論心獨餘恨,秋草對碑豐。
作者:項安世
肇開元聖千年學,曾是吾家七歲童。
門戶只今須自力,詩書排日看新功。
作者:王安石
蕭條冬風高,吹我冠上霜。
我行歲已寒,悲汝道路長。
持以犬馬心,千里不得將。
使汝身百憂,辛苦冒川梁。
青燈照詩書,仰屋涕數行。
不有親戚思,詎知遠遊傷。
作者:陳著
八十二年真過分,兩三閒屋漫偷安。
家人病退藥方熟,兒子歸來酒量寬。
只把詩書供日用,不知宇宙有風寒。
開門但放溪山入,心本無他誰得干。
作者:蘇轍
遠遊既為東魯,遷居又愛南山。
齒發自知將老,心懷且欲偷安。
舜井溢流陌上,歷山近在城頭。
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
野步西湖綠縟,晴登北渚煙綿。
蒲蓮自可供腹,魚蟹何嘗要錢。
飲酒方橋夜月,釣魚畫舫秋風。
冉冉荷香不斷,悠悠水面無窮。
雨過山光欲溜,寒來水氣如烝。
勝處何須吳越,隨方亦有游朋。
揚雄執戟雖久,陶令歸田未能。
眼看雲山無奈,神傷簿領相仍。
終歲常親鞭樸,此生知負詩書。
欲尋舊學無處,時有故人起予。
故人遠在江漢,萬里時寄聲音。
聞道禪心寂寞,未廢詩人苦吟。
佳句近參風雅,微詞間發離騷。
竊欲比君庚信,莫年詩賦尤高。
相思欲見無路,滿秩西歸有時。
及君鈴閣少事,飲我松醪滿卮。
作者:鄴雍
大易談餘慶,胡君世聚居。
家聲先孝弟,庭訓守詩書。
百堵環堂宇,千箱助歲儲。
榮逢平治日,天監青門閭。
作者:施閏章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雲沉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洊饑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作者:張耒
呂子有奇氣,少年事詩書。
不肯衣逢掖,而隨市井儒。
白紵霜雪袍,朱纓貫金殳。
大醉必走馬,長呼挽雕唬
興罷有餘歡,清歌倚簫竽。
春風動狂思,夜席擁妖姝。
群兒傍笑之,謂子脫撿拘。
而我獨知子,壯茲真丈夫。
屑屑五斗米,其重無錙銖。
何為愛瑣屑,妄自苦其軀。
子亦愛我拙,相逢每躊躇。
論詩夜齋靜,秀氣出璠璵。
遠官無與歡,見君心獨娛。
如何忽告別,決去如驚鳧。
矯矯黃鵠姿,枳棘非所居。
清明擇士日,子豈久泥塗。
送別動苦懷,乖離感羈孤。
搔首歲暮天,詩成悲有餘。
作者:孫應時
草草稱觴壽我親,每慚天意俯從人。
連宵又似去的雨,淑景偏回此日春。
富貴何如長得健,詩書元自不羞貧。
秫田五畝猶堪釀,願作堯天百歲民。
作者:梅堯臣
生甘類原憲,死不學陶朱。
但樂詩書在,未憂鐘鼎無。
恥隨波上下,難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終朝還似愚。
作者:陳第
仲尼本周流,忽發歸與歎。
意在就六經,匪為思鄉串。
嗟我老無聞,托興游汗漫。
邈想古通人,反側常宵半。
秣陵一君子,少小登道岸。
嗜學自性成,羲易旦夕玩。
近得從之談,恍上中天觀。
詩書數千載,立語窮真贗。
欣然遂忘家,何知有歲晏。¤
作者:度正
妙年璧水充豐儲,一日變化拖長裾。
五色神彩丹鳳好,一襟和氣春風如。
東薄扶桑略牛鬥,西遊陸海環坤輿。
詔書奕奕九天下,雲程冥冥一步初。
吾君選士作舟楫,豈特文館讎詩書。
曩時黨論既喧哄,往往儒學遭驅除。
鄙哉小夫自貽戚,因循封植成癰疽。
祖宗在天實啟佑,忽然潰決今無餘。
雖然四體已清泰,無奈元氣猶空虛。
調和脈絡勿草草,整頓罅漏當徐徐。
咨詢芻堯下謗木,收召耇老來安車。
堂堂國勢儻前定,蠢蠢強敵誰侮予。
明時得意好展盡,書生長慮元非疏。
毋為袖手事緘嘿,願以正論開宸居。
豈惟民畝望芘賴,亦有草澤思吹噓。
江頭送客重感慨,勉之行矣毋躊躇。
作者:無名氏
祖來產業分兄弟,身後詩書遺子孫。
作者:王安石
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饑馬傍沙塵。
久留上國言空當,卻走南州食轉貧。
自作詩書能見志,應知時命不關身。
江湖勝事從今數,肯但悲歌寂寞濱。
作者:祖無擇
羌虜奸誅軫聖憂,出師十萬擁貔貅。
朝遷命將詩書府,廊廟論兵帷幄籌。
舜後舞干期振旅,漢臣投筆待封侯。
宣王六月存周雅,願繼徽聲頌國猷。
作者:郭印
孌彼閨房秀,泠然玉雪容。
月簫難擇對,石窌侈疏封。
涵泳詩書習,扶持扇枕供。
三荊方擢秀,雲壑臥雙松。
作者:錢鍾書
清華昔共學,蹤跡竟相左。
殆天故靳子,留慰今日我。
譬如蔗有根,遲食頤愈朵。
當時少年游,流離感尾瑣。
亂世夙難處,儒冠更坎坷。
秕糠六籍人,身不禁揚簸。
今雨復誰來,子一已為夥。
時時過陋室,書亂與爭坐。
儼然意如山,道義克負荷。
伊予何足算,說食腹未果。
詩書慣作祟,文字憂召禍。
筆硯倘遭焚,灼天熊兵火。
子鄉嚴又陵,才辯如炙輠。
邱索有餘師,毋使先型墮。
陸沉與盲瞽,兩免庶乎可。
作者:趙汝談
枌社交陰舊有緣,蹇驢那得到亭前。
青山謝傅攜樽地,白水錢王守塚田。
尚友詩書廑暇日,養親豚韭樂豐年。
異時駟馬榮歸里,虛左相迎更可賢。
作者:梅堯臣
王都重兵廩,命使總八方。
淮南舟車沖,三楚籠利長。
惟時有才彥,數計等桑羊。
八月賜詔行,朱旆插大航。
汴湍入秋漲,東鼓下鏜鏜。
今日發大梁,明朝過睢陽。
睢陽授經地,父老認道旁。
同業八十人,或貴或為郎。
先生歿大官,弟子無荷囊。
乃知詩書傳,要在明三綱。
隋未聞仲淹,來學去佐唐。
唐初稱名臣,鮮及杜與房。
親見慕義人,專門起輝光。
我聞房杜流,已顯惟王張。
雲漢幾萬里,星宇爭耀芒。
歸來立螭頭,莫愛魚稻鄉。
作者:樂雷發
快把詩書洗瘴茅,雕題墨齒盡同胞。
天涯那得隨衿佩,試借升堂講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