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回
長至前逾一月晴,忽然細細雨無聲。
中宵變作今□□,□得樓頭鼓角清。
作者:陳與義
急雪催詩興未闌,東風肯奈鳥烏寒。
最憐度牖勤勤意,更接飛花細細看。
連夜拋回三白瑞,及時驚動五辛盤。
袁安久絕千人望,春破還思綺一端。
作者:袁去華
一水縈迴。參天古木,夾岸蒼崖。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幾度曾來。眼看變化雲雷。分白首、煙波放懷。細細平章,釣台畢竟,高似雲台。
作者:楊穀
月缺良宵尚半規,花殘無復昨看時。
飄飄入座沾衣濕,細細回簷點額遲。
沖曉馬蹄先踏破,趁晴蛛網漫縈垂。
雕紅刻紫都成夢,一段春情慾訴誰。
作者:梅堯臣
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
鳴桹進山口,清唱發渡頭。
淺瀨不可泝,停橈信中流。
山樽對蒼翠,溪鳥自沈福
濯足破嵐影,採菱臨芳洲。
千龕晚煙寂,雙壁紅樹秋。
細細石澗泉,搖搖波際樓。
澄潭若瀉監,萬象已盈眸。
康樂足清尚,惠連仍此游。
摘景固無遺,揮筆曾未休。
醉來同淵明,興盡殊子猷。
歸傍漁梁靜,行看夜火幽。
露華初滴滴,夜吹何颼颼。
不犯嚴城漏,誰言憐近丘。
作者:唐士恥
槐陰似尼父,軼軌追前蹤。
絕塵非學步,所產夐無雙。
今此於越東,鍾孕亦鴻龐。
朅來於越西,掌教開群迷。
群迷於今正有賴,肯使玉珮從他之。
昔人種槐根細細,坐閱日月蟬已棲。
歷聘轍環嗟不遇,豈若今日廊廟歸。
要俾六經日益明,俗還唐虞熙又熙。
槐陰雖異道則一,彼不見用吾登躋。
宇宙雖雲宏且邈,理焉所在成均齊。
槐陰槐陰異今昔,一則不用一明陟。
道在六經道固存,道出六經道還得。
洪哉尼父懷此道,今日誰知歸探討。
探討既力道不殊,三都遂隳陳常討。
天驕立可傾,神州立可清。
一祖八宗地,教化登昇平。
先生為黃發,自可七六經。
作者:楊萬里
鵝黃染線織秋衣,楊柳吹綿細細披。
詩債被渠渾索盡,醉鄉邀我不容歸。
作者:陸游
微風吹碧海,細細生龍鱗,半醉騎一鶴,去謁青華君。
歸來天風急,吹我過緱山,鏘然哦詩聲,清曉落人間。
人間仰視空浩浩,遠孫白髮塵中老。
初見姬翁禮樂新,千九百年如電掃。
作者:蘇軾
曈曈日腳曉猶清,細細槐花暖欲零。
坐閱諸公半廊廟,時看黃色起天庭。
作者:張煒
古院無僧住,含情更惘然。
綠苔欺破閣,白鳥沒飛煙。
壺隱遲遲日,筒分細細泉。
欄干聊小憑,取次綴詩篇。
作者:趙彥端
雨聲不斷垂簷竹。清歌喚起清眠熟。洞戶有餘花。同傾細細霞。酒行如過雨。雨盡風吹去。吹去復盈杯。一春能幾回。
作者:朱彝尊
去歲山川縉雲嶺,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憐日至長為客,何意天涯數舉杯!
城晚角聲通雁塞,關寒馬色上龍堆。
故園望斷江村裡,愁說梅花細細開。
作者:陸游
天隨手不去朱黃,辟蠹芸編細細香。
今夕短檠須暫設,北窗風雨送微涼。
作者:楊萬里
荒余只怪不愁聲,好語煩君細細聽。
秧早不由田父懶,蠶遲端待柘陰成。
作者:韓偓
倚醉無端尋舊約,卻憐惆悵轉難勝。靜中樓閣深春雨。
遠處簾櫳半夜燈。抱柱立時風細細,繞廊行處思騰騰。
分明窗下聞裁翦,敲遍闌干喚不應。
作者:張嵲
暮雨昏平遠,南山漸不分。
濛濛連楚塞,細細濕行雲。
從宦成羇束,登危厭糾紛。
何時疏竹裡,還向舊山聞。
作者:林逋
桃花枝重肉紅垂,萱草抽苗抹綠肥。
正語暖鶯風細細,著雙寒燕雨稀希
亭台物景兼飄絮,宅院時情漸裌衣。
指背挾肩行樂事,不甘離索向芳菲。
作者:劉辰翁
枝頭雨是青梅淚。翻作一江春水。魚腹魂銷,龍舟叫徹,不了湖亭張戲。滿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風細細。試比陳人,人間除我更誰似。浮沉君共我裡。記薰廊待對,聞雞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蠅虎,身與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綠采苓,為師為帝。但有昌陽,倩酤扶路醉。
作者:梅堯臣
尖風細細欲穿簾,殘雪微銷凍結簷。
盞裡醇醪無限滿,鏡中白髮不知添。
妍童喜舞開羅幕,小吏愁凘入硯蟾。
幸得從公特直筆,定應無復歎齏鹽。
作者:羅鄴
翠葉才分細細枝,清陰猶未上階墀。蕙蘭雖許相依日,
桃李還應笑後時。抱節不為霜霰改,成林終與鳳凰期。
渭濱若更征賢相,好作漁竿系釣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