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洪
清真處子面,剛烈丈夫心。
翠帶拖雲舞,金卮照雪斟。
苦吟吟不得,移入伯牙琴。
作者:顧逢
不道鄴侯家,有人如伯牙。
七弦真得趣,萬卷足生涯。
石鼎時添火,銅瓶日換花。
高山流水罷,筆下走龍蛇。
作者:顧逢
日本僧高誼,勞君序拙吟。
名雖傳海外,價不及雞林。
白髮消豪氣,青燈見苦心。
豈無鍾子耳,但欠伯牙琴。
作者:歐陽修
鍾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絕弦謝世人,知音從此無。
瓠巴魚自躍,此事見於書。
師曠嘗一鼓,群鶴舞空虛。
吾恐二三說,其言皆過歟。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鳥與魚。
作者:華岳
春風恰恰破桃李,池館無人一徑深。
鷗刷斷翎翻水面,蝶拋殘粉出花心。
詩懷攪我丹心破,節物催人白髮侵。
流水伯牙今已矣,世間那復有知音。
作者:白玉蟾
瓠巴騎鯨上天去,伯牙成連亦千古。
淺世斷無鍾子期,弦中妙意為誰舉。
春風春雨滿瀟湘,人在蓬窗閉竹房。
竹裡鵑啼喉舌冷,花間鶯宿夢魂香。
客從漓沅下衡岳,滿懷詩愁無處著。
請君拂去水晶塵,瀹茗一了撫然作。
道人問予若為情,伊弦淒兮余莫聽。
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無二日晴。
俛首沉吟聲一曲,吟扭一罷撚撥續。
初如雪泉嗽鳴玉,已轉忽如雨簌簌。
於中亦有蠨蛸鳴,倏忽變作冷猿聲。
始疑荊軻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
昔從撫斷南風了,羑里幽人始能曉。
可歎壇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聲杳。
道人此意非人間,笑詠洞章鏘佩環。
能令風舞下丹漢,雲裡大地垂頭看。
世間雞蟲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何為兒女謾暱暱,候蟲時鳴徒慼慼。
輸君朝朝在翠微,鶴已睡去人不知。
笑思古今一俯仰,彈到千山月落時。
君知否,梧桐枝上雙燕語,
盡將萬事等風絮。琴中日月何翛閒,
肯使事逐孤鴻度。
作者:陳亮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餘幾,後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喚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作者:黃庭堅
靈宮蒼煙蔭老柏,風吹霜空月生魄。
群鳥得巢寒夜靜,市井收聲虛室白。
少年抱琴為予來,乃是天台桃源未歸客。
危冠匡坐如無傍,弄弦鏗鏗燈燭光。
誰言伯牙絕弦鍾期死,泰山峨峨水湯湯。
春天百鳥語撩亂,風蕩楊花無畔岸。
微霠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鴻度雲漢。
斧斤丁丁空谷樵,幽泉落澗夜蕭蕭。
十二峰前巫峽雨,七八月後錢塘潮。
孝子流離在中野,羈臣歸來哭亡社。
空床思婦感蠨蛸,暮年遺老依桑柘。
人言此曲不堪聽,我憐酷解寫人情。
悲歌浩歎弦欲斷,翻作恬淡雍容聲。
五弦橫坐巖廊靜,薰風南天厚民性。
人言帝力何有哉,鳳凰麒麟舞虞詠。
我思五代如探湯,真人指揮定四方。
昭陵仁心及蟲蟻,百蠻九譯覘天光。
極知功高樂未稱,誰能持此獻樂正。
賤臣疏遠安敢言,且欲空江寒灘靜。
漁艇幽人知我心悠哉,更作嚴陵在釣台。
吾知之矣師且止,安得長竿入手來。
作者:劉黻
聞君整琴待秋風,我欲從之魂夢通。
素麻彷彿蒼髯翁,揚休山立崆峒東。
淚痕猶濕龍門桐,有曲無音悲天公。
猗蘭未冷拘幽濃,那知斯道將遂窮。
山矸石爛冥感叢,枝蜩盤蠅迭相雄。
兩耳年來怪不聰,群哇擾雜安於聾。
煩君為我調怔忡,流泉隱隱深澗中。
春溫廉折各不同,聲雖在指意在胸。
雲飄柳絮風入松,恍然樓閣坐虛空。
伯牙所知何必鐘,白鶴飛來采芹宮。
作者:劉基
君不見吳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發蒼石。
冷卿以之調七弦,龍出太陰風動天。
初聞涓涓響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語。
玲然穿崖達幽谷,竽籟颼颼振喬木。
永懷帝子來瀟湘,瑤環瓊佩千鳴璫。
女夷鼓歌交甫舞,月上九疑啼鳳凰。
還思媧皇補穹碧,排抉銀河通積石。
咸池瀉浪入重溟,玉井冰澌相戛擊。
三門既鑿龍池高,三十六麟騰夜濤。
豐隆咆哮震威怒,鯨魚犍尾驚蒲牢。
倏然神怪歸寂寞,殷殷餘音在寥廓。
鮫人淵客起相顧,江白山青煙漠漠。
伯牙骨朽今幾年,叔夜《廣陵》無續絃。
絕倫之藝不常有,得心應手非人傳。
憶昔識子時,西州正繁華。
箏笛沸晨暮,兜離僸爭矜誇。
子獨倘佯泉石裡,長日松陰淨書幾。
取琴為我彈一曲,似掬滄浪洗塵耳。
否往泰來逢聖明,有虞製作超莖英。
和聲協律子能事,罔俾夔摯專其名。
作者:張鎡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絕弦勿復悲。
深沉揚執戟,玄文准伏羲。
各年未原賞,豈欲求當時。
作者:釋行海
白綿飛盡綠絲深,無數魚兒聚藻陰。
日夜潺湲聲不斷,分明一片伯牙心。
作者:梅堯臣
淮上一相遇,憶在京都時。
雖驚歲月換,未改松桂姿。
童侍兩三人,瓶錫相與隨。
自言東越來,篋中多好詩。
文字皆妥帖,業術無傾欹。
前輩嘗有言,清氣散人脾。
語妙見情性,說之聊解頤。
始推杼山學,得非素所師。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
橫琴乃玄悟,豈必弄鳴絲。
古樂眾少聽,誰知彼吹篪。
師曠沒世後,伯牙眾身悲。
願同黃鵠舉,遠歸滄海涯。
老驥雖不病,長阪安可馳。
天台況奇勝,日夕勞夢思。
尚忝齒纓綬,終年趨路岐。
俯愧淵中魚,游泳水之湄。
仰羨雲間鷙,凌厲辭縶維。
居嘗起斯念,未去情不怡。
今朝更道舊,感愴各嚬眉。
同游謝公門,遠想袂沾洟。
惜哉胡不仁,碎彼東方琪。
又出數紙書,手澤尚可披。
眷眷疇昔意,於今當語誰。
復遺三百言,玩味自挽髭。
序事盡成故,慨吟良有資。
其詞何亹亹,宛若對風規。
冷然聳心目,不覺整冠緌,
重以超俗韻,顧予賤職司。
是猶猿鳥情,並此駑櫪卑。
報投仍勉強,實謬匠者為。
應哂不量力,短兵茲已波。
作者:嵇康
人生譬朝露。世變多百羅。茍必有終極。彭聃不足多。仁義澆淳樸。前識喪道華。留弱喪自然。天真難可和。郢人審匠石。鍾子識伯牙。
真人不屢存。高唱誰當和。
作者:釋文珦
子期不可作,伯牙終絕弦。
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澗泉。
泉流如碧玉,老僧聽不足。
後夜月明時,還向泉邊宿。
作者:徐鹿卿
五剡乃脫選,通籍入金閨。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獵英奇。近世流風薄矣,強者立躋霄漢,弱者困塵泥。流水伯牙操,底處有鍾期。公為政,民不擾,吏無欺。春風桃李滿縣,當路幾人知。五馬宏開公道,一鶚首旌治最,遲乃速之基。不枉受人薦,更看薦人時。
作者:曾豐
伯牙家有焦尾琴,朱弦長掛窗壁陰。
出大都邑初何心,直為鍾期舊知音。
玉軫調罷不自禁,聲諧匏土革木金。
試彈一曲萬籟瘖,動盪南風鼓精祲。
長養余恩到魚禽,齊娥趙女秋夜砧。
怨入離鸞別鶴聲,轉調忽落思歸吟。
元亮歸歟故丘林,粉黛候門玉差參。
卓氏心挑淚空淫,鐵腳豈受魔女侵。
撫玩無弦喜不任,羲皇遺意弦外尋。
阿舒阿宣立森森,大孫倚膝小捉衿。
上百千壽酒再斟,爛醉欲眠不脫簪。
大槐宮裡無升沉,醒浮煙浦登雲岑。
作者:邵雍
何者謂知音,知音難漫尋。
既無師曠耳,安有伯牙琴。
難逼桑榆景,寧忘松桂心。
獨行月堤上,一步一高吟。
作者:汪莘
紫陽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枯若雲屯,梨棗如星環。
邇來十載,有失漢詔寬。
坐令隴畝上,面作百摺酸。
侯來自江西,與物破險艱。
處處春風村,家家秋月灣。
矧侯老儒術,淵源起波瀾。
文盟後韓孟,詩社前張樊。
賤子昔好學,何理不仰鑽。
風雷繞腸胃,日月懸肺肝。
宇宙在掌握,鬼神露毫端。
身由疾惡病,家以論事殫。
天門守九虎,歸臥牛衣間。
誓欲滅此賊,使天回正觀。
豫子欲趨趙,聶生方入韓。
匕首忽電掣,鐵椎已雷鑽。
世無伯牙手,鍾子每長歎。
世無子期耳,伯牙淚空彈。
人生樂相知,相知良亦難。
不知起胡越,相知風歲寒。
自侯之來矣,顧言識孔鸞。
秋風動心氣,朔雲資虐奸。
及此春日舒,扶病猶蹣跚。
怪僕來胡遲,為僕留城關。
見侯亦胡為,明珠傾月團。
見僕亦何為,伸此蛟龍蟠。
龜老殼愈堅,鶴老頂益丹。
自恨身已老,徒重鈍與頑。
終憶玉川子,干謁非所安。
山不養伯齡,伯齡不厭山。
作者:陸文圭
發燥始出遊,心期結明主。
天方窮畸人,世不喜生語。
絕弦恨伯牙,抱璞泣和氏。
獨憐身皓皓,不救俗靡靡。
競趨聲利途,孰蹈仁義軌。
寘之勿復道,作者孰窮比。
婺女實氣明,箕尾德星聚。
雜還貢束閣,高明識芝宇。
鑒衡付有司,尺度失奇士。
少需知我者,一第溷子耳。
瓠樗嗟無用,車斗可勝數。
老矣何能為,欿然徒自視。
安得善及人,共勉學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