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禾
混之再開闢,喚覺千載迷。
龍門空寶匣,明月照玉溪。
五緯集未久,又報填旅奎。
作者:李處權
吳儂踏車繭盈足,用力多而見功少。
江南水輪不假人,智者創物真大巧。
一輪十筒挹且注,循環下上無時了。
四山開闢中沃壤,萬頃秧齊綠雲繞。
綠雲看即變黃雲,一歲豐穰百家飽。
今年小荒人菜色,斗易衾稠逮昏曉。
古來善政抑兼併,貧富相通俗淳好。
閉糶待價良忍哉,客主遑遑不相保。
令尹賢於鄭子產,視民恐傷心皎皎。
朝來戒諭甚丁寧,令下翕然風偃草。
我今亦有在陳厄,回首田園跡如掃。
他年歸計一廛氓,抱甕甘同漢陰老。
作者:李復
高山何時摧,谽谽作空谷。
擁土起重岡,斷石大如屋。
洑泉盡湧發,散漫流新淥。
南淵勢最廣,百畝亭澳曲。
龍威儼睢盱,神靈不敢觸。
茲舊多園囿,修篁帶喬木。
今忽掀阜亂,高下眩人目。
惟羨勢雄尊,作鎮屹西服。
嚴威物所仰,宜滋萬生福。
胡不靜歸根,震盪屢翻覆。
天地域中大,奔馳猶未足。
世事百年間,反衍如轉轂。
開闢浩劫來,攬之不盈掬。
紛紛只如此,於予幸乞獨。
歸來拂虛榻,孤坐但冥默。
作者: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雲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一身如飛雲,遇風任飄揚。
山川浩無涯,險怪靡不嘗。
落日號虎豹,吾未停車箱。
波濤動蛟龍,吾方進舟航。
所勤半天下,所濟一毫芒。
最自憶往歲,病軀久羸尪。
呻吟千里外,蒼黃值親喪。
母弟各在無,訃歸恐驚惶。
凶禍甘獨任,危形載孤艎。
崎嶇護旅櫬,緬邈投故鄉。
至今驚未定,生還乃非常。
憂慮心膽耗,馳驅筋力傷。
況已近衰境,而常犯風霜。
驅之久如此,負痾固宜長。
朝晡暫一飽,百回步空廊。
未免廢坐臥,其能視縑緗。
新知固雲少,舊學亦已忘。
百家異旨趣,六經富文章。
其言既卓闊,其義固荒茫。
古人至白首,搜窮敗肝腸。
僅名通一藝,著書欲煌煌。
瑕疵自掩覆,後世更昭彰。
世久無孔子,指畫隨其方。
後生以中才,胸臆妄度量。
彼專猶未達,吾慵復何望。
端憂類童稚,習書倒偏傍。
況令議文物,規摹詎能詳。
輪轅孰撓直,冠蓋孰纁黃。
珪璋國之器,孰殺孰鋒鋩。
問十九未諭,其一猶面牆。
幾微言性命,萌兆審興亡。
茲尤覺浩浩,吾詎免倀倀。
因思幸尚壯,曷不自激昂。
前謀信已拙,來效庶雲臧。
漸有田數畝,春秋可耕桑。
休問就醫藥,疾病可消禳。
性本反澄澈,清田去榛荒。
長編倚修架,大軸解深囊。
收功畏奔景,窺星起幽房。
虛窗達深暝,明膏續飛光。
搜窮力雖憊,磨勵志須償。
譬如勤種藝,無憂匱囷倉。
又如導涓涓,寧難致湯湯。
昔廢漸開闢,新輸日收藏。
經營但亹亹,積累自穰穰。
既多又須擇,儲精棄其糠。
一正以孔孟,其揮乃韓莊。
賓朋顧空館,議論據方床。
試為出其有,始如宮應商。
紛紜遇叩擊,律呂乃交相。
須臾極萬變,開闔爭陰陽。
南山對塵案,相摩露青蒼。
百鳥聽徘徊,忽如來鳳凰。
乃知千載後,坐可見虞唐。
施行雖未果,貯蓄豈非良。
何殊廄中馬,縱齕草滿常
形骸苟充實,氣力易騰驤。
此求苦未晚,此志在堅剛。
作者: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闢。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非黿非鰲不可辯,有若神龜見蹤跡。
精剛不待媧皇練,渾樸寧從巨靈擘。
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運轉非人力。
當時大禹走天下,驅至九江為納錫。
萬牛攢車載不動,鐵軸崢嶸自堆積。
秦皇鞭山移四海,怒視不能移咫尺。
至今獨立猶驚人,地誌山經不能測。
千靈萬狀誰復知。一片堅頑粗可識。
昂頭突出翠濤中,跪足橫蹯九泉脈,
當心一搭莓苔黑。淵潛不見曳尾狀,
日爍猶驚負圖色。青髯剝落向何處,
秋草綏綏晨露滴。勁健曾支玉女床,
懶斑似點乖龍額。漁翁未網先自駭,
靈蓍欲伏安可得。黿鼉縮首不敢近,
暇蟆巡行夜戰惕。歲冬大寒百聖伏,
圜圜勁勢無欹側。風磨霜練無日休,
髮鬢皴痛成兆坼。負才不免刳腸累,
至珍惟籍天公惜。灼以炎皇之火精,
寡以少昊之金液。神鑽鬼卜不見形,
陰陽造化無遺策。大哉龜者物之精,
歲久已化為真形。有時月黑無人夜,
繞岸光芒芒自生。下駭深潭怪蜃窟,
上應中天玄武星。萬眾森森下相向,
來決吉凶真偽情。奸狐妖鼠已破膽。
山魑野魅見亦驚。波神吞氣不敢喘,
四面長漪鋪席平。吾聞溪老記往歲,
半夜風雨來冥冥。剨然曳轉大潭左,
百里震驚如雷霆。妒憎摧折雖萬狀,
崔嵬孤高終自靈。吁哉天地至奇物,
何為流落於江城。銅馬猶聞標漢殿,
神羊昔亦馴堯廷。便當推置玉堂上,
古貌岌岌無欹傾。奸臣猾豎作狐媚,
見之頳面先吞聲。凶荒水旱必可卜,
倉卒變怪皆先明。匈奴喪魄萬里外,
慉縮不敢窺天兵。龜乎龜乎用不用,
壯士與爾同死生。
作者:王奕
蹇予鉛槧生,角角雞鶩食。
青衿學校身,白髮書傳癖。
萬卷老邊笥,一區守雄宅。
媚俗懶低眉,慕古展長揖。
少年塗抹技,志願靡終絲。
幾載拂高駝,蒼梧與西極。
開雲上衡山,景仰昌黎伯。
史記在山川,遐蹤喜馳轢。
望岳企少陵,吟岱擬太白。
惜哉阻關河,游齒朽塵屐。
悠悠鄒魯心,坐見歲月曆。
雩壇想風沂,恨天沃焦膈。
文理思楷林,手植槐檜柏。
雖難陋巷回,豈不束帶赤。
髫年誦魯論,掩卷望天級。
神哉六鰲轉,一夜混藩國。
驅車上金台,卿相去如織。
逐日未化鄧,心血自撞激。
既慚西山夫,尚堪東魯客。
心旌久搖搖,夢寐在屋壁。
忽逢緱山仙,扶我玉川腋。
百拜揖溫良,敘此宇宙隔。
秋丁杏壇下,展膝陪丈席。
三聖長幼間,樽俎見徐疾。
翌朝謁林墓,稽首龍門蹕。
大庭與尼山,歷歷撫遺跡。
書腸廓鄙吝,若有鬼物擘。
慨思今何時,文軌混南北。
春秋一太極,鴻蒙再開闢。
草木復甦鮮,川原盡疏滌。
燕趙與秦隴,可以勁氣吸。
豈無中原學,共此浩蕩臆。
扶輿久郁翁,一發定無敵。
倘不登岱宗,何由俯鵬翼。
遂偕二三子,崎嶇歷阡陌。
搴裳涉五汶,揫爽薄吟錫。
捫參上天門,四海同一碧。
偃然帝孫尊,不放寸山出。
南衡走奴隸,西華失名額。
中宵展紅輸,萬有破元關。
玉女毓淵泉,流作聖賢澤。
正氣吐長林,不與籙俱訖。
洛陽帝王所,興廢每不測。
尼嶧香火期,未可限千百。
傴指登封君,令人重驚慄。
金丸互巧惛,何異雉盧擲。
丑哉驪坑人,終然化豝貉。
刻心假碑篆,僥倖脫經兀。
豈知覲岳心,正在述方職。
登望雖殊時,聖狂不可域。
吟人類誇譽。誰復論順逆。
北方豪傑地,罕見吾其惑。
遊覽下山來,低眉恣搜索。
或采之道途,或求之方冊。
或咨新少年,或質古碑刻。
挑包到東平,得士僅六七。
在昔遺山翁,盛美信難匹。
一笑洗簪膩,臨風倚孤節。
泬寥大雅余,古調寄篇什。
東南十年間,往往家有集。
想今在鬥牛,安得挹苾。
西方有許平,金陵不可襲。
翼翼望考亭,直欲跬步陟。
四書門戶正,蹊徑掃曲筆。
閻侯上界仙,塵溘聊暫謫。
中興聖人居,光焰出晦室。
亦有河汾翁,杜門守貞德。
深林見孤熊,狐兔盡驅辟。
淮陽遺一皓,留以鎮東邑。
復齋上玉樓,往恨抱萬億。
蜂蝶不作雙,未暇采纖悉。
卓有容齋翁,夜光難自匿。
弦鳴風雁落,孰御箭鋒急。
所謂魯君子,於斯信可必。
今古太山吟,誰不媚封續。
投崖匹夫勇,亦有誇介石。
雄文痛麾掃,與岳競碕磔。
一指回萬軍,眾質出孤戟。
古詩三百篇,無邪是真識。
余子月在雲,乍明而乍蝕。
我來見長篇,樓下臥百尺。
夫乃面餘人,又復產今日。
文采起具瞻,巖巖師尹赫。
北風盡化枳,獨此見佳橘。
橘中有仙翁,可望不可摘。
試把珊瑚鉤,輕拂蛟龍脊。
馮夷坐幽宮,海若不敢斥。
方壺靈山高,借我寸階立。
從今孕仙氣,倘可絕塵粒。
茲行類南鵬,九萬始一息。
越人初適齊,語笑遺大國。
道無傾蓋程,握手論疇昔。
畏刖不三獻,荊璞徒自戢。
舉蔑置堂上,更僕數一一。
保社多吟鷗,望歸心未釋。
春風吹客衣,臂羽不可縶。
願勿距互鄉,引手肅之入。
招賢自隗始,敢謂崇台岌。
人皆笑麾牆,吾獨喜入室。
他時報國士,豈必在炭漆。
定有雙白璧,照我羈窮色。
山東出相地,驛召在目即。
乾坤愈浩蕩,人才寧促迫。
作者:方岳
吾醉矣,吾醉矣,
醉語雖強難舉似。何年開闢有乾坤,
日月左旋如磨螘。尊盧赫胥一聚塵,
檮杌春秋幾張紙。道家者流李老君,
儒家者流孔夫子,等一浮名世間耳。
煙霏霏,塚纍纍,
青山良是白骨非。欲呼古人呼不醒,
待呼得醒將何如。世情冷暖翻覆手,
人生短長屈伸肘,安用黃金印如斗。
君不見顏子白頭才十九,要與彭鏗骨如朽。
天地荒地生古愁,所不負予如此酒。
千古在前,萬古在後,
著我中間,渺然何有。
亦知本是麋鹿群,那解作人牛馬走。
白魚如玉紫蟹肥,秋風欲老蘆花飛。
酒酣月落喝便住,螭虯蟠攫霜毫揮。
吾婦曰君醉耶,吾侄曰非醉也。
謂吾醉者固不然,非醉亦非知我者。
花影滿身扶不起,此紙不知何等語。
明朝勿與醒者傳,笑倒渠儂吾醉矣。
作者:洪咨夔
洞從開闢有,翁獨擅真清。
磴古蒼苔澀,巖空細溜明。
誰刊新即事,盡剔舊題名。
太息今猶古,江山不世情。
作者:曹丕
兄弟共行遊。
驅車出西城。
野田廣開闢。
川渠互相經。
黍稷何鬱鬱。
流波激悲聲。
菱芡覆綠水。
芙蓉發丹榮。
柳垂重蔭綠。
向我池邊生。
乘渚望長洲。
群鳥讙嘩鳴。
萍藻氾濫福
澹澹隨風傾。
忘憂共容與。
暢此千秋情。
作者:項安世
三日行東山,今朝度西嶺。
山前福巖寺,高下得要領。
下通赤帝廟,上徹祝融頂。
迴環生氣勢,開闢見光景。
湘江獻五曲,岳市陳萬井。
青林間香稻,一一辨疆頃。
頗憐東山隘,對此意方逞。
居高能盡下,熟玩令人剩
作者:陳與義
卷中袞袞溪山去,筆下明明開闢初。
不肯一褌為婦計,俞郎作意未全疏。
作者:林憲
羅漢嶺頭羅漢樹,開闢余工所鍾聚。
百圍直上摩紫霄,鐵剝犀空自無蠹。
積年魔怪不敢棲,暫過鸞凰卻回顧。
初晴偃{戟戈換上八下十}礙雲霓,欲雨蟠根起煙霧。
聲回浪吼東海鯨,影落雲侵石橋路。
氣陵太古化兒驚,勢壓群材梓人懼。
陽開陰閉資指南,地弼天承賴撐拄。
凡斤俗斧遠遁逃,黛色蒼皮未須疏。
巖靈樹異如相語,傑葉豪柯翠雲覆,
冰霜坐閱無古今,合抱雲仍仰雄據。
豈同澗梓與壑柟,未歷千年隨草腐。
我來駭識天奇,鬥酒澆之共軒翥。
行人莫擬明堂柱,險徑無來萬牛處。
盛時要用真棟樑,宜使巇危可平騖。
指呼刊鑿動六丁,匠氏仍煩修月戶。
輔隆廣廈蔽蒼生,何止增華萬年趣。
懸崖黯慘陰風吐,振谷徘徊忽號怒。
纖梢嘯舞山雨來,石走雷轟鬼神怖。
未容造次搜奇句,五百尊師所呵護。
作者:李覯
虎跑本何為,彼將對以臆。
有如大丈夫,卓爾抱剛直。
盜泉既不飲,譖人亦不食。
山中小禽獸,何足勞捉搦。
勇氣無氣洩,爪地成遺跡。
地神嘉乃誠,水源如開闢。
尋常竊六畜,夜傍人牆壁。
是與豺狼同,聞此宜慚色。
作者:石介
崑崙山最大,峨峨橫絕域。
黃河地下來,洶洶不可測。
河伯一發怒,擘開崑崙石。
水出東北陬,浩渺無涯極。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湯湯勢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貽堯心尤,四岳舉鯀塞。
鯀用汩彝倫,九載無成績。
堯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職。
洛中得龜書,九疇文甲坼。
禹乃乘四載,周遊視水跡。
百川各復道,九河皆開闢。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茲息。
竊思大禹意,河九為遠策。
況雲殺其溢,聞之孔安國。
三代逾千年,所以無災厄。
戰國爭土疆,諸侯用詐力。
遷徒無常歲,湮淪不可識。
堤障遏水勢,溝渠絕地脈,
禹道不復究,河流有壅隔。
頻為中國患,不國不安席。
從官徒負薪,河泊弗受壁。
斫盡淇園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殫將竭,國材耗亦劇。
四方競上疏,群臣爭籌書。
田蚡方為相,書來多持扼。
豈顧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賈讓不為用,延年亦見斥。
如何聖人功,千載復不得。
皇宋運熙泰,四聖崇道德。
百蠻皆臣順,萬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間,人不聞金革。
惟茲澶滑郡,河決亦云亟。
常記天禧中,山東與河北。
稿秸賦不充,遂及兩京側。
騷然半海內,人心愁慘戚。
河平未雲幾,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間,高原為大澤。
良田百萬頃,盡充魚鱉食。
救之成勞費,不救悲隱惻。
吾君為深慮,不食到日昃。
我忝竊寸祿,素餐堪自責。
不負一畚土,私輒逃丁籍。
又無一言長,萬分有裨益。
與世同浮沈,隨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穀餌蝥蠈。
年來風雨時。才得一秋夢。
手足猶瘡痍,饑膚未豐碩。
若待四體肥,斯民無愁色。
不然尋九河,故道皆歷歷。
一勞而永逸,此成功無斁。
或可勿復治,順其性所適。
徙民就寬肥,注水灌戎狄。
試聽芻蕘言,三者君自擇。
作者:張元干
向來敵帥窺吳越,穩泛樓船捨騎兵。
開闢所無顛倒事,可能今日獨橫行。
作者:陳允平
宇宙初開闢,何神立此山。
中流天柱石,大地海門關。
浪惡蛟龍怒,雲深虎豹閒。
潮期與日月,千古一循環。
作者:鄭成功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作者:李處權
我公自言老,能事如少年。
我公自言退,人材望陶甄。
公功在本朝,本朝方賴焉。
公德在斯民,斯民寧捨旃。
中年倦政機,去若浮雲旋。
名山占形勝,築堂蒼翠巔。
窪樽為壺觴,虛籟為管弦。
招攜足賓客,嘯傲窮雲煙。
胸中萬卷書,三峽傾詞源。
興來不停綴,摛華筆如椽。
登臨出妙語,珠璣落清圓。
不數劉白輩,一斗真百篇。
裴傅堂綠野,贊皇墅平泉。
東山謝安妓,五湖范蠡船,
四子之於公,器業微差肩。
公之於四子,趣尚並其全。
公術可活國,公力可回天,
蒼生望公起,天子忘公艱。
佇瞻丹鳳詔,袞衣來陛前。
三入知眷殊,一夔見任專。
發揮中興業,開闢造化權。
拯焚而救溺,持危而扶顛。
雍容復密勿,造膝陳一言。
長驅卷沙漠,擣穴空腥羶。
談笑九州復,歡呼兩宮還。
四海各安堵,六軍同晏眠。
躋民入仁壽,致主登光宣。
圖像冠雲台,勒功照燕然。
功成了不居,高謝區中緣。
拂衣赤松游,辟榖求神仙。
去去蓬萊路,雲螭不受鞭。
作者:王安石
靈巖開闢自何年,草木神奇鳥獸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靄落潺湲。
山只嘯聚荒禪室,像眾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辭重趼往,東人香火有因緣。
作者:曾豐
岱輿山峨東海頭,招搖山峨西海陬。
兩山相望幾萬里,月桂滿巔花長秋。
羅浮山峨南海岸,道取東西蓋其半。
銜種非資化鶴功,誰其有力移此粲。
廣東使者富民侯,函丈雖褊余清幽。
眼前開闢一混沌,牆角崢嶸小羅福
侯睨羅浮吞八九,摩挲縮地挾山手。
雷霆驟下震以驚,贔屭爭前負而走。
羅浮故與蓬萊連,蓬萊新與羅浮遷。
瓊瑤古木葉覆地,玗珠老樹枝參天。
花環實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鰲背。
炎州寢作廣寒宮,鮑肆薰為香積界。
元戎在字蟠蛟虯,扁槧為侯揭殊尤。
一麗山氏一蒼頡,幸自同與造化游,
何當同與造物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