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合
茅屋臨江起,登庸復應期。遙知歸去日,自致太平時。
幽藥禪僧護,高窗宿鳥窺。行人盡歌詠,唯子獨能詩。
作者:謝枋得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人言菖蒲非一種,上品九節通仙靈。
異根不帶塵埃氣,孤操愛結泉石盟。
明窗淨幾有宿契,花林草砌無交情。
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雲生。
嫩如秦時童女登蓬瀛,手攜綠玉杖徐行。
瘦如天台山上聖賢僧,休糧絕粒孤鶴形。
勁如五百義士從田橫,英氣凜凜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點瑟天機鳴。
堂前不入紅粉意,席上常聽詩書聲。
怪石篠簜皆充貢,此物舜廟當共登。
神農知己入本草,靈均蔽賢遺騷經。
幽人軀玩發仙興,方士服餌延修齡。
綵鸞紫鳳琪花苑,赤虯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淨,見此靈苗當大驚。
我欲攜之朝太清,瑤草不敢專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錫與有道者長生。
人間千花萬草盡榮豔,未必敢與此草爭高名。
作者:孫一元
千林草樹靜相依,來往尋詩坐釣磯。
地近青春惟鳥雀,夜來新水到柴扉。
中原落日愁多夢,萬里滄江定不歸。
擬向鹿門為地主,不妨常著芰荷衣。
作者: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於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季常自爾不復殺,而岐亭之人多化之,有不食肉者。
其後數往見之,往必作詩,詩必以前韻。
凡余在黃四年,三往見季常,而季常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
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獨至九江。
乃復用前韻,通為五篇以贈之。
昨日雲陰重,東風融雪汁。
遠林草木暗,近捨煙火濕。
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知我犯寒來,呼酒意頗急。
撫掌動鄰里,繞村捉鵝鴨。
房櫳鏘器聲,蔬果照巾AA25。
久聞蔞蒿美,初見新芽赤。
洗盞酌鵝黃,磨刀削熊白。
須臾我徑醉,坐睡落巾幘。
醒時夜向闌,唧唧銅瓶泣。
黃州豈雲遠,但恐朋友缺。
我當安所主,君亦無此客。
朝來靜庵中,惟見峰巒集。
我哀籃中蛤,閉口護殘汁。
又哀網中魚,開口吐微濕。
刳腸彼交病,過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
不見盧懷慎,烝壺似烝鴨。
坐客皆忍笑,髡然發其AA25。
不見王武子,每食刀幾赤。
琉璃載烝豚,中有人乳白。
盧公信寒陋,衰發得滿幘。
武子雖豪華,未死神已泣。
先生萬金璧,護此一蟻缺。
一年如一夢,百歲真過客。
君無廢此篇,嚴詩編杜集。
君家蜂作窠,歲歲添漆汁。
我身牛穿鼻,捲舌聊自濕。
二年三過君,此行真得得。
愛君似劇孟,扣門知緩急。
家有紅頰兒,能唱綠頭鴨。
行當隔簾見,花霧輕AA25AA25。
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
仍須煩素手,自點葉家白。
樂哉無一事,十年不蓄幘。
閉門弄添丁,哇笑雜呱泣。
西方正苦戰,誰補將帥缺。
披圖見八陣,合散更主客。
不須親戎行,坐論教君集。
酸酒如齏湯,甜酒如蜜汁。
三年黃州城,飲酒但飲濕。
我如更揀擇,一醉豈易得。
幾思壓茅柴,禁網日夜急。
西鄰推甕盎,醉倒豬與鴨。
君家大如掌,破屋無遮AA25。
何從得此酒,冷面妒君赤。
定應好事人,千石供李白。
為君三日醉,蓬髮不暇幘。
夜深欲逾垣,臥想春甕泣。
君奴亦笑我,鬢齒行禿缺。
三年已四至,歲歲遭惡客。
人生幾兩屐,莫厭頻來集。
枯松強鑽膏,槁竹欲瀝汁。
兩窮相值遇,相哀莫相濕。
不知我與君,交遊竟何得。
心法幸相語,頭然未為急。
願為穿雲鶻,莫作將雛鴨。
我行及初夏,煮酒映疏AA25。
故鄉在何許,西望千山赤。
茲游定安歸,東泛萬頃白。
一歡寧復再,起舞花墮幘。
將行出苦語,不用兒女泣。
吾非固多矣,君豈無一缺。
各念別時言,閉戶謝眾客。
空堂淨掃地,虛白道所集。
作者:張鎡
這番真個休休,夢中深謝仙翁教。浮生幻境,向來識破,那堪又老。苦我身心,順他眼耳,思量顛倒。許多時打哄,魚上竹,被人弄、知多少。解放微官繫縛,似籠檻、猿歸林草。雲山有約,兒孫無債,為誰煩惱。自古高賢,急流勇退,直須聞早。把憂煎換取,長伸腳睡,大開口笑。
作者:張鎡
甫裡先生窮到老,剩有詩文記林草。
杞苗菊葉果何佳,自喜春風顏色好。
現庵主人同吾張,故家文獻出大梁。
相過肯對桂隱榻,握手書社傾肝腸。
頃年客處東瀕海,灌畦不仰園官菜。
小窗寒綠獨專名,實與天隨同所家。
所愛既同人亦同,豈較早晏時遭逢。
極知趣尚寓小物,過眼斥鷃高飛鴻。
閒關館舍人稀到。簷前席地聊從好。
維杞與菊復移栽,擷可烹茶羹可芼。
曉煙夕露清無邊,盡掃萬古紅紫緣。
對之飲水骨亦仙,屠沽兒家休擊鮮。
作者:張鎡
笛聲吹起南湖水,散作奇葩江園裡。
被春收入玉照堂,不逐余芒弄紅紫。
一春開霽能幾時,江梅正多人來希
光風屈指已過半,賴有緗蕊森高枝。
今朝拄杖偏宜到,暖碧紅煙染林草。
悠然試就花下行,便有疏英點烏帽。
細看寶靨輕金塗,密網粲綴萬斛珠。
一香舉處眾香發,幻巧更吐冰霜須。
叵羅盛酒如春沼,不待東風自開了。
呼童撼作晴雪飛,雪飛爭似花飛好。
上都賞玩爭出城,日高三丈車馬塵。
誰能擺脫熱官與銅臭,肯學花底真閒人。
時平空山老壯士,不得滅秦報君死。
雞鳴撫劍起相歎,夢領全師渡河水。
吾曹恥作兒女愁,何如且插花滿頭。
一盞一盞復一盞,坐到落梅無始休。
無梅有月尤堪飲,醉臥蒼苔石為枕。
醒來明月別尋花,桃岸翻霞杏堆錦。
作者:李洪
口伐奇謀讋可汗,歸來猶著侍臣冠。
燧林草色供詩思,鳳沼春波灩筆端。
誰謂玉堂真學士,暫臨桂管小長安。
元戎十乘無遄邁,上閣宣麻句已團。
作者:王汶
排雲止殊庭,備物儼神道。
含酸步逶迤,積疹思遐漂。
乘風來帝旁,駕說落窮島。
百聖集會期,萬化資斧藻。
瞻前鳳漂漂,顧後龍矯矯。
寶璐列中華,韶音被夷獠。
肅肅闕里牆,萋萋墓林草。
誰屍兩楹夢,而復悲一老。
曩余稚養蒙,今日幸茹蓼。
超然欲徑陳,窅爾竟虛抱。
育德德何成,果行行何造。
沔彼江海流,不納此行潦。
青松露珠團,怪石紫煙繞。
千年萬年垂,封樹等穹昊。
作者:張定千
況說龍沙最邊陲,關河阻隔遠明時。
蕃戎把隘當路坐,何日申奏聖人知。
今遇司空來宣問,枯林滋潤再生枝。
四面六蕃多圍繞,伏恐尋常失朝儀。
若不遠仗天威力,只怕河隍陷戎夷。
請須司空奏論事,封冊加官莫改移。
比至今秋新恩澤,山林草木總光輝。
塞上艱莘無說處,一心目斷望龍墀。
作者:方孝孺
渡水藍輿穩,穿林草徑微。
勝遊方外得,樂事世間希
風過欹僧笠,雲來掛道衣。
山林應待久,好去莫相違。
作者:蘇軾
昨日雲陰重,東風融雪汁。
遠林草木暗,近捨煙火濕。
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知我犯寒來,呼酒意頗急。
撫掌動鄰里,遶村捉鵝鴨。
房櫳鏘器聲,蔬果照巾冪。
久聞蔞蒿美,初見新芽赤。
洗盞酌鵝黃,磨刀削熊白。
須臾我徑醉,坐睡落巾幘。
醒時夜向蘭,唧唧銅瓶泣。
黃州豈雲遠,但恐朋友缺。
我當安所主,君亦無此客。
朝來靜庵中,惟見峰巒集。
作者:項安世
三載鳴弦宓不齊,姓名飛動玉宸知。
從來蘭省絲綸署,夢入梔林草木詩。
我亦放言聊爾耳,君真施手事於斯。
為寮況是張公子,錦筆淋浪日對持。
作者:方干
蘭汀橘島映亭台,不是經心即手栽。滿閣白雲隨雨去,
一池寒月逐潮來。小松出屋和巢長,新徑通村避筍開。
柳絮風前欹枕臥,荷花香裡棹舟回。園中認葉封林草,
簷下攀枝落野梅。莫恣高情求逸思,須防急詔用長材。
若因螢火終殘卷,便把漁歌送幾杯。多謝郢中賢太守,
常時談笑許追陪。
作者:王安石
簡老已歸黃土陌,淵師今作白頭翁。
百憂三十餘年事,陳跡山林草野中。
作者:趙蕃
成都舊日揚雄宅,今在清江鷗鷺洲。
頗唸書題成間闊,忽逢翰墨見風流。
薌林草木年仍故,此老詩篇晚更遒。
官事安能久羈我,何時載子以扁舟。
作者:方回
重霧鬚髯濕,深林草樹香。
山中人未起,馬上曉偏涼。
晴屋懸新麥,寒田蒔晚身。
近來兵事息,煙火漸微茫。
作者:釋文珦
遠浦漁舟若個,荒林草屋誰家。
不信丹青能爾,分明雁落平沙。
作者:白居易
元和歲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陰夜飛雪。
連宵復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鵝毛,密如飄玉屑。
寒銷春茫蒼,氣變風凜冽。
上林草盡沒,曲江冰復結。
紅干杏花死,綠凍楊枝折。
所憐物性傷,非惜年芳絕。
上天有時令,四序平分別。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閼。
我觀聖人意,魯史有其說。
或記水不冰,或書霜不殺。
上將儆政教,下以防災孽。
茲雪今如何?信美非時節。
作者:釋重顯
文柄誰持合自持,憂民風概乍清羸。
禪林草藥如為效,願見皇家急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