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合
聞君有美酒,與我正相宜。溢甕清如水,黏杯半似脂。
豈唯消舊病,且要引新詩。況此便便腹,無非是滿卮。
作者:黃裳
一望瑤華初委地。更約幽人,共賞巖邊翠。拭把方諸聊與試。無情爭得無中淚。飛瀑恐從星漢至。漸向賓筵,但覺寒如水。自愛一輪方得意。輕隨箕畢還成累。
作者:文天祥
半山風雨截江城,未脫人間總是塵。
中夜起看衣上月,青天如水露華新。
作者:王澤
獨繞瑤壇歌洞章,青天如水月華涼。
閒將一掬芙蓉露,乞與神龍作雨香。
作者:沈夢麟
病起扶衰上釣槎,乘流直到故人家。
一秋止酒樽無綠,九日開園菊未花。
海氣通潮生白霧,天風如水灑烏紗。
歸來落葉多如雨,欲寄新詩日已斜。
作者:許有壬
歷觀今古名臣,求如公者人能幾。平生勳業,行其無事,一誠而已。方信名言,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正乾坤清晏,飄然高蹈,非明哲、安能此。太古歲寒松柏,盡春風、鬧開桃李。傅巖霖雨,蘇門風月,無非天理。莫訝求閒,從來老眼,閱人多矣。待他年,鳳詔九重重下,為蒼生起。
作者:范汭
露華如水蘸宮牆,紅豆花兼荔子香。
多少峨眉閒待月,九龍帳底貯歸郎。
作者:馮應瑞
枯石流痕,殘沙擁沫,驪宮夜蟄驚起。海市收時,鮫人分處,誤入眾芳叢裡。春霖未就,都化作、淒涼雲氣。惟有清寒一點,消磨小窗殘醉。當年翠篝素被。拂餘薰、倦懷如水。謾惜舞紅猶在,為誰重試。幾片金昏字古,向故篋聊將伴憔悴。□□□□,□□□□。
作者:彭龜年
誤身利名場,無異一釜甑。
置之水炎間,謬以力取勝。
人生具天則,發見亦有證。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但恐人欲縱,勃若一民橫。
志師儻自強,萬慮當退聽。
誰能學禪伯,絕物以求定。
吾聞至人言,當識動中靜。
萬變不可齊,一念終難正。
口耳固在我,視聽復誰令。
須從事上學,寧有物外性。
能用使太平,不用我何玻
斯言聞亦多,究竟終未瑩。
從今三爇香,願以公為鏡。
作者:劉克莊
閣建五季時,丹碧晃層累。
吾行半區中,鉅麗莫與比。
想方營綜時,霸心極雄侈。
但思窮耳目,寧論韻膏髓。
一朝陵谷變,飛電掃僭壘。
湘波日夜流,不洗爭篡恥。
惟存浮屠居,願力久未毀。
夕陽吊陳跡,危檻聊徒倚。
遙憐下界熱,高處涼如水。
若非逼嚴鑰,坐待鐘聲起。
作者:周必大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譬之塵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魚居其間,孰識礙與通。
我昔少年日,自攜七尺筇。
盤旋山南北,憩息林西東。
朝看山之橫,暮看山之縱。
貪多眼為乏,陟險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賞識良自蒙。
方悟白司馬,草堂對穹攏
彼既若獻狀,此亦如發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繼之,築堂會奇峰。
何嘗遠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動體,山色含真空。
風雲有蓄洩,氣象無終窮。
雨餘四面翠,日麗千仞紅。
氤氳香爐煙,挺拔雙劍鋒。
最愛五老人,崚嶒美所鍾。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從。
羅列皆兒孫,幾席次第供。
山雖跨兩邦,茲焉實長雄。
不為堂上客,詎信山有宗。
寄語遊山者,毋徒走憧憧。
作者:周紫芝
江頭雨後山如髻。催送新涼風有意。月來楊柳綠陰中,秋在梧桐疏影外。小窗紋簟涼如水。歲歲年年同此味。眼前不忍對西風,夢裡是堪追往事。
作者:陸游
詩如水淡功差進,身似雲孤累轉輕。
落葉擁籬門巷晚,一枝籐杖且閒行。
作者:曹勳
涼飆應律驚潮韻,曉對彩蟾如水。慶霄占夢月,已祥開天地。聖主中興大業,二南化、恭勤輔翊。撫宮闈,看儀型,海宇盡成和氣。禁掖西瑤宴席。泛天風、響鈞韶空外。貴是至尊母,極人間崇貴。緩引長生麗曲,翠林正、香傳瑞桂。向靈華,奉光堯,同萬萬歲。
作者:王洋
君家不種通神錢,只種春色留庭前。
庭前春色誰最妍,二女解佩來江邊。
沉沉華屋清夜起,火樹銀花月如水。
自然顏色變韶稚,況乃新妝露初洗。
春初艷粉秋初蓮,絳綃廣袂羅群仙。
華清池畔嬌無力,赤鳳樓中困未眠。
後來更許誰相擬,海棠欲睡薰農李。
亦知等級且追陪,格外風流不相似。
一枝乞得歸茅屋,窗裡銅瓶窗外竹。
不禁清絕意蕭然,大似佳人依草木。
閬苑花無世上緣,收香還入四禪天。
明朝風雨催歸去,花月重圓又一年。
神情邃美膚粗惡,涇渭由來兩清濁。
要求繪筆盡芳妍,更問尊前老文學。
作者: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
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
眾生心想唸唸殊,所轉法輪亦差別。
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
有大經卷在一塵,量等三千大千界。
世有聰慧明達人,具足天眼悉知見。
破塵出經作佛事,不作實與非實想。
又以無邊法界空,納在佛身一毛孔。
須彌鐵圍及大海,一一包容無迫隘。
一毛既爾餘悉然,導師方便亦如是。
唸唸普遍諸毛孔,唸唸克證金剛慧。
唸唸成就佛菩提,唸唸滿足普賢願。
而不生於戲論心,亦不住於深境界。
如夢如幻如水月,如優曇華出世間。
如是常轉大經卷,了無能轉所轉者。
三世諸佛諸菩薩,聲聞獨覺及天人。
地獄修羅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經力。
我今復與諸佛子,各生殊勝難愚心。
還攝此經一歸塵,安住毗盧法寶藏。
作者:曹勳
芙蓉凝露青霞護,朝日綺疏風細。正是中秋,時候喜逢,中宮蔥蔥佳氣。雲龍慶會。贊真主當陽,輔成天地。暇日琴書,暫閒蠶館見賢志。嬪嬙衣羅乍試。盡趨椒殿,喜芳繡筵初啟。酒面騰紅,香煙罩碧,恩滿六宮金翠。何妨絳燭。任花敧玉側,勸教沈醉。鳳闕龍樓,夜色涼如水。
作者:梅堯臣
憶同仲春月,冒雨過穰亭。
聊酌山酒別,獨吟夜燈青。
明朝上嶺路,群岫張雲屏。
忽入川谷秀,固非平生經。
綠竹間紅萼,紫籐垂千扃。
春塘水決決,野老發星星。
田父相與至,裡言尚可聽。
始聞丹砂岑,遂識五垅形。
傍瞻禹湯跡,競信廟貌靈。
邀我陟巉巉,宿霧方冥冥。
暗沾衣裘濕,時襲草木馨。
棟宇敞絕頂,牲酒列幽亭。
竹杯占禍福,巫錦醉一嚀。
日晏別雲外,月出至近垧。
僕夫疲不進,鞭策無暫停。
我馬忽顛墜,君心同鶺鴒。
再駕體無傷,扣關燭已熒。
自茲期莫逆,未契心所銘。
匆匆操行袂,泛泛如水萍。
今來各一方,安得且醉醒。
作者:韓維
人生天地間,萬物同一理。
子今名已是,智要獨在己。
乞詩東南歸,固已謝塵滓。
東南美林壑,佛剎淨如水。
勉當窮吾言,將有大於此。
作者:朱陽仲
脈脈溪路遙,泛泛落花嬌。
人心不如水,相隨下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