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彥端
欲暑還涼,如春有意重歸。春若歸來,任他鶯老花飛。輕雷澹雨,似晚風、欺得單衣。簷聲驚醉,起來新緣成圍。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鳴琴再撫,將清恨、都入金徽。永懷橋下,系船溪柳依依。
作者:張掄
煙澹澹,雨濛濛。水溶溶。帖水落花飛不起,小橋東。翩翩怨蝶愁蜂。繞芳叢。戀餘紅。不恨無情橋下水,恨東風。
作者:徐集孫
小艇撐過第一橋,酌泉橋下擲詩瓢。
來游道院分荷供,擬拉吟僧遣鶴招。
暮靄直從漁笛起,月華高過塔燈遙。
且於靜處偷清福,人海驚人湧似潮。
作者:邵雍
前朝無限貴公卿,後世徒能記姓名。
唯此天津橋下水,古今都作一般聲。
作者:龐籍
巢鳳閣邊勞遠夢,系龍橋下認前題。
作者:劉績
去婦兩眼淚,為君滴平生。
一滴致妾意,再滴感君情。
三滴眼欲枯,血點淋香纓。
不滴堂前花,死株有時榮。
不滴階畔草,苦心展芳萌。
請滴橋下水,長煎嗚咽聲。
作者: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
作者:周玄
江頭微暄冰始開,河橋一夜春風來。
傷心宛似叢台下,青青草色青如苔。
二月三月青門道,積素浮光不堪掃。
酒幔煙中望卻無,釣磯水畔看還好。
橋上蕭條人幾家,芳洲漠漠楚天涯。
暝隨斷梗飄寒雨,晴逐游絲映落花。
龍門還家孟諸野,清樽惆悵河橋下。
臨歧盡醉歌送君,草上片時駐君馬。
作者:項安世
征鞍重過習家池,橋下泉聲下索詩。
待洗一杯春酒涴,為君吐出碧雲詞。
作者:蘇轍
孤城千室閉重闉,蒼莽平川絕四鄰。
漢使塵來空極目,沙場雪重欲無春。
羞歸應有李都尉,念舊可憐徐舍人。
會逐單于渭橋下,歡呼齊拜屬車塵。
作者:朱彝尊
女牆官柳遍啼鴉,小閣臨風捲幔斜。
笑指孩兒橋下水,雨晴漂出滿城花。
作者: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戌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作者:祝允明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當時信誓對日月,誰能上掩日月光。
死生契闊志不違,老姑無依老母嫠。
母與烈婦伯父期,他年徐與重結褵。
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將奪之。
汝曷來歸與汝棲,與汝伯父相因依。
」烈婦聞命志益悲:「未聞太行王屋曾為愚公移?天地生
我死我自有處,何有一撮茅土為瀍帷?」啼眠風灑灑,母
日護之不少捨。
後數日母去,謂:「汝送我而後返,吾不汝詐。
」婦勉從母歸,稍進一飯喀喀哽塞不能下,長號浪浪淚滿
把。
投匕曰:「我去。
」母復送之野。
煙雲慘淡日一抹,宣公橋下水潑潑。
婦云:「母乎!河水清且淪漪,吾往從之,樂不可遏。
」母聞驚絕色慘怛,大呼褰裳不可脫。
漸台水深瀨水闊,斷萍芒芒強令活。
去矣還復入君門,抱君靈主哭訴君:「君神在木聞不聞,
肉摧血裂魂紛綸。
母去兒解防,兒身終自妨。
兒有十尺麻,為君系三綱。
」粗粗髽絰移在脰,玉質高懸幾筵右。
手持元氣還乾坤,青天增高地增厚。
是時婦年才十八,英風烈烈塞宇宙。
嗚呼!十五國風一共姜,南朝惟見李侍郎。
忠節不但臣節慶,為爾君夫何獨幸。
豈弟君子洪嘉興,二年一日風教行。
為爾成墳敕埋玉,彤管有繹光熒熒。
豈徒肇家聲,豈徒信鄉俗。
歌謠長吏澤,愛戴國家福。
慰存盡封恤,樹勸望旌復。
嗚呼!天下多美人,人百其身倘可贖。
作者:范端臣
橋邊十丈水,折干餘風霆。
橋下一泓水,冷然照吾纓。
世故暫如失,茲山得深行。
作者:徐鉉
聞君竹馬戲毗陵,誰道觀風自六卿。今日聲明光舊物,
共看旌旆擁書生。斬蛟橋下溪煙碧,射虎亭邊草路清。
應念筵中倍離恨,老來偏重十年兄。
作者:蘇轍
孤城千室閉重闉,蒼莽平川絕四鄰。
漢使塵來空極目。
沙場雪重欲無春。
羞歸應有李都尉,念舊可憐徐舍人。
會逐單于渭橋下,歡呼齊拜屬車塵。
作者:程嘉燧
寺門橋下獨徘徊,谿樹籠煙黯不開。
月出可忘攜策到,泥深曾幾泛舟回。
冬青香滿花堆雪,苦楝風多徑糝苔。
從此經時蹤跡斷,更誰沖雨亦能來。
作者:盧綸
曉月朣朦映水關,水邊因到歷陽山。千艘財貨朱橋下,
一曲閭閻青荻間。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伴庾公閒。
歡餘若問南行計,知念天涯負米還。
作者:趙蕃
朱弦昔日被歌聲,歲月頻更感易生。
唯有錦江橋下水,相逢不改舊時清。
作者:金庸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
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重陽起全真,高視仍闊步。
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
妄跡復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傳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於今終南下,殿閣凌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