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逋
高亢近誰同,心閒愛子慵。
居深避俗客,睡起聽鄰鐘。
紙軸敲晴響,茶鐺煮晚濃。
南齋屢招宿,幽話數諸峰。
作者:孫應時
愛子天資靜,能來讀我書。
積痾無自苦,小別未雲疏。
外物人難必,良師古有餘。
吳松春萬頃,一覽意何如。
作者:朱椿
伊昔開東閣,相看眼獨青。
文章奏金石,衿佩睹儀刑。
應世游三輔,焉能困一經。
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聞說眼空天下士,只疑身是洛陽人。
少年有學談仁義,高論無慚問鬼神。
九載之官看教育,萬言詣闕聽敷陳。
曳裾已在長沙日,知己相逢此志信。
四十雖聞不動心,平生富貴豈能淫。
屢蒙論薦來天祿,自負文章入翰林。
養望也須添白髮,觀光仍遣教青衿。
河間好古嗟予慕,多士從游愛子深。
作者:黃庭堅
夜來北風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琅?/p>
數枝灑落高堂上,敗葉蕭蕭煙景寒。
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試,襲取天巧不作難。
行看歎息手摩拂,落勢夭矯墨未乾。
往往塵晦碧紗籠,伊人或用姓名通,未必全收俊偉功。
有能蓺事便白首,不免身為老畫工。
豈如崇德君,學有古人風。
揮毫李衛言神筆,彈琴蔡琰方入室。
道韞九歲能論詩,龍女早年先悟佛。
弈棋樵客腐柯還,吹笙仙子下緱山。
更能遇物寫形似,落筆不待施青丹。
尤知賞異老蒼節,獨與長松凌歲寒。
世俗甯知真與偽,揮霍紛紜鬼神事。
黃塵污眼輕白日,卷軸無人得覘視。
見我好吟愛畫勝他人,直謂子美當前身。
贈圖索歌追故事,才薄豈易終斯文。
所愛子猷發嘉興,不可一日無此君。
吾家書齋符青壁,手種蒼琅十數百。
一官偶仕葉公城,道遠莫致心慘戚。
我方得此興不孤,造次卷置隨琴書。
思歸才有故園夢,便可呼兒開此圖。
作者:梅堯臣
東城車馬多,巷無蹄與轍。
如何二賢豪,侵晨顧衰苶。
喜言雨後涼,早暮脫炎熱。
愛子屋室靜,塵土都已絕。
不唯清耳目,亦精養愚拙。
江碑讀頭阤,沈賦賞雌霓。
固知世德高,學問冠時哲。
我慚於其間,荊華參蟻蛭。
然推鵬鷃分,自足不少別。
君歸邀此吟,把筆強搜決。
作者:王洋
朱弦之琴三人歎,此曲宜傳廣陵散。
要知太上乃忘情,山上嬰兒是雷電。
情鍾我輩才力中,路傍野草年年豐。
原頭火燒去不盡,天外春意來無窮。
西方真人言可恃,愛斷有情如愛子。
暮年收足欲依僧,一缽一瓶聊止止。
西台仙客傳風流,細說閒情寬我愁。
此身已分松窗下,衲被無人自{左右盍}頭。
作者:樓鑰
阿連少也爽,孤立生氣燄。
壯年淬詞鋒,傾心事鉛槧。
膠庠困虀鹽,世科終穩佔。
再興連桂堂,爾祖真不忝。
況將尉東白,士友尚歆艷。
惟我愛子深,老矣猶不厭。
固知為子喜,頗亦動吾念。
贈子當以言,苦口當針砭。
此邑子舊遊,歷歷數行店。
棠陰見郎君,遺老喜窺覘。
其民最服義,情偽靡容掩。
莫恃采棒威,要使慕巾墊。
子文多立就,詞采更華贍。
吾聞恃俊者,塞門關反坫。
前賢最加謹,臨用更重撿。
他時可待取,天庭得錦掞。
吾家有素風,耳目久濡染。
毋庸慕豪舉,助廉先以儉。
湎酒更宜戒,平地有深塹。
酣暢當有時,勿習杯瀲灩。
持論毋過高,斯言卻防玷。
立節毋務奇,躐等恐成僭。
外物思過分,檢身但多欠。
勿嫌一尉卑,封清尚為傔。
仕途固險巇,大要進以漸。
不須苦求知,真知奏應剡。
向來湖海豪,四十可收斂。
寧為處囊錐,莫作露刃劍。
匆匆摻祛別,魚鮮酒方釅。
刮目待子歸,罔俾吾言驗。
作者:韓維
愛子林亭勝,高秋駐馬鞍。
梨紅先著露,竹碧自生寒。
慘戚傷多事,淹留強一歡。
所嗟怯杯酌,不得倒吾冠。
作者:李白
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台護紫微。平明拂劍朝天去,
薄暮垂鞭醉酒歸。愛子臨風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裡,相逢且欲醉春暉。
作者:徐鉉
昔聞武夷士,皆是帝曾孫。
李君即其人,命舛道常存。
愛子已折桂,華組耀閨門,
吾身可拂及,彩服歸丘園。
捧觴慶北堂,其樂不可言。
清溪環幽居,遠岫橫前軒。
彈琴詠招隱,芳意飄若蘭。
老夫無此分,何必矜彈冠。
作者:施肩吾
古人謾歌西飛燕,十年不見狂夫面。三更風作切夢刀,
萬轉愁成系腸線。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見。
老母別愛子,少妻送征郎。血流既四面,乃亦斷二腸。
不愁寒無衣,不怕饑無糧。惟恐征戰不還鄉,
母化為鬼妻為孀。
作者:魏萬
君抱碧海珠,我懷藍田玉。各稱希代寶,萬里遙相燭。
長卿慕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風雲人,暗合江海心。
去秋忽乘興,命駕來東土。謫仙遊梁園,愛子在鄒魯。
二處一不見,拂衣向江東。五兩掛海月,扁舟隨長風。
南遊吳越遍,高揖二千石。雪上天台山,春逢翰林伯。
宣父敬項橐,林宗重黃生。一長復一少,相看如弟兄。
惕然意不盡,更逐西南去。同舟入秦淮,建業龍盤處。
楚歌對吳酒,借問承恩初。宮買長門賦,天迎駟馬車。
才高世難容,道廢可推命。安石重攜妓,子房空謝玻
金陵百萬戶,六代帝王都。虎石據西江,鍾山臨北湖。
二山信為美,王屋人相待。應為歧路多,不知歲寒在。
君游早晚還,勿久風塵間。此別未遠別,秋期到仙山。
作者:錢起
離舟解纜到斜暉,春水東流燕北飛。才子學詩趨露冕,
棠花含笑待斑衣。稍聞江樹啼猿近,轉覺山林過客希
借問還珠盈合浦,何如鯉也入庭闈。
作者:仇遠
去歲今朝六月六,暮雨傾盆風拔木。
今歲公宇醮祈晴,晝日當空生暑溽。
羽士宣詞官吏拜,燈燭熒煌香馥郁。
須臾黑雲西北來,如蓋如輪覆廳屋。
電驅霹靂掣金蛇,簷溜奔騰瀉銀竹。
幃屏掀開旛幢飛,卷盡香灰吹滅燭。
天威震怒莫敢喘,謝罪怔營虞褻瀆。
少焉雨止涼颼颼,天氣如秋失中伏。
四郊大田多黍苗,一片瀟湘接湖洑。
村夫中庭涕泗下,歸聞野老吞聲哭。
只恐戢戢生魚頭,何止廣文飯不足。
天心仁愛子勿憂,府公移文行振粟。
古言大雨不為災,雲雨須臾手翻覆。
作者:李呂
賢哉東道世崇儒,愛子尤專擇楷模。
責望要須精舉業,未應道義略唐虞。
作者:林亦之
每誇愛子對人言,東觀同游有艾軒。
我向築場聞此語,斂襟西望轉銷魂。
作者:黃公度
吳侯大雅姿,妙齡飽經術。
場屋早蜚聲,囊錐穎立出。
攜書走帝閽,一第頷髭摘。
夷途騁駿步,霄漢刷健翮。
胸中萬餘卷,未試二三策。
誰知廊廟具,反任州縣責。
官小不自卑,直道酬平昔。
愛民如愛子,憂國如憂室。
愷悌疲俗蘇,廉介貪夫律。
至今遺愛地,籍籍數嘉績。
松菊動歸思,塵埃辭吏役。
掛冠神武門,高臥揚雄宅。
追念平生為,秋毫一無失。
桎梏謝軒冕,膏肓嗜水石。
十載州府間,不見龐公跡。
萬事同甑破,百年過箭疾。
嗚呼老成人,忽忽就窀穸。
豐碑存眾口,餘慶有佳息。
於公雖無憾,豈不為時惜。
作詩遣哀情,詩成轉淒惻。
作者:晁說之
我嘗為歷學,上元要極遠。
上元有遠邇,疏密出早晚。
顧惟爾大父,皇極探其本。
唐堯上百代,日月來袞袞。
因之知百索,孰可妄憎噂。
子前視我詩,與子論詩壺。
子詩既煥爛,我言得安穩。
為子極源流,無難如瓴建。
風雅辟大田,騷些助鋤墾。
曹劉鮑謝輩,風雨得薦藨。
閒居既識陶,詠懷宜知阮。
不有鮑與謝,白也胡婉娩。
苟無阮與陶,蘇州曷息偃。
上下曹劉來,少陵自益捐。
豈易少陵學,浪走徒多踠。
況復爾來人,不灶而市飯。
大兒誇蘇豪,小兒爭黃謇。
詎知韓柳先,學大忘赫烜。
餘事五七言,朝鸞參暮鶠。
又如萬仞姿,松巖絕蘭畹。
念彼形似徒,澀舌吞枯菌。
何人分詩文,兩隊有魴鱒。
子早知此病,我語出復返。
何以謝子勤,王道不可緩。
凜凜易春秋,南面儼龍袞。
禮書朝萬邦,寶輅粲朱幰。
顏曾侍珪璋,荀孟陳干盾。
老謾憐驥櫪,壯當勇虎圈。
明朝役高興,蜀道橫碧巘。
我實愛子才,語長情繾綣。
作者:陳普
幾多愛子出蕭關,山積胡沙骨未還。
正好望思台上淚,隨風北去灑陰山。
作者:劉永之
石龍磯畔多芳草,遊子憶家春已老。
水北楊花撲地飛,旁人漫道飛花好。
愛子不忍別,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飛黃鵠,落日長風吹斷雲。
朝發銅塘津,莫宿青泥渡。
帆過孝通祠,漸是西昌路。
金魚洲遠樹青青,三顧浮煙生杳冥。
石扶壞道通高閣,水嚙危沙見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獨有園廬俯江渚。
昨夜深閨夢遠人,相思定倚櫻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