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皎然
常說人間法自空,何言出世法還同。微蹤舊是香林下,
餘燼今成火宅中。後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樹色起悲風。
吾知世代相看盡,誰悟浮生似影公。
作者:張耒
豪俊昔未遇,白日無光輝。
隆中臥龍客,長嘯視群兒。
九州英雄爭著鞭,黃星午夜照中原。
君看慷慨有心者,乃是山東高帝孫。
老瞞赤壁抱馬走,紫髯江左空回首。
世上男兒能幾人,眼看袁呂真何有。
永安受詔堪垂涕,手挈庸兒是天意。
渭上空張復漢旗,蜀民已哭歸師至。
堂堂八陣竟何為,長安不見漢官儀。
鄧艾老翁誇至計,譙周鼠子辨興衰。
梁父吟,君聽取,
擊節高節為君舞。躬耕貧賤志功名,
功名入手亡中路。逢時兒女各稱雄,
運去英雄非歷數。梁父吟,
悲復悲。古今人事半如此,
所以達士觀如遺。龐公可是無心者,
何事鹿門招不歸。
作者:白居易
道行無喜退無憂,舒捲如雲得自由。
良冶動時為哲匠,巨川濟了作虛舟。
竹亭陰合偏宜夏,水檻風涼不待秋。
遙愛翩翩雙紫鳳,入同官署出同游。
作者:劉禹錫
兩岸山花似雪開,
家家春酒滿銀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
永安宮外踏青來。
作者:李壁
先聲凜凜懾烏蠻,舟引旌旗略萬山。
白帝城頭風日好,永安門外水雲閒。
功名可致身為重,富貴相尋發未班。
千古江濆臥龍在,請公攜酒數開顏。
作者:俞安期
迢遞邊夷戍,悲酸絕海行。
百憂緣國事,一哭豈私情。
積氣寒相結,江聲夕未平。
離鴻何意識,哀怨向人鳴。
功罪寧論實,馳驅只自傷。
一身酬謗牘,九死列戎行。
海樹交吹瘴,蠻花不受霜。
長城誰可倚,今日爾投荒。
作者:無名女子
無人解妾心,日夜長如醉。
妾不是瓊奴,意與瓊奴會。
作者:項安世
許昌門外驅霆靂,玉筋驚拋夜無跡。
五花驕馬雲作蹄,飛渡檀溪人未識。
大隄八月陰風起,葉落花黃心欲死。
山枯石裂見蒼龍,三十六鱗才赴水。
逢逢搥鼓上瞿塘,老瞞落筆三川忙。
蓬萊一夜兩鰲死,血殷海水天無光。
金戈鐵馬宮前道,龍旗未卷君王老。
當時玉座醉春桃,今日銅駝泣秋草。
從來兩髀彫鞍側,不為兒童營玉食。
生將一死答將軍,死用一生酬相國。
喬家小郎名賞音,玉房花貌空沉吟。
吳娃解掩夫羞面,難擊劉郎一寸心。
作者:金幼孜
大幕塵清虜氣摧,六師奏凱六龍回。
妖氛掃地旄頭滅,御氣浮空雉尾來。
武帳平臨天漢回,戍樓遙傍朔雲開。
行人笑指京華近,北望紅雲擁上台。
作者:***
百年為市後為池。
作者:佚名
進旅退旅,載揚干揚。
不愆於們,容服有章。
式綏式侑,神保是聽。
鼓之舞之,神永安寧。
作者:耶律鑄
客,感而賦此。花枝臨太液,□解語、入溫柔。*桂窟低迷,天香飄蕩,倒影遲留。須知畫圖難足,更青山環抱帝王州。□□□□□□,□□□□□□。□□□□□□□。鳳吹繞瀛洲。記水淺蓬萊,塵揚滄海,一醉都休。華胥夢,雖無跡,甚鼎湖、龍去水空流。青鳥不來難問,玉妃幾度仙遊。
作者:釋永頤
子規啼在亂山中,廢寺春深暮閣重。
門外永安潭上水,朝昏惟送一樓鐘。
作者:楊炯
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山路繞羊腸,江城鎮魚腹。
喬林百丈偃,飛水千尋瀑。驚浪回高天,盤渦轉深谷。
漢氏昔雲季,中原爭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陽有龍伏。
常山集軍旅,永安興版築。池台忽已傾,邦家遽淪覆。
庸才若劉禪,忠佐為心腹。設險猶可存,當無賈生哭。
作者:馬鈺
一志投玄絕利名。二無塵事氣神清。三光攢聚永安寧。四序不分真造化,五般霞彩結成形。六銖衣掛鶴來迎。
作者:陸機
牽世嬰時網。駕言遠徂征。
飲餞豈異族。親戚弟與兄。
婉孌居人思。紆鬱遊子情。
明發遺安寐。晤言涕交纓。
分途長林側。揮袂萬始亭。
佇眄要遐景。傾耳玩余聲。
南歸憩永安。北邁頓承明。
永安有昨軌。承明子棄予。
俯仰悲林保慷慨含辛楚。
懷往歡絕端。悼來憂成緒。
感別慘舒翮。思歸樂遵渚。
作者:馬鈺
一個本來容,妙手應難荊風貌清嚴神彩英,無意馬。永永安閒也。浮利與浮名,心上何曾掛。黃鶴洞中仙子成,乘雲馬。出入常遊冶。
作者:張嵲
寒食由來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兩京道上松柏多,儘是王公大家塚。
伊莫年年當此時,鈿車寶馬相追隨。
紛紛錦樹滿原野,暖風遲日爭光輝。
草間燒紙樹間哭,羅列杯盤烏攫肉。
侵晨祭罷薄暮歸,旋風剪剪吹余灰。
爾時馬醫夏畦鬼,亦受子孫追養禮。
豐薄由來稱有無,鹹具盤餐致醪醴。
家家丘墳各為主,何人垅上無新土。
自從遭亂去鄉關,幾歲松楸不曾睹。
況復其間多發掘,孝子慈孫淚如雨。
流落他州遇火前,去年如此復今年。
新阡舊垅只回首,無復原頭掛紙錢。
君不見東都之傍永安道,車轍平來生碧草。
四時祠祭今寂然,五陵春樹生蒼煙。
作者:無名氏
一不輕師慢法,二誦清淨仙經。三存真氣養神靈。四把塵勞拂荊五斷無明業火,六除俗裡人情。七擒猿馬永安寧。八味瓊漿得飲。
作者:虞淳熙
病眼昏如霧,變雨灑絜霖。
聞子畀過門,椎枕一聲哭。
龍井張春筵,送客仰華屋。
長揖辭此世,雲返下宮宿。
折腰幸歸來,一折竟就木。
嗚呼五十年,與子頻征逐。
清狂混酒人,長唄疑祠祝。
攫取法書跳,嘲謔文園樸。
久染長安塵,常攜永安僕。
遇我簡通室,因敘情初熟。
泮宮總角游,蕭寺同幾讀。
朝夕數莖齏,甕飧半升谷。
阿二提食櫑,阿十捧書牘。
家貧苦兄弟,世事傷翻復。
我出逢眼白,子歸只頭禿。
不如阿二仙,不聞阿十睦。
尊生老隱山,宛死人入屋。
平生書畫船,倏爾沖風覆。
藻火洗欲盡,琴瑟調難伏。
有口懶歌鴒,無心先賦鵩。
憶我初第時,暴病刀刺腹。
子來扶掖我,夜起至五六。
悲子不及藥,魂飛胡太速。
相貧知己多,以茲淚簌蔌。
念子學書來,退筆有幾簏。
千秋翰墨林,定蒞鍾王族。
米顛邀許顛,須生眾香國。
合掌繞蓮花,往日曾肅穆。
莫念德生兒,其叔非癡叔。
神飲覆十杯,且享夜台福。
若見長庚星,慎莫假踧。
暫作《升天行》,借他雙白虎。
昔者毗山社,三人好奇服。
子初名木孺,若木光煜煜。
授我長孺印,調笑詞壇伯。
胡家第三郎,三孺自品目。
文鼎兩趾傾,踆烏雙足縮。
騰踔大地間,偃蹇惟我獨。
夔行擬何之,攬涕空盈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