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強至
漠漠陰常結,垂垂勢未收。
潤多宜土脈,落久驗溪流。
與物知無間,於花似有讎。
少年車馬客,惆悵為君游。
作者:梅堯臣
我於文字無一精,少學五言希李陵。
當時巨公特推許,便將格力追西京。
卞和無足定抱寶,乘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馬不逢,皇皇何之饑欲倒。
還思二十居洛陽,公侯接跡論文章。
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爭誦之。
其鋒雖銳我敢犯,新語能如夏侯湛。
於今窮困人已衰,不見懸金規呂覽。
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璣獲斗奈我何。
作者:王惲
幽思耿耿堂,芸香風度。客至忘言孰賓主。一篇雅唱,似與朱弦細語。恍疑南澗坐、揮談塵。霽月光風,竹君梅侶。中有新亭淚如雨。力扶王略,志在中原一舉。丈夫心事了、驚千古。
作者: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螺女江頭十萬家,西湖十里碧蓮花。
滿城和氣濃於酒,一天雨露饒桑麻。
東有鼓山榴花谷,南有方山小王屋。
王霸煉藥怡山西,老任跨鶴升山北。
距城以東七里餘,丹崖翠壁凌太虛。
天閟地藏一蓬壺,神劰砘蝗紜?/p>
種橘仙人來瑞世,況是籛翁其後裔。
蒼鬆筋骨鶴精神,謂之覺非老居士。
居士少時觀此山,便擬歸隱乎其間。
及其賦罷歸去來,此山尚鎖青煙寒。
平生使節半天下,秋霜夏日大聲價。
咄哉富貴非吾願,何似歸來一茅舍。
百丁持钁薙荊榛,寒巖怪石翠崢嶸。
奇花異草不知名,地靈夜泣猿鳥驚。
天然一石大如廩,裂開發露五雲錦。
滿地璀璨黃金沙,地下掘出玄玉枕。
度其廣袤築屠蘇,鳷鵲峭聳鴛鴦鋪。
人來山下抬頭看,直疑上有神仙居。
夜靜星辰掛朱桷,萬丈華表立雙鶴。
山童指向遊山人,高處更有兼山閣。
閣邊數石羅翠屏,倚崖建一介隱亭。
一登雲外忽舒嘯,醉歸小山風月清。
雙石削成闢紫戶,猶勝武夷石門塢。
一石挽仰狀如龜,一石跨蹲露如虎。
巖頭千尺煉丹台,銀泥丹砂朱草堆。
台上鑿開四小涔,不見爐鼎空寒灰。
石眼有泉迸山腹,可成一池足鴉裕
千山萬山翠打圍,稻田萬頃如棋局。
於中突出五石巖,紫雲蒼霧纏松杉。
吾疑閩中四五輩,向者曾此話同參。
粉牆圍住萬竿竹,白鳳飛來枝外宿。
山前山後多麋鹿,疏栽蘭蕙密栽菊。
何年種此千樹梅,滿山雪色白皚皚。
晚來山風掃落英,五色虹霓明綠苔。
隔林髣拂聞機杼,人家知在雲深處。
何處招提最近傍,早暮送鍾齋送鼓。
鳧汀鶴渚白蘋洲,小溪流水橫斷橋。
畫出一派瀟湘秋,萬家秋色人漁樵。
長江浩浩數千里,浪花噴薄蛟龍起。
葉葉扁舟古渡頭,目力所至海門止。
僕家本住青城邊,去此迢迢路八千。
對面窣堵高插天,恍驚天柱落樽前。
覺非居士高且潔,時把黃庭玩歲月。
丹山碧水我樓觀,蒼椿翠檜我幢節。
客來到此蟄仙菴,披蒙茸兮登巉巖。
龍盤虎踞甚形勝,大江以東斗以南。
酒空核盡人亦醉,眼花渾不醒天地。
壁間醉墨正淋漓,夕陽已掛青山外。
作者:李東陽
翰林後堂有二柏,竹巖柯先生所種也。
東陽承詔受業,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棄諸生久矣
。
間出題課諸吉士,弋陽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樹底』之
句,悵然感之,因衍為一篇,以識不忘。
我行樹陰日千匝,雨葉風枝自蕭颯。
惟有諸生識我情,傍人不解空嘲狎。
我見先生種樹年,我身尚短樹及肩。
枝蟠江山地可縮,手斡造化天無權。
瓊台翠閣何森爽,院柳庭花敢爭長。
芘蔭長留六月陰,盤回直與孤雲上。
材堪五鳳難為用,根到九泉終不枉。
零落青袍幾故人,琮琤玉珮空遺響。
當時院長文安公,柯亭劉井相西東。
百年遺愛豈獨此,此樹欲比人中龍。
樹猶如此我何似,已愧斑白非兒童。
名收榱桷有先後,壽比金石無終窮。
下堂再拜想顏色,仰面正拂長髯風。
作者:李覯
閒愁不覺過年光,強半精神似醉鄉。
幾度雨來成惡熱,有時雲斷見斜陽。
古人事業塵空滿,故國園林草自長。
賴得南華憐我病,一篇齊物勝醫方。
作者:崔塗
四朝十帝盡風流,建業長安兩醉游。
唯有一篇楊柳曲,江南江北為君愁。
作者:白居易
劉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習。是時相遇在符離,
我年二十君三十。得意忘年心跡親,寓居同縣日知聞。
衡門寂寞朝尋我,古寺蕭條暮訪君。朝來暮去多攜手,
窮巷貧居何所有。秋燈夜寫聯句詩,春雪朝傾暖寒酒。
陴湖綠愛白鷗飛,濉水清憐紅鯉肥。偶語閒攀芳樹立,
相扶醉蹋落花歸。張賈弟兄同里巷,乘閒數數來相訪,
雨天連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橋上。我年漸長忽自驚,
鏡中冉冉髭鬚生。心畏後時同勵志,身牽前事各求名。
問我棲棲何所適,鄉人薦為鹿鳴客。二千里別謝交遊,
三十韻詩慰行役。出門可憐唯一身,敝裘瘦馬入鹹秦。
鼕鼕街鼓紅塵暗,晚到長安無主人。二賈二張與余弟,
驅車邐迤來相繼。操詞握賦為干戈,鋒銳森然勝氣多。
齊入文場同苦戰,五人十載九登科。二張得雋名居甲,
美退爭雄重告捷。棠棣輝榮並桂枝,芝蘭芳馥和荊葉。
唯有沅犀屈未伸,握中自謂駭雞珍。三年不鳴鳴必大,
豈獨駭雞當駭人。元和運啟千年聖,同遇明時余最幸。
始辭秘閣吏王畿,遽列諫垣升禁闈。蹇步何堪鳴珮玉,
衰容不稱著朝衣。閶闔晨開朝百辟,冕旒不動香煙碧。
步登龍尾上虛空,立去天顏無咫尺。宮花似雪從乘輿,
禁月如霜坐直廬。身賤每驚隨內宴,才微常愧草天書。
晚松寒竹新昌第,職居密近門多閉。日暮銀台下直回,
故人到門門暫開。回頭下馬一相顧,塵土滿衣何處來。
斂手炎涼敘未畢,先說舊山今悔出。岐陽旅宦少歡娛,
江左羈游費時日。贈我一篇行路吟,吟之句句披沙金。
歲月徒催白髮貌,泥塗不屈青雲心。誰會茫茫天地意,
短才獲用長才棄。我隨鵷鷺入煙雲,謬上丹墀為近臣。
君同鸞鳳棲荊棘,猶著青袍作選人。惆悵知賢不能薦,
徒為出入蓬萊殿。月慚諫紙二百張,歲愧俸錢三十萬。
大底浮榮何足道,幾度相逢即身老。且傾鬥酒慰羈愁,
重話符離問舊遊。北巷鄰居幾家去,東林舊院何人祝
武裡村花落復開,流溝山色應如故。感此酬君千字詩,
醉中分手又何之。須知通塞尋常事,莫歎浮沉先後時。
慷慨臨歧重相勉,慇勤別後加餐飯。
君不見買臣衣錦還故鄉,五十身榮未為晚。
作者:曾豐
學結蒲團禪板緣,黃梅衣缽問誰傳。
彌天北秀經三藏,曠劫南能偈一篇。
夢幻固知無起滅,虛空安得有中邊。
無人語此聞君至,急著衣裳倒且顛。
作者:喻良能
白衣仙人云海上,肉眼欲看唯想像。
月窗道人心孔開,貌得人天行道相。
吾聞伯時晚畫佛,妙處不減王摩詰。
龍眠久矣寂無人,安得卻有伯時筆。
作者:劉克莊
茂陵輕樸學,寬對乃忻然。
口謾談三代,書才說一篇。
作者:宋庠
南宮仙客欲歸休,更領銅符越絕州。
郎位雖嗟三不遇,友聲偏喜兩相求。
朝端引籍辭群鷺,天外忘機信白鷗。
行矣松喬君自愛,虛名官職壓人頭。
作者:許渾
高閣清吟寄遠公,四時雲月一篇中。
今來借問獨何處,日暮槿花零落風。
作者:朱長文
海湧一小山,遠視如陵丘。
中藏天下奇,巖谷峻且幽。
石壁老萬古,劍池照千秋,
蕞爾小吳會,隱然瞰瀛洲。
能令軒冕客,到此忘沉憂。
樂天擁各騎,一月常一遊。
高賢愛絕景,塵事莫可留。
我公初下車,明斷速如流。
千里滿和氣,訟庭無擊囚。
三英皆膚使,金節憩南州。
同聲約真賞,相應如嗚球。
半刺富文雅,嘉賓張與劉。
清晨出西閶,山翠逼蘭舟。
耕叟迎彩旆,佳禽和嗚騶。
憑闌共四顧,湖海入危樓。
雲低未作雨,萬象圍寸眸。
憲老揮散隸,妙絕與古儔。
河漢淡輕靄,天門跳驚虯。
才名三十年,餘事及銀鉤。
茲游雖偶然,千載仰芳猷。
日暮下危磴,玉杯相獻酬。
一篇間一局,豪放不自休。
樂哉文字飲,相與喜賢侯。
短篇春事勝,可與吳兒謳。
作者:岳珂
雪錦亭前水接天,晚波如縠放歸船。
新詩開務從今日,此是江行第一篇。
作者:元無名氏
長江水流不盡心事,
終條山隔不斷情思。
想著你,夜深沉,人靜悄,自來時,
來時節三兩句話,去時節一篇詞,
記在你心窩兒裡直到死。
作者:王安石
萬里書歸說我愁,知君不忘北城幽。
一篇封禪才難學,三畝蓬蒿勢易求。
欲與山僧論地券,願為鄰舍事田疇。
應須急作南征計,漠北風沙不可留。
作者:蘇軾
三朝遺老九門前,又見承平大有年。
文母憂勤初化俗,曾孫仁孝已通天。
史書元佑三千牘,樂奏坤成第一篇。
欲采蟠桃歸獻壽,蓬萊清淺半桑田。
作者:白居易
獸樂在山谷,魚樂在陂池。
蟲樂在深草,鳥樂在高枝。
所樂雖不同,同歸適其宜。
不以彼易此,況論是與非。
而我何所樂,所樂在分司。
分司有何樂,樂哉人不知。
官優有祿料,職散無羈縻。
懶與道相近,鈍將閒自隨。
昨朝拜表回,今晚行香歸。
歸來北窗下,解巾脫塵衣。
冷泉灌我頂,暖水濯四肢。
體中幸無疾,臥任清風吹。
心中又無事,坐任白日移。
或開書一篇,或引酒一卮。
但得如今日,終身無厭時。
作者:喻良能
千里潮陽喜政成,五年重會帝王城。
尺書不寄頭俱白,一笑相逢意已傾。
輝采共看新列宿,風流猶記古州瀛。
詩編總是驚人語,怪得年來太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