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轍
堂上岐陽碑,吾兄所與我。
吾兄自善書,所取無不可。
歐陽弱而立,商隱瘦且橢。
小篆妙詰曲,波字美婀娜。
譚藩居顏前,何類學顏頗。
魏華自磨淬,峻秀不包裹。
九成刻賢俊,磊落雜麼麼。
英公與褒鄂,戈戟聞自荷。
何年學操筆,終歲惟箭笴。
書成亦可愛,藝業嗟獨夥。
余雖謬學文,書字每慵墮。
車前駕騏驥,車後系羸跛。
逾年學舉足,漸亦行騀。
古人有遺跡,{是}。
短不及巢。
願從兄發之,洗硯處兄左。
作者:釋紹曇
放下菜籃,深深斂袂。
瞞得丹霞,難瞞自己。
惡機關被老爺知,赤土塗牛奶賞伊。
作者:方回
挑包前日過垂虹,明旦剩潮向浙東。
兩袖虎丘山上月,一竿漁浦渡頭風。
乾坤佛法元來盛,湖海詩僧到處雄。
而立妙齡廣長舌,肯參八十紫陽翁。
作者:蘇軾
侍者方當而立歲,先生已是者希年。
作者: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夏禹一傳啟以賢,少康興夏滅猿豷。
十有七世於桀王,萬湯放桀夏緒墜。
殷湯應天而順人,興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為專美。
祖乙盤庚亦賢君,三十傳紂覆商祀。
周興積累由後稷,公劉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勳武王集,伐紂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沖,周公輔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幾移周鼎幽與厲。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東遷春秋始。
至於威烈春秋終,二百四十二年爾。
魯衛晉鄭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異姓齊楚秦宋陳,春秋列國侯十二。
其間五霸相繼興,齊桓小白晉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莊,名曰尊王假仁義。
戰國七雄莫如秦,韓趙魏燕齊楚起。
秦滅六國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傳,八百餘年屬周紀。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傳二世而已矣。
漢室龍興滅秦項,高祖劉邦赤帝子。
末年國本幾動搖,四皓一出回孝惠。
呂後臨朝諸呂反,賴有平勃植赤幟。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擁昭而立宣,江充誣譖太子戾。
厥後外戚多擅權,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誅莽復中興,漢為東漢炎運熾。
明章二帝世所稱,至於靈獻漢祚替。
前漢高文武宣朝,後漢光明章七制。
兩漢相傳二十四,禪魏曹丕竊神器。
分為三國魏蜀吳,鷸蚌相持真鼎峙。
魏則曹丕吳孫權,蜀則先主稱劉備。
魏曹承漢才四傳,天下權歸司馬氏。
晉室肇興司馬炎,三王追諡昭思懿。
兩三傳間至懷憫,群胡雲擾如鼎沸。
五涼前後南北西,四燕前後南北異。
秦前後西趙前後,後蜀大夏相吞噬。
東晉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勢。
南則晉宋齊梁陳,北則元魏東西魏。
北齊後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陳禪周隋楊堅,夫何三世隋嗣斃。
李唐繼之纂洪圖,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後易唐而為周,仁傑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戰溺楊妃,祿山叛逆為子弒。
肅宗東征復兩京,憲宗見弒陳洪志。
文宗有才誅克明,德宗猜忌任慮杞。
太宗玄宗及憲宗,號稱三宗商可擬。
末後難制藩鎮強,宦官奉立皆私議。
唐後迭興有五代,梁唐晉漢周相繼。
五代五十三年間,後有十國皆僭偽。
齊楚吳燕漢晉唐,周蜀吳越如蜂蝟。
宋受周禪握乾符,掃除僭偽皆風靡。
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歷代承平善繼嗣。
至於徽欽金虜來,誤國奸臣京與檜。
高宗南渡宋復興,建都錢唐歌舞地。
孝及光寧守偏方,托胄既誅由諸史。
在位歷年四十餘,前有仁宗後有理。
至於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棄。
建隆德佑十六傳,大元一統興燕薊。
作者:釋心月
第一句,言不及。
見利忘錐,何得何失。
拈起放下,翹足而立。
文殊維摩,鎗箭交擊。
果不可當,一掌推出。
縱是舜若多神,額頭也須汗出。
作者:方蒙仲
而立之年不啻過,十分減盡少年豪。
吃它官飯如何穩,著了朝衫說甚高。
勤向溪山供日課,剩栽花木足年勞。
客來不周嗟無肉,菜本新添數百窠。
作者:詩經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歸於周,萬民所望。
彼都人士,薹笠緇撮,彼君子女,綢直如發。
我不見兮,我心不說。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彼君子女,謂之尹吉。
我不見兮,我心苑結。
彼都人士,垂帶而立,彼君子女,卷髮如蠆。
我不見兮,言之從邁。
匪伊垂之,帶則有餘,匪伊卷之,發則有旟。
我不見兮,雲何盱矣。
作者:方回
而立年前髭未長,金台早已擅名常
法書筆下蛟龍□,□句胸中錦繡腸。
斧藻一州事學校,枌榆卜捨近家鄉。
□□講道相傳授,不在槐花舉子忙。
作者:佚名
於皇時宋,永祚有基。
始翳覆護,扶而立之。
敢忘昭答,牲分酒釃。
靈其燕鄉,益相本支。
作者:來鵠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有聖有神,風銷日已。何教何師,
生來死止。無典無法,頑肩奡比。三皇實作,五帝實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聖齒。表表如見者,
莫若乎史。是知樸繩休結,正簡斯若。君誥臣箴,
觚編毫絡。前書後經,規善鑒惡。國之大章,如何寢略。
嗚呼!貞觀多吁,永徽多俞。廷日發論,殿日發謨。
牙孽不作,鳥鼠不除。論出不蓋,謨行不紆。楹然史臣,
蛇然史裾。瞠瞠而視,逶逶而窶。翹筆當面,決防納污。
不梏爾智,不息我愚。執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聖牘既多,堯風不淺。
頌編坦軸,君出臣顯。若儼見旒,若俯見冕。無閒殿曠廷,
無屍安素宴。三皇不亡,五帝不翦。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後相圖身,天子專問。我獨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見嫌,倚相在擯。秉筆如今,隨班不進。班退史歸,
惘然疇依。奏問莫睹,嘉謨固希取彼誥命,祿為國肥。
炯哉時皇,言必成章。德宣五帝,道奧三皇。如何翌臣,
嚵肉嗜
亡皿。觜距磨抉,楅衡拘長。控截僚位,占護陽光。
垣私藩已,遠史廋唐。俾德音嘉訪,默縮暗亡。咽典噤法,
蓋聖籠昌。曷以致此,史文不張。後必非笑,將來否臧。
謂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貞觀業,有永徽綱。亦匿匪見,亦寢匪彰。賴有後臣,
斯言不佞。伊尹真心,太甲須聖。事既可書,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陳不敬。曰逐史之喻,請以物並。
且十夫樹楊,一夫欲競。栽既未牢,摒豈能盛!帝業似栽,
逐史似摒。穆宗憮然,若疚若茜。昔何臣斯,隱我祖正。
不傳親問,不寫密諍。孰示來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史題筆來,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獬豸側頭,螭虯擺濕。握管絕怡,
當殿而立。君也盡問,臣也倒誠。磊磊其事,鏜鏜其聲。
大何不顯,細何不明。語未絕緒,史已錄成。謂之何書,
以政紀名。伊紀清芳,可昭典墳。古師官鳥,昔聖官雲。
方之我後,錄裡書分。錄有君法,書有君文。君法君文,
在聖政紀雲。殿無閒時,廷無曠日。雲諏波訪,倦編斸省?/p>
君劬臣勞,上討下述。惟勤惟明,在聖政紀出。至德何比,
至教焉如?孰窺孰測,外夷內儲。謂君有道乎,臣有謨歟?
有道有謨,在聖政紀書。一體列秩,同力翼戴。祈福去邪,
絕防無礙。國章可披,唐文可愛。善咨不偷,嘉論不蓋。
不偷不蓋,在聖政紀載。諒夫!總斯不朽,可懸魏闕。
愚得是言,非訕非伐。實謂醫臣渾沌,開君日月。
妖物雰死,天文光發。惟我之有頌兮,奚斯躍而董狐蹶。
作者:釋祖欽
萬法無根,人何而立。
一念心堅,銀山鐵壁。
發大誓願,大解脫幢。
萬木生秋風自涼,庭前一陣桂花香。
作者:釋心月
各呈見解,互逞機鋒。
石火莫及,電光罔通。
拋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
拈起拄杖便行,亦豈匆匆。
作者:屈原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時。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俟。
秘密事之載心兮,雖過失猶弗治。
心純龐而不洩兮,遭讒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聰明兮,虛惑誤又以欺。
弗參驗以考實兮,遠遷臣而弗思。
信讒諛之渾濁兮,盛氣志而過之。
何貞臣之無罪兮,被離謗而見尤。
慚光景之誠信兮,身幽隱而備之。
臨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沉流。
卒沒身而絕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藪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獨障壅而弊隱兮,使貞臣為無由。
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
呂望屠於朝歌兮,寧戚歌而飯牛。
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雲而知之。
吳信讒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後憂。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
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實兮,聽讒人之虛辭。
芳與澤其雜糅兮,孰申旦而別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諒聰不明而蔽壅兮,使讒諛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妒入以自代。
願陳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情冤見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錯置。
乘騏驥而馳騁兮,無轡銜而自載;
乘泛泭以下流兮,無舟楫而自備。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
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
作者:佚名
於皇時宋,永祚有基。
始翳覆護,扶而立之。
敢忘昭答,牲分酒釃。
靈其燕鄉,益相本支。
作者:釋慧遠
師子哮吼,像五迴旋。
左顧右盼,七穴八穿。
平地和聲便拶,等閒{左孛右}跳上天。
築著梵王香案,然後退身歸本位,
叉手而立。自去法徽伏修台旨,
未敢自專。
作者:戴復古
茲山自開闢,有此一泓泉。
姓自章而立,名因趙以傳。
源從番水出,地與瑞峰連。
寄語山中友,臨流著數椽。
作者:釋祖欽
插鍬而立,去死十分。
拔鍬便去,弄鬼精魂。
山鳥山花笑殺人,慚惶炷此一爐薰。
作者:釋心月
法地安然不動移,振身而立亦相宜。
勿於起坐經行外,別討大唐天子師。
作者:楊基
大孤俯如盤,小孤儼而立。
群山如從使,左右相拱揖。
孤根屹撐拄,萬竅爭噴吸。
瀏瀏陰風旋,慘慘元氣濕。
江流亙其下,震怒莫敢汲。
洑為盤渦深,馳作奔馬急。
躋攀或失手,一駚不可及。
我來值秋晚,木落眾鳥集。
勿爨夜船犀,鮫人抱珠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