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凡法曲之初,眾樂不齊,唯金石絲竹次第發聲,
霓裳序初亦復如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台宿雲慵不飛。
[散序六遍無拍,故不舞也。]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態。]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許飛瓊、萼綠華,皆女仙也。]
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霓裳曲凡十二遍而終。]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凡曲將畢,皆聲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長引一聲
也。]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予自江州司馬轉忠州刺史。]
移領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篥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自玲瓏以下,皆杭之妓名。]
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只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鍾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
秋來無事多閒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
答雲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
眼前彷彿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雲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君不見,我歌雲,驚破霓裳羽衣曲。
[長恨歌雲。]
又不見,我詩雲,曲愛霓裳未拍時。
[錢唐詩雲。]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開元中,西涼府節度楊敬述造。]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
[夫差女小玉死後,形見於王。其母抱之,霏微若
煙霧散空。]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
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抬舉。
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齲
[娟、態,蘇妓之名。]
作者:釋正覺
赤肉一塊,臭膿一袋。
何物著乎中,有應發於外,
妙入群機兮成三昧,個時撒手斷崖前,
方見渾侖撲不碎。
作者:劉克莊
醉夢發於真性,醒狂或者矯情。
左相飲如川吸,龍圖笑比河清。
作者:蘇轍
歷山巖巖,虞舜宅焉。
虞舜徂矣,其神在天。
其德在人,其物在泉。
神不可親,德用不知。
有冽斯泉,下民是祗。
泉流無疆,有永我思。
源發於山,施於北河。
播於中逵,匯為澄波。
有鱉與魚,有菱與荷。
蘊毒是洩,污濁以流。
埃壒消亡,風火滅收。
叢木敷榮,勞者所休。
誰為旱災,靡物不傷。
天地耗竭,泉亦淪亡。
民鹹不寧,曰不享耶。
時雨既澍,百谷既登。
有流泫然,彌坎而升。
溝洫滿盈,蝦黽沸騰。
匪泉實來,帝實顧余。
執其羔豚,蘋藻是菹。
帝今在堂,泉復如初。
作者:屈原
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鬱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
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
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恍而乖懷。
意荒忽而流蕩兮,心愁淒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留。
內惟省以端操兮,還應正氣之所由。
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
聞赤松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
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與化去而不風兮,名聲著而日延。
奇傅說之托辰星兮,羨韓眾之得一。
形履亂越遠兮,離人群而遁逸。
因氣變而遂曾舉兮,忽神奔而鬼怪。
時彷彿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超氛埃而淑郵兮,終不反其故都。
免眾患而不懼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時之代序兮,耀靈曄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聊仿佯而逍遙兮,永歷年而無成。
誰可與玩斯遺芳兮?長向風而舒情。
高陽邈以遠兮,余將焉所程?
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
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
順凱風以從游兮,至南巢而一息。
見王子而宿之兮,審一氣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傳;
其小無內兮,其大夫垠;
毋滑而魂兮,彼將自然;
一氣孔神兮,於中夜存;
虛以待之存,無以為先;
庶類以成兮,此德之門。」
聞至貴而遂徂兮,忽乎吾將行。
仍羽人於丹丘,留不死之舊鄉。
朝濯發於湯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陽。
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玉色頩以脕顏兮,精醇粹而始壯。
質銷鑠以汋約兮,神要眇以淫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
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
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
命天閽其開關兮,排閶闔而望予。
如豐隆使先導兮,問太微之所居。
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乎於微閭。
屯余車之萬乘兮,紛容與而並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逶蛇。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雜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驂連蜷以驕驁。
騎膠葛以雜亂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轡而正策兮,吾將過乎句芒。
歷太皓以右轉兮,前飛廉以啟路。
陽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徑度。
風伯為作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
鳳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
攬慧星以為旍兮,舉斗柄以為麾。
叛陸離其上下兮,游驚霧之流波。
時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
後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並轂。
路漫漫其修遠兮,徐弭節而高厲。
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
欲度世以忘歸兮,意姿睢以擔撟。
內欣欣而自美兮,聊愉娛以淫樂。
涉青雲以氾濫游兮,忽臨睨夫舊鄉。
僕夫懷余心悲兮,邊馬顧而不行。
思舊故以想像兮,長太息而掩涕。
泛容與而遐舉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
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福
祝融戒而蹕御兮,騰告鸞鳥迎宓妃。
張《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
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玄螭蟲象並出進兮,形蟉虯而逶蛇。
雌蜺便娟以增撓兮,鸞鳥軒翥而翔飛。
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及逝以徘徊。
舒並節以馳騖兮,逴絕垠乎寒門。
軼迅風天清源兮,從顓瑣乎增冰。
歷玄冥以邪徑兮,乘間維以反顧。
召黔贏而見之兮,為余先乎平路。
經營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視倏忽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
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作者:曾豐
春風穆穆,有粲若鋈。
獨出者英,既亭既矗。
孰刻之玉,公旰玩兮忘{掬換}。
春雨涔涔,有粲若琳。
八出者須,既挺既參,
孰刻之金,公旰玩兮忘簪。
八表一里,蓋九疇云爾。
英須如之,亦也之{上下隋}。
一中八邊,蓋九州云然。
英須如之,亦孔之{上下津}。
九疇之中,屹其皇極。
彼孔{上下隋}兮,中兮若屹。
九州之中。巋其王畿。
彼孔{上下律}兮,中兮獨巋。
中者得所,旁者得侶。
主董其臣,臣扈其主。
它華豈不須,莫如此都。
與天地合,自然之符。
它花豈不蕊,莫如此微。
與天地合,自然之禮。
遊仙感止,心兮朝真。
游貴感止,心兮拱辰。
天予平園,仙愛之闌。
英左英右,幾須卓立。
公豈不懷,向為輔弼。
天予平園,仙愛之瑛,
英前英後,幾須勃興。
公豈不懷,向為疑丞。
天予平園,仙愛之闌。
英奧英窔,幾須夐奮。
公豈不懷,向為藩翰。
有銜大恩,不亡至尊。
夢遊魏闕,覺在陶門。
胸中有兮樂國,天下無兮平園。
華來自北,悅公之色。
公飲酒兮,興玉於適。
卻老還童,與華同澤。
華闓自春,怡公之神。
公賦詩兮,興發於貞。
陶情歸性,與華同純。
純極兮生白,白極兮招涅。
矯入太素,文反於質。
馴歸太玄,白守以黑。
作者: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有激時。
留在胸中防作恨,發於詞上恐成疵。
芝蘭見處須收采,金玉逢時莫棄遺。
到此堯夫常自賀,堯夫非是愛吟詩。
作者:佚名
水星之精,播液發靈。
不發於河,既介以清。
翼翼興薦,椒糈芬聲。
載止載留,爰弛翠旌。
作者:劉克莊
刪定實惟曾大父,文忠況是老先生。
力行所學斯無愧,偶發於詩亦有聲。
合止笙鏞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歸興,不是相從細講明。
作者:吳寬
吾鄉沈衢州,遠致尺書在。
發書報文侯,有疽發於背。
我憂體肥人,此疾恐為害。
猶冀有良醫,或倚以致瘥。
憂懷適浹旬,浙疏馳獨快。
乃六月七日,死期特兼載。
哀哉此良牧,天奪真可怪。
念昔為永嘉,勤政略不懈。
豪民戶先鋤,淫鬼祠必壞。
撫下自有術,百里免凋瘵。
及此領郡符,先聲過疆界。
窮谷爭出迎,耄倪總羅拜。
君初聞再起,仕路厭行邁。
因察民情歡,下車始無悔。
爬梳積弊源,一旦決欲潰。
坐堂日孜孜,訪問及細碎。
孰為狼所貪,孰為蚊所嘬。
犴獄滿冤囚,親手為破械。
去歲東海涯,光氣作妖怪。
橫飛類鬼車,數丈無首戴。
具疏即自劾,遂及弊事概。
謂此如許除,吾寧自引退。
有司格不行,當道有窒礙。
公退長太息,空負民所愛。
吾惟盡職業,庶償為守債。
使民自按堵,守法勿就逮。
百家立為約,禮義相告戒。
民曰賢侯言,敢不各敬佩。
君終抱憂思,弊事卒吾敗。
大者如鹽鐵,骨髓竭稱貸。
彼力固已窮,吾體亦真憊。
遙遙走一使,求去乃至再。
知己總愛才,不使投匭內。
孰知今日事,俄有此變態。
凡君求歸休,民輒歎無賴。
群情達銓曹,以及寮與寀。
今也魂茫茫,棺歸只空廨。
豈惟民無依,失侶嗟我輩。
久為晚年期,幾杖作鄉會。
對酒乏清言,臨事無善誨。
城西多舊遊,山色愁晚對。
有穴未及臨,淚盡繼以慨。
作者:佚名
水星之精,播液發靈。
不發於河,既介以清。
翼翼興薦,椒糈芬聲。
載止載留,爰弛翠旌。
作者:曾豐
飄然逸思發於天,三百年間一謫仙。
歌調譙歟追白雪,頌聲行矣擅甘泉。
山林新築夢歸處,學校舊遊愁到邊。
回首不堪更開口,相過聊復茗甌傳。
作者:曾豐
一元發於春,萬物收以秋。
公轉播物鈞,元氣在筆頭。
頤指役漢將,願言似留侯。
功成早辟榖,壽與喬松侔。
作者:曾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牛刀初割琴初鳴,市稀善獲鮮善烹。
江華百里農桑甿,陰受令尹生與成。
尚不能窺豈能評,兩部使者識理精。
循吏政出吾六經,一元動盪萬匯亨。
不以能稱乃真能,交章疾置聞朝廷。
明公歸重蓋如此,素履復修想俱偉。
立朝致主從今始,廊廟規摹寧出是。
貞觀三錢一斗米,房杜傳中無可紀。
事業文章非異軌,誰雲解此不解彼。
學詩反幾我開啟,生平方行詩之理。
游泳於詩未知爾,國風雅頌興賦比。
類發於情止於禮,六義同歸一宗旨。
包涵萬象無涯涘,騎驢覓驢殆忘己。
子歸反聽收初視,三百篇中參到髓。
作者: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非塵體不動,本實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學無蹤。
難了意在處,塞頑空色空。
本無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體者何窮。
真體非形相,不離形相中。
幻質皆虛偽,大智發於中。
幻盡覺圓滿,心光寥廓通。
此通無對待,天地在其中。
森羅並萬像,影現一鏡中。
鏡中實我體,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與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淨,眼耳若盲聾。
情忘兼想盡,忽覺已身空。
自了本無物,強以道言通。
此法滯諸學,皆幻質相容。
若離一切相,形體外靈通。
左右逢其源,煩中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屬猶如夢,非冤不遇逢。
如今兒女者,皆再來祖宗。
一根來復去,如觀桑葉同。
本樹何曾動,凋葉有來冬。
葉落明年發,根深不怕風。
但能勤力護,勿使火兼蟲。
毀壞本根者,萬劫墮貧窮。
如今憂生死,猶如顛哭空。
不知空本無,如翳生眼中。
眼明雖說實,不可順盲聾。
作者:劉基
青陽俶載,白日孔昭。
草生於野,華發於條。
隨氣成形,或蕊或翹。
眷眷興懷,中心飄遙麥有雉雊,藻有跳。
嚶鳴在樹,磬管簫《韶》。
駕言出遊,以猶以陶。
皤不可髫,籜不可夭。
自非松柏,不能後雕。
來者弗畏,往者其消。
作者:程公許
璧月行素空,流魄寒潭水。
水山非月期,月豈待濯洗。
天光發於定,妙契元一理。
士生無南北,樂在相知心。
同行不同調,有如辰與參。
一言針芥投,山水皆知音。
畏齋天下士,執鞭愧我後。
當時儉府蓮。最說庾公秀。
十年一欠伸,西樓黯回首。
油幢古夔子,鎖棘外南宮。
寶鑒貯英裁,氈筆題至公。
訊舊一以悽,浩蕩華表風。
宇縣莽煙塵,人物歎今眇。
蘭芷必共芳,所御或荼蓼。
隱思不遑寐,令我憂心悄。
古今幾枰棋,勝敗無常形。
世豈欠國手,一著何可輕。
但恐當局迷,渠知死可生。
向來一雨心,行世幾滬落。
矯性動有妨,幽思誰與豁。
為君歌慨慷,長風起天末。
作者:度正
茫茫天地間,萬象森紛羅。
乃眷蜀三川,神氣尤雄豪。
一川發於岷,一川發於洮。
一川啟母來,其名為江沱。
洮江得三陳,經綸參夔皋。
協心裨興運,廟社遺勳勞。
岷江得兩蘇,議論丘與軻。
只今元佑碑,輝華萬丈高。
沱江當其中,瀰漫而委佗。
中興得五楊,其三真英髦。
綿州號魁磊,射策登巍科。
嘉謨洊入告,旋進旋蹉跎。
南部最逸才,氣欲星斗摩。
遺墨數千言,往往皆離騷。
惜哉天下士,中道迷山阿。
三丈寬宇量,中立而不它。
事業照錦屏,文章爛岷峨。
縮手不近前,三年淹禮曹。
翻然念鄉捨,屢乞分旌旄。
天子勉從之,出鎮姑養痾。
荊南古都會,十萬雄干戈。
閉閣閱詩書,人物如春和。
襄陽控敵沖,鐵騎連兩河。
撫之以仁義,敵人不敢過。
如聞九天上,屢欲書歸禾。
生人政雲霓,如何久婆娑。
一嘿了事,明哲中自韜。
造次顛沛間,超然完所操。
縉紳豈不願,廣廈陪賡歌。
吹噓元氣回,匯征如拔茅。
正生沱江濱,飲啄同一波。
辛勤事學問,如琢磨切磋。
大小遺泰山,小不遺秋毫。
古今靡不該,上下靡不包。
動靜極根源,萬物無所逃。
中心如金石,困折亦已多。
常憂辱此江,而為江神呵。
行李彌域中,皇皇莫一遭。
扁舟復東來,欲見空神交。
引領寫胸臆,清風送洪濤。
作者:趙希逢
發於事業見於詞,君昔相期捨我誰。
何事至今猶一旅,幾回無語發深思。
作者:李兼
斷岸收潢潦,蒼煙出翠微。
眾帆爭鵓港,孤塔認梟磯。
萬事皆前定,重來悟昨非。
此身縻薄爵,何處避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