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妙嚴
林畔低煙豁,斜光草露輕。
虛窗停薄暑,獨坐擁余清。
雲去漸無影,泉多自有聲。
起看江上夜,新月白微生。
作者:虞集
曲,高潔雄暢,最傳者蘇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遺世之樂,後十篇論修仙之事。曾稽費無隱獨善歌之,聞者有凌雲之思,無復流連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遠,則與無隱歌而和之。無隱曰,公當為我更作十篇。居兩年,得兩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陽協洽之年,當嘉平之月,長兒之官羅福予與客清江趙伯友,臨川黃觀我、陳可立游。樂叔吳文明,平陽李平幼子翁歸,泛舟送之。水涸,轉鄱陽湖,上豫章,遇風雪,十五六日不能達三百里。清夜秉燭,危坐高唱,二三夕間,得七篇半。每一篇成,無隱即歌之。馮尊師天外有聞,得七篇半。每一篇成,無隱即歌之。馮尊師天外有聞,能乘風為我一來聽耶。明春,舟中又得二篇,並無俗念一首。後三年,仙遊山彭致中取而刊之,與瓢笠高明共一笑之樂也。道園道人虞集伯生自笑微生,凡情不斷,輕棄舊磯垂釣。走馬長安,聽鶯上苑,空負洛陽年少。玉殿傳宣,金鑾陪宴,屢草九重丹詔。是何年、夢斷槐根,依舊一蓑江表。天賜我、萬疊雲屏,五湖煙浪,無限野猿沙鳥。平明紫閣,日晏玄洲,*發太霞林杪。蒼龍騰海,白鶴衝霄,顛倒一時俱了。望清都、獨步高秋,風露洞天初曉。
作者:劉克莊
六國鈞南面,甘為北面臣。
向微生一叱,幾帝虎狼秦。
作者:蔡襄
太守職民治,詔書劭吾農。
載酒事緬邈,作室當廨中。
況憑軒牖高,中視田野功。
澹沲沐新澤,依微生柔風。
江潮漲新綠,山麓延朝紅。
耕鋤時節動,歌謠聲意通。
慚非共理材,幸遘頻年豐。
未厭畎畝樂,駕言誰相從。
作者:曾國藩
滄海橫流澤有雞,微生偶出一當熊。
千艘梭織怒濤上,萬幕笳吹明月中。
屠罷長鯨波尚赤,戰歸驕馬汗猶紅。
誰知春晚周郎老,更與東皇乞好風。
作者:蘇軾
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慈顏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日。
吾君日月照,委曲到肝膈。
哀哉人子心,吾何愛一邑。
家庭拜前後,粲然發笑色。
豈比黃壤下,焚瘞千金璧。
若人道德人,視此亦戲劇。
聊償曾閔意,遽與仙佛寂。
孤累臥江渚,永望墳墓隔。
作詩相楚挽,感慟淚再滴。
作者:王令
微生不過人,氣力兩眇麼。
力學失自謀,逕古與今左。
病世相陷賊,樹性期剛果。
豈不中是時,然亦未嘗過。
奈何眾好殊,未語咻已夥。
倀倀獨何之,云云銳亦挫。
忠言不售耳,直面屢得唾。
怒目瞠以環,謗口焰而女。
出門先自羞,有衣恍疑裸。
過市不成步,傴僂侔鱉跛。
周旋不出扉,迷若蟻循磨。
人惡固為甚,自厭近亦頗。
媚世定有術,欲學從誰可。
必也泥自售,恐由此始禍。
賢子遠相問,幸有以教我。
得報速是宜,翹企不容坐。
作者:方回
細修佳傳酬知己,曲就微生賴若人。
一點報恩心獨在,時時常見夢中身。
作者:梅堯臣
將欲侍親去,獨要予贈言。
世風還自有,文體不須論。
稍愛春波急,微生野岸根。
舟行寧覺遠,幾日到都門。
作者:蔣堂
池上有馴鹿,亭台深處行。
長隨熊軾慣,且免兔置驚。
遙草眠多穩,流泉飲亦清。
寸岑有靈囿,可使遂微生。
作者:劉宰
微生歎數奇,衰疾久見面。
遙聞鄉大夫,今日潘懷縣。
列宿羅胸中,可但書萬卷。
撫宇究衷曲,誅求無俗見。
已多鍾子知,且上北面薦。
顧以疾自歉,往見身如絆。
緬想滄浪台,吏退足清燕。
詩壇建旗鼓,來往紛俊彥。
未修維梓敬,徒起臨淵羨。
邂逅得披承,英風起衰懦。
靦顏謝不敏,多言幾誕茫
歸來飭泓穎,秋暑尚嚴憚。
居然得新詩,大篇驚趣辨。
瑟縮綴苦語,緘題寄回便。
何當重扣門,一奏白石粲。
作者:陸游
早參太史筆,晚典石渠書。
孤立如羈雁,微生等蠹魚。
虛名真忝竊,定理有乘除。
九十稽山下,荒畦日荷鋤。
作者:王偁
微生易為役,遠節恆自持。
夙興戒前征,萬里投南陲。
迢迢古龍州,山猺雜群夷。
浮雲翳兩曜,眾壑昏陰霏。
由茲望明都,尚隔天一涯。
淹留暫停騎,促刺心不怡。
所愧子桑戶,中林人見希
作者:馬戴
直道何由啟聖君,非才誰敢議論文。
心存黃菉與丹訣,家憶青山與白雲。
麋鹿幽棲閒可近,鴛鸞高舉勢宜分。
微生不學劉琨輩,劍刃相交擬立勳。
作者:於結
比玉人應重,為芻物自輕。向風傾弱葉,裛露示纖莖。
蒨練宜春景,芊綿對雨情。每慚蘋藻用,多謝茞蘭榮。
孺子才雖遠,公孫策未行。諮詢如不棄,終冀及微生。
作者:歐陽修
漢詔崇儒術,虞庠講帝猷。
叢楹新寶構,萬杵逐歡謳。
照爛雲甍麗,迴環壁水流。
冠童儀盛魯,蒿柱德同周。
舞翟彌文郁,橫經盛禮修。
微生聽昕鼓,願齒夏弦游。
作者:阮大鋮
愁思如芳草,春來日日生。
煙花迷令節,烽火掩孤城。
鄉夢啼鶯斷,微生旅燕輕。
遙憐故林竹,新碧欲何成。
作者:劉克莊
物微生處遠,往還來、非但稻粱求。似愛長安日,怕陰山雪,善自為謀。個裡幸無鳴鏑,隨意占沙洲。歸興何妨待,風景和柔。昔到衡陽回去,今隨陽避地,遍海南頭。與西川流寓,彼此各淹留。未得雲中消息,登望鄉台了又登樓。江天闊,幾行草字,字字含愁。
作者:沈端節
洛妃漢女,護春寒、不惜鮫綃重疊。拾翠江邊煙澹澹,交影參差朧月。秦虢相將,英娥接武,同宴瑤池雪。層冰連璧,個中誰敢優劣。著意暈紛饒酥,韻多香剩,都與群花別。娟秀敷腴索笑處,玉臉微生嬌靨。羞損南枝,映翻綠萼,不數黃千葉。形容不盡,細看一倍清絕。
作者:皮日休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連亙三十六,各各為玉京。
自非心至誠,必被神物烹。顧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其門才函丈,初若盤薄硎。
洞氣黑昳目穴,苔發紅鬇鬡。試足值坎窞,低頭避崢嶸。
攀緣不知倦,怪異焉敢驚。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橫。
忽然白蝙蝠,來撲松炬明。人語散澒洞,石響高玲玎。
腳底龍蛇氣,頭上波濤聲。有時若服匿,偪仄如見繃。
俄爾造平淡,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雲漿湛不動,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減算,酌之必延齡。愁為三官責,不敢攜一罌瓦。
昔雲夏後氏,於此藏真經。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瓊。
期之以萬祀,守之以百靈。焉得彼丈人,竊之不加刑。
石匱一以出,左神俄不扃。禹書既雲得,吳國由是傾。
蘚縫才半尺,中有怪物腥。欲去既嚄唶,將回又伶俜。
卻遵舊時道,半日出杳冥。屨泥惹石髓,衣濕沾雲英。
玄菉乏仙骨,青文無絳名。雖然入陰宮,不得朝上清。
對彼神仙窟,自厭濁俗形。卻憎造物者,遣我騎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