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陽枋
詩翁下語寫心聲,說破雲濤阻客行。
得意快吟三兩句,放懷休數八千程。
時因極凍方回暖,水若無風還自平。
一點陽和消息好,江邊柳眼又眠驚。
作者:李百藥
纂堯靈命啟,滅楚餘閏終。飛名膺帝菉,沈跡韞神功。
瑞氣朝浮碭,祥符夜告豐。抑揚駕人傑,叱吒掩時雄。
締構三靈改,經綸五緯同。干戈革宇內,聲教盡寰中。
運謝年逾遠,魂歸道未窮。樹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宮。
沐蘭祈泗上,謁帝動深衷。英威肅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徑,枌社落霜叢。蕭索陰雲晚,長川起大風。
作者:趙文
夢中顛風搖夢魂,老夫起坐心未平。
樹枝上下覺山動,窗戶開闔疑鬼行。
魚龍翻空江海怒,虎豹入叢道路清。
溪頭梅花無恙否,為子展轉難為情。
作者:張嵲
風不終朝聞老氏,撼山今既一期余。
得非造化誇能事,要使人無盡信書。
作者:王跂
大風捲雲濤,蒸濕尚未除。
圓月不得出,閃閃西北驅。
固知積陰久,滌蕩非須臾。
少康必世後,光武百戰余。
先澤雖在人,制勝勤廟謨。
英賢共戮力,坐享乃庸愚。
念彼蟣虱甲,慚此魚鳥軀。
作者:周必大
聖德高難繼,天心遠莫推。
如何堯舜主,不與武宣時。
勤政精彌厲,平戎志竟繼。
唯留大風句,千古日星垂。
作者:陸游
今年毒熱不可支,白汗如雨愁纖絺。
皇天悔禍為一洗,秋風作意來如期。
聲如怒濤撼坤軸,夜半折我南齋竹。
幽人晨起得奇觀,鳳尾襳襪一簾綠。
作者:晁說之
揚州桃葉能留客,任是東風江上狂。
南北人情亦相似,六軍不肯過咸陽。
作者:項安世
又拖筇杖過垂虹,粉柱丹梁五十洪。
雲氣深深籠薄日,波聲浩浩鼓長風。
客船破膽經塘石,漁艇輕生逐釣筒。
欲訪三高無處問,悠悠千古見冥鴻。
作者: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作者:李白
昔聞顏光祿,攀龍宴京湖。樓船入天鏡,帳殿開雲衢。
君王歌大風,如樂豐沛都。延年獻佳作,邈與詩人俱。
我來不及此,獨立鍾山孤。楊宰穆清風,芳聲騰海隅。
英僚滿四座,粲若瓊林敷。鷁首弄倒景,蛾眉綴明珠。
新弦采梨園,古舞嬌吳歈。曲度繞雲漢,聽者皆歡娛。
雞棲何嘈嘈,沿月沸笙竽。古之帝宮苑,今乃人樵蘇。
感此勸一觴,願君覆瓢壺。榮盛當作樂,無令後賢吁。
作者:陸游
雷車動地電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傾。
強弩夾射馬陵道,屋瓦大震昆陽城。
豈獨魚蝦空際落,真成蓋屐捨中行。
明朝雨止尋幽夢,尚聽飛濤濺瀑聲。
作者:宋祁
浩露津緗花,大風獵絳英。
繁霜不可拒,慎勿愛空名。
作者:蘇軾
熙寧十年秋,河決澶淵,注鉅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絕流,而濟、楚大被其害,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餘日不退,吏民疲於守禦。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風終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復故道,聞之喜甚,庶幾可塞乎。
乃作《河復》詩,歌之道路,以致民願而迎神休,蓋守土者之志也。
君不見西漢元光元封間,河決瓠子二十年。
鉅野東傾淮泗滿,楚人恣食黃河鱣。
萬里沙回封禪罷,初遣越巫沉白馬。
河公未許人力窮,薪芻萬計隨流下。
吾君仁聖如帝堯,百神受職河神驕。
帝遣風師下約束,北流夜起澶州橋。
東風吹凍收微淥,神功不用淇園竹。
楚人種麥滿河淤,仰看浮槎棲古木。
作者:孫應時
五更風雨洗驕陽,滿耳秋聲撼我休。
夢裡忽知身化羽,覺來新免汗翻漿。
可憐團扇辭人去,便有寒蟲事夜長。
老大寺暗時節慣,可參隨世作炎涼。
作者:方岳
邊角悲鳴霜撲地,將校寧甘潑寒戲。
熊旗引隊柳營曉,大羽插腰生意氣。
虎皮半卷並鐵刀,臂韝蜀錦團鵰袍。
士不敢喘那敢驕,肅聽號令惟所操。
捻弦唾手試弓刀,例物角花金碗的。
左軍右軍分兩翼,簇簇飛星點紅礫。
一麾白羽入肩摩,三軍歡踴聲鳴鼉。
教頭喝賜誰多,鐵絲箭者無以過。
大風飛雲歌漢歌,安得一箭開關河。
漢家君王自神武,邊頭將臣如臥虎。
覺吾目中無此虜,待射金牌大郎主。
石崖天齊勒碑頌,那知援筆無燕許。
作者:劉克莊
車喚阿香推,情知雨必雷。
不干巽二事,也伴阿姨來。
作者:姜夔
九山如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過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風忽怒起,我舟如葉輕。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馬山,政與大浪爭。
如飛鵝車炮,亂打睢陽城。
又如白獅子,山下跳猙獰。
須臾入別浦,萬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濕,盡覆杯中羹。
作者:陸游
今年一冬晴日多,草木萌甲風氣和。
百錢布被未議贖,老翁曝背兒行歌。
吾儕小人慮不遠,積雪苦寒來豈晚?青天方行三足烏,不料黑雲高高嵼。
明朝雪惡凍復餓,兒啼頰皴翁噤臥。
九重巍巍那得知,合門催班百官賀。
作者:楊萬里
大風動地捲波頭,索酒頻添醉未休。
不判明朝教作病,卻圖今夕要忘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