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隱
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為武武尊文。吾今尚自披蓑笠,
你等何須讀典墳。釋氏寶樓侵碧漢,道家宮殿拂青雲。
若教顏閔英靈在,終不羞他李老君。
作者:周敦頤
風雅久淪落,哇淫肆自陳。
波瀾嗟已靡,汗漫□無津。
紛葩混仙蕊,誰可識清真。
先生李鄭輩,□態非擬倫。
後生不識事,愈非句愈珍。
至今桐廬水,相與流清新。
蟬聯十一世,奕葉扶陽春。
十年問御史,邂逅章江濱。
自慚無所有,衰歎徒欣欣。
樽酒發狂笑,微言入典墳。
稍稍窺緒餘,每每露經綸。
因知相有術,源委本清淳。
作者:劉兼
樂廣亡來冰鏡稀,宓妃嫫母混妍媸。且於霧裡藏玄豹,
休向窗中問碧雞。百氏典墳空自苦,一堆螢雪竟誰知。
門前春色芳如畫,好掩書齋任所之。
作者:廖行之
夫君貌瘠中甚腴,萬卷抑塞蟠胸書。
文章有神貴有骨,小住金馬論石渠。
青雲可上不自喜,卻下枳棘如棲梧。
勾稽五載信留滯,澹泊一意忘奔趨。
心研典墳略鞶帨,腕脫箋牘疲鴻魚。
諸公要人遍知己,爭欲迎致沾波余。
代來秩滿不得去,懇懇至挽桓君須。
平生不顧受知廣,高興忽動歌歸歟。
湘江水落清徹底,桂棹可理真良圖。
人生適意貴自得,懷土不為西風鱸。
一杯別酒聊復爾,千里明月非人殊。
修身善世本一理,聚首分袂皆同區。
它時用否猶故吾,寄書當道今何如。
作者:黃庭堅
有身猶縛律,無夢到行雲。
俗裡光塵合,胸中涇渭分。
我搴江南秀,一見空馬群。
誇士慕鐘鼎,寒儒守典墳。
吾欲超萬古,乃如負山蚊。
能來商略此,趺坐對爐芬。
作者:謝絳
齋中獨何物,持之想見君。
惟茲玉塵尾,信美而有文。
夫子善談道,亹亹詞如雲。
在握昔同色,傾坐今離群。
況托懷袖好,曾親蕙蘭薰。
常許助閒放,於焉探典墳。
既乃阻清燕,復屈驅虻蚊。
自殊白團扇,未畏秋葉紛。
作者:蘇籀
推明能隼骨專車,按地談天河洛圖。
漢魏晉唐皆貫澈,典墳今昔不荒蕪。
君家庭戶聞風旨,吾事分毫等博屠。
豈待曲終思雅頌,直緣背癢遇麻姑。
預求補益三年艾,深識妖邪九尾狐。
博物偉然窺子產,濟時豈必愧夷吾。
作者:張祜
歿世議方存,昇平道幾論。詩情光日月,筆力動乾坤。
亂首光雄算,朝綱在典墳。明時封禪績,山下見丘門。
作者:陸游
殘年迫衰謝,嬰疾歸鄉枌。
諸賢渡江初,總角幸有聞。
才非楚倚相,亦能讀典墳。
夫豈或使之,後死與斯文。
世儒鑿戶牖,道術將瓜分;孤陋守一說,百氏殆可焚。
後來豈無人,鼻堊誰揮斤?巍巍貞觀治,房魏出河汾。
作者:邢仙老
詰曲川原幾里深,偶尋巖壑在前林。
長懷萬古典墳樂,果稱幾年泉石心。
將看道經延白日,偷收巖藥化黃金。
山中所訪逍遙客,為報白雲深處尋。
作者:徐夤
早年師友教為文,賣卻魚舟網典墳。
國有安危期日諫,家無擔石暫從軍。
非才豈合攀丹桂,多病猶堪伴白雲。
爭得千鍾季孫粟,滄洲歸與故人分。
作者:元稹
君為著作詩,志激詞且溫。璨然光揚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謬予頑不肖,列在數子間。
因君譏史氏,我亦能具陳。羲黃眇雲遠,載籍無遺文。
煌煌二帝道,鋪設在典墳。堯心惟舜會,因著為話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無間然。緬然千載後,後聖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綴書為百篇。是時游夏輩,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遺訓,職在聖與賢。如何至近古,史氏為閒官。
但令識字者,竊弄刀筆權。由心書曲直,不使當世觀。
貽之千萬代,疑言相並傳。人人異所見,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貶,不如都無焉。況乃丈夫志,用捨貴當年。
顧予有微尚,願以出處論。出非利吾已,其出貴道全。
全道豈虛設,道全當及人。全則富與壽,虧則饑與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獨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為一物,死生為一源。合雜分萬變,忽若風中塵。
抗哉巢由志,堯舜不可遷。捨此二者外,安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愚不願有雲。
作者:陳三立
癃疲安問起沉痾,天柱摧傾喚奈何。
遠去曾逢龍種泣,德衰猶接鳳兮歌。
典墳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淚多。
稍欲從公恭睡味,一氈番市戀盤阿。
作者:白居易
聞君夢遊仙,輕舉超世雰。
握持尊皇節,統衛吏兵軍。
靈旗星月象,天衣龍鳳紋。
佩服交帶菉,諷吟蕊珠文。
閬宮縹緲間,鈞樂依稀聞。
齋心謁西母,暝拜朝東君。
煙霏子晉裾,霞爛麻姑裙。
倏忽別真侶,悵望隨歸雲。
人生同大夢,夢與覺誰分?
況此夢中夢,悠哉何足雲。
假如金闕頂,設使銀河濆。
既未出三界,猶應在五蘊。
飲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尚是色香味,六塵之所熏。
仙中有大仙,首出夢幻群。
慈光一照燭,奧法相絪縕。
不知萬齡暮,不見三光曛。
一性自了了,萬緣徒紛紛。
苦海不能漂,劫火不能焚。
此是竺乾教,先生垂典墳。
作者:林亦之
巴闌獨還歲月深,相送出門自沉吟。
十年交舊總如許,狂歌一曲傷人心。
今人讀書如過客,壺飧只向市頭索。
吾曹苦思腸幾穿,安得相逢不索莫。
念我平生弄典墳,六月北窗長閉門。
雕肝篆肺得一句,旁人袖手評其文。
思量至此復一笑,如何躍馬追年少。
我今聞說有場屋,兩耳如聾怕聽得。
網山山下月魚亭,就船買魚活煮羹。
何時挾冊此來歸,議論不到吾縱橫。
故人年幾今猶未,正好款門問知己。
時命相遭不用多,或在半言並片紙。
老人校書紫雲樓,相見或問吾因由,
為言索處海水頭。蓬萊方丈不可到,
此心日夕徒生憂。
作者:齊己
樂天歌詠有遺編,留在東林伴白蓮。百尺典墳隨喪亂,
一家風雅獨完全。常聞荊渚通侯論,果遂吳都使者傳。
仰賀斯文歸朗鑒,永資聲政入薰弦。
作者:來鵠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有聖有神,風銷日已。何教何師,
生來死止。無典無法,頑肩奡比。三皇實作,五帝實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聖齒。表表如見者,
莫若乎史。是知樸繩休結,正簡斯若。君誥臣箴,
觚編毫絡。前書後經,規善鑒惡。國之大章,如何寢略。
嗚呼!貞觀多吁,永徽多俞。廷日發論,殿日發謨。
牙孽不作,鳥鼠不除。論出不蓋,謨行不紆。楹然史臣,
蛇然史裾。瞠瞠而視,逶逶而窶。翹筆當面,決防納污。
不梏爾智,不息我愚。執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聖牘既多,堯風不淺。
頌編坦軸,君出臣顯。若儼見旒,若俯見冕。無閒殿曠廷,
無屍安素宴。三皇不亡,五帝不翦。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後相圖身,天子專問。我獨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見嫌,倚相在擯。秉筆如今,隨班不進。班退史歸,
惘然疇依。奏問莫睹,嘉謨固希取彼誥命,祿為國肥。
炯哉時皇,言必成章。德宣五帝,道奧三皇。如何翌臣,
嚵肉嗜
亡皿。觜距磨抉,楅衡拘長。控截僚位,占護陽光。
垣私藩已,遠史廋唐。俾德音嘉訪,默縮暗亡。咽典噤法,
蓋聖籠昌。曷以致此,史文不張。後必非笑,將來否臧。
謂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貞觀業,有永徽綱。亦匿匪見,亦寢匪彰。賴有後臣,
斯言不佞。伊尹真心,太甲須聖。事既可書,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陳不敬。曰逐史之喻,請以物並。
且十夫樹楊,一夫欲競。栽既未牢,摒豈能盛!帝業似栽,
逐史似摒。穆宗憮然,若疚若茜。昔何臣斯,隱我祖正。
不傳親問,不寫密諍。孰示來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史題筆來,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獬豸側頭,螭虯擺濕。握管絕怡,
當殿而立。君也盡問,臣也倒誠。磊磊其事,鏜鏜其聲。
大何不顯,細何不明。語未絕緒,史已錄成。謂之何書,
以政紀名。伊紀清芳,可昭典墳。古師官鳥,昔聖官雲。
方之我後,錄裡書分。錄有君法,書有君文。君法君文,
在聖政紀雲。殿無閒時,廷無曠日。雲諏波訪,倦編斸省?/p>
君劬臣勞,上討下述。惟勤惟明,在聖政紀出。至德何比,
至教焉如?孰窺孰測,外夷內儲。謂君有道乎,臣有謨歟?
有道有謨,在聖政紀書。一體列秩,同力翼戴。祈福去邪,
絕防無礙。國章可披,唐文可愛。善咨不偷,嘉論不蓋。
不偷不蓋,在聖政紀載。諒夫!總斯不朽,可懸魏闕。
愚得是言,非訕非伐。實謂醫臣渾沌,開君日月。
妖物雰死,天文光發。惟我之有頌兮,奚斯躍而董狐蹶。
作者:陸游
洙泗諸生尊所聞,豈容兀者亦中分!焚經競欲愚黔首,亡史誰能及闕文?吾道固應千古在,幾人虛用一生勤?世間倚相何曾乏,會與明時誦典墳。
作者:王禹偁
淮邊為小郡,身世復何雲。
妻病無醫藥,兒癡廢典墳。
簪裳看似夢,俸祿薄如雲。
不作歸耕計,何階望致君。
作者:張九成
少小有高志,思與古人親。
二十學文史,三十窮典墳。
坐觀世間事,抱火厝積薪。
此心雖炯然,不敢以告人。
君門深九重,欲陳諒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