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夤
坦腹夫君不可逢,千年猶在播英風。
紅鵝化鶴青天遠,彩筆成龍綠水空。
愛竹只應憐直節,書裙多是為奇童。
吹笙緱嶺登山後,東注清流豈有窮。
作者:陳元晉
吾敬五子猷,傲俗獨愛竹。
行止必與俱,情義均骨肉。
雲龍求友心,上下亦相逐。
彼哉絕彝倫,乃戒又下宿。
作者:嚴參
竹焉美哉,愛竹者誰,曰君子歟。向佳山水處,築宮一畝,好風煙裡,種玉千餘。朝引輕霏,夕延涼月,此外塵埃一點無。須知道,有樂其樂者,吾愛吾廬。竹之清也何如。應料得詩人清矣乎。況滿庭秀色,對拈彩筆,半窗涼影,伴讀殘書。休說龍吟,莫言鳳嘯,且道高標誰勝渠。君試看,正繞坡雲氣,似渭川圖。
作者:釋文珦
維昔晉唐人,其心多愛竹。
七賢子猷徒,往駕已悄復。
惓惓思此君,鋤雲種青玉。
勁節何亭亭,清風常穆穆。
質美而貌閒,對這良不俗。
遂老於其間,疇能賦淇奧。
作者:邵雍
洛陽自為都,二千有餘年。
舉步圖籍中,開目今古間。
西北岌宮殿,東南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門嵩少寒。
水竹最佳處,履道之南偏。
下有幽人室,一徑通柴關。
蓬蒿隱其居,藜藿品其餐。
上親下妻子,厚薄隨其緣。
人雖不堪憂,已亦不改安。
閱史悟興亡,深經得根源。
有客謂予曰,子獨不通權。
清朝能用才,聖主正求賢。
道德與仁義,不徒為空言。
功業貴及時,何不求美官。
上食天子祿,下拯蒼生殘。
通衢張大第,負郭廣良田。
朱門爛金紫,青樓繁管弦。
外廄列肥駿,後庭羅纖妍。
入則坐虛堂,出則乘華軒。
冠劍何燁燁,氣體自舒閒。
高談天下事,廣坐生晴煙。
人莫敢仰視,屏息候其顏。
此所謂男子,志可得而觀。
又何必自苦,形容若枯{左魚右亶}。
道古人行事,拾前世遺編。
而臨水一溝,而愛竹數竿。
此所謂匹夫,節何足而攀。
予敢對客曰,事有難其詮。
身非好敝{左右溫},口非惡珍膻。
豈不知系匏,而固辭執鞭。
蓋懼觀朵頤,敢忘賁丘園。
深極有層波,峻極有層巔。
履之若平地,此非人所艱。
貧賤人所苦,富貴人所遷。
處之若無事,此誠人所難。
進行已之道,退養已之全。
既未之易地,胡為乎不堅。
敢謂客之說,曾無所取焉。
猗嗟乎玉兮,產之於荊山。
和氏雖雲知,楚國未為然。
污隆道屈伸,進退時後先。
苟不循此理,玉毀誰之愆。
道之未行兮,其命也在天。
近日游三城,薄言尚盤恆。
當世之名卿,加等為之延。
或清夜論道,或後池漾船。
數夕文酒會,有無涯之歡。
十月初寒外,萬葉清霜前。
歸來到環堵,竹窗晴醉眠。
仰謝君子知,代書成此篇。
作者:元好問
素丸何處飛來,照人只是承平舊。兵塵萬里,家書三月,無言搔首。幾許光陰,幾回歡聚,長教分手。料婆娑桂樹,多應笑我,憔悴似,金城柳。不愛竹西歌吹,愛空山、玉壺清書。尋常夢裡,膏車盤谷,*舟枋口。不負人生,古來惟有,中秋重九。願年年此夕,團欒兒女,醉山中酒。
作者:敖邁
花溪老子昔喜花,紅雲紫霞香滿家。
竹溪逸士昔愛竹,翠靄蒼煙陰繞屋。
羌茲偉人臨溪樓,唐相之裔來溪頭。
奄有花竹著樓所,日與溪山作賓主。
手抉銀漢地上流,仰送飛鴻俯盟鷗。
滄浪濯纓塵化雪,清泉烹茶團碎月。
曾似元龍意氣豪,湖海偃臥百尺高。
又似仲宣銷憂賦,客居江左非吾土。
不如祝翁畫欄前,梯身此樓近青天。
湔心此溪赴滄海,樓名溪聲可千載。
作者:戴復古
愛竹舊稱王子猷,今君異世等風流。
山中便是清涼國,門下合封瀟灑侯。
有此一堂真可隱,不妨諸侄與同游。
吟邊想像參差綠,許我攜琴一到不。
作者:張羽
厭踏軟紅塵,閒居江上村。
養魚寬鑿沼,愛竹別移門。
月色侵書幌,山光入酒樽。
我慚行役擾,猶未卜田園。
作者:黃庭堅
淵明喜種菊,子猷喜種竹。
托物雖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載得李侯,異世等風流。
為官恐是陶彭澤,愛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對酒聽雨雪,夏簟烹茶臥風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掃竹根培老節。
富貴於我如浮雲,安可一日無此君。
人言愛竹有何好,此中難為俗人道。
我於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作者:仇遠
秉燭追游憶盛時,歡悰終較昔年希
柳多客折涼陰薄,薇少人餐雨綠肥。
胡蝶覺來方識夢,海歐飛去未忘機。
相逢且可談風月,莫話興亡與是非。
作者:郭印
王郎英骨今已枯,風流聲名渾未除。
結交斯人千載上,唯君執手同登車。
平生愛竹遂成癖,竹間醉倒無人扶。
今日君醒竹還醉,區區手植不暇餔。
頗懷種柳陶尹令,更慕滋蘭屈大夫。
況復此君尤灑落,幽齋安可一日無。
塵埃捶楚縱未免,入門一見心自蘇。
是中真樂難語俗,耳目已謝聲色娛。
中虛自有天游地,應笑勃谿紛婦姑。
竹葉問君能造否,何時餉我一樽酒。
作者:宋祁
避事長卿志,閒居郎將流。
無心嬰外物,有興為高秋。
僦舍餘三畝,畸人代一邱。
園空樹色至,日淡暝煙福
紺葉繁江蓼,丹須亞海榴。
青松七鬣嫩,黃菊萬釘稠。
露泫梨津熟,風乾芰扇愁。
小池圓寫鏡,臥石側盤虯。
愛竹惟慚賦,逢萱即忘憂。
信非吾土美,聊並小山留。
勝托三餘暇,幽尋五日休。
沼蛙觀聿役,簷雀聽啁啾。
心有冥鴻伴,歌煩警鶴酬。
茲焉為樂地,時事判悠悠。
作者:衛宗武
雅士酷愛竹,無肉饑亦忍。
即之俗自祛,對此酌宜引。
好尚契子猷,題詠邁元穡
二友獨與交,十客何敢並。
丈夫意氣豪,少年精爽緊。
春至長子孫,班班森玉筍
作者:蒲壽宬
娟娟竹上露,泠泠竹間風。
風露自高潔,軒窗亦玲瓏。
明月散清影,獨起行繞叢。
緬懷愛竹人,氣味千載同。
作者:陳著
清護祠香立翠寒,誰知活處發霜痕。
生生與善相為脈,節節是仁皆可根。
方信虛中涵造化,何妨直下長兒孫。
更須就此封培去,千畝成陰百世門。
作者:陸游
掃盡衣塵喜不勝,村居終日醉騰騰。
閒投鄰父祈神社,戲入群兒斗草朋。
幽徑有風偏愛竹,虛堂無暑不憎蠅。
悠然又見江天晚,隔浦人家已上燈。
作者:吳可
幽居懶慢養餘生,強為春風處處行。
藉草弄花終少味,尋山愛竹尚多情。
作者:甘復
虛煙散華池,高蟬暮聲咽。
落景對閒眠,新秋入華髮。
素懷愜幽賞,微崖灑林末。
為愛竹間涼,相過步庭月。
作者:李德裕
非高柳下逸,自愛竹林閒。才異居東裡,愚因在北山。
徑荒寒未掃,門設晝長關。不及鴟夷子,悠悠煙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