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權德輿
曉開閶闔出絲言,共喜全才鎮北門。職重油幢推上略,
榮兼革履見深恩。昔歲經過同二仲,登朝並命慚無用。
曲台分季奉齋祠,直筆系年陪侍從。芬芳雞舌向南宮,
伏奏丹墀跡又同。公望數承黃紙詔,虛懷自號白雲翁。
戎裝躞蹀紛出祖,金印煌煌寵司武。時看介士閱犀渠,
每狎儒生冠章甫。晉祠汾水古并州,千騎雙旌居上頭。
新握兵符應感激,遠緘詩句更風流。緇衣諸侯諒稱美,
白衣尚書何可比。只今麟閣待丹青,努力加餐報天子。
作者:梅堯臣
險絕稱漢關,晨躋瞻一室。
盤紆石路回,迤邐雲峰出。
古壁掛青蒼,天風起蕭瑟。
洛城西首時,望望平煙密。
作者:梅堯臣
王子居玉京,故山空寂寞。
猶聞朔月笙,尚想賓天鶴。
翠柏深古壇,丹霞留迥壑。
芝庭誰款扉,旌旗穿林保
作者:梅堯臣
曠哉嵩室陽,神怪所棲宅。
蒼石不知年,靈熊去無跡。
煙巖想桂宮,苔壁疑椒掖。
不學舜娥悲,瀟湘竹枝碧。
作者:姜*
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靜相涵。開軒千里供晴嵐。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橋煙柳似江南。挽將風月入醺酣。
作者:李時
憶闌亭佳致,從憲長,剩追尋。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雖無鳳笙龍管,勸行杯、時有不絃琴。馬首家家明月,眼前處處禪林。一觴一詠暢懷襟。塵世任浮沉。莫論興亡,休爭人我,且樂歡心。韶華豈能常在,又斜陽、西下暮雲深。好袖東風歸去,春宵一刻千金。
作者:姜*
滿谷蕭蕭落葉黃。繡衣總馬駐平崗。一川野色迷秋色,四面山光接水光。花作陣,酒為漿。晉祠風物正重陽。殷勒留住黃華使,同放乾坤入醉
作者:蘇頌
書名曾伏庾征西,詞命宜封玉檢泥。
前日星垣同屬詠,即時墨客已潛攜。
豈惟家集分門錄,直待郊居滿壁題。
更覽晉祠新石刻,從來文體壓梁齊。
作者:梅堯臣
杳藹隨龍節,縈紆歷寶山。
琉璃開淨界,薜荔啟禪關。
煮茗石泉上,清吟雲壑間。
峰端生片雨,稍促畫輪還。
作者:范仲淹
神哉叔虞廟,地勝出嘉泉。
一源其澄靜,數步忽潺湲。
此異孰可窮,觀者增恭虔。
錦鱗無敢釣,長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稻,滿目江鄉田。
我來動所思,致主愧前賢。
大道果能行,時雨宜不愆。
皆如惡祠下,生民無旱年。
作者:汪藻
一脈泉隨天地老,悠然洗盡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遠,須道仁同此水深。
聖母慈靈昭住古,高題崇號重來今,
登祠拜罷秋無際,目極西城萬畝陰。
作者:司馬光
元戎台鼎舊,大府節旄新。
邊候正無事,賓筵況得人。
山寒太行曉,水碧晉祠春。
齋讓蒲萄熟,飛觴不厭頻。
作者:梅堯臣
并州古來稱近胡,山雄氣壯民足儲。
山根晉水發源處,平若皎監潛決疏。
漸流漸急不可測,以至{左浮右虎}{左浮右虎}鳴清渠。
豈惟俯可見毛髮,況乃了了看龜魚。
下溉平田幾百頃,稻苗{左禾右巴}椏曾不枯。
興亡莫問隨水遠,廟深草樹空扶疏。
伊君持節過其下,愛此佳趣聊停車。
北望故城無舊物,泱漭野色連丘墟。
已向風前聽好鳥,只畏落日聞蒼孤。
晉人須識漢使美,冉冉青髯似綠蒲。
作者:李白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不忍別,還相隨。
相隨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
一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
銀鞍金絡倒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
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
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
當筵意氣凌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
分飛楚關山水遙。
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
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
此時行樂難再遇,西遊因獻長楊賦。
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
渭橋南頭一遇君,酇台之北又離群。
問余別恨知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
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極。
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里遙相憶。
作者:鄭文寶
秋陰漠漠秋雲輕。緱氏山頭月正明。
帝子西飛仙馭遠,少右何處夜吹笙。
作者:元稹
近聞胡隱士,潛認得心王。不恨百年促,翻悲萬劫長。
有修終有限,無事亦無殃。慎莫通方便,應機不頓忘。
百年都幾日,何事苦囂然。晚歲倦為學,閒心易到禪。
病宜多宴坐,貧似少攀緣。自笑無名字,因名自在天。
近見新章句,因知見在心。春遊晉祠水,晴上霍山岑。
問法僧當偈,還丹客贈金。莫驚頭欲白,禪觀老彌深。
作者:嚴維
猶道樓蘭十萬師,書生匹馬去何之。臨岐未斷歸家目,
望月空吟出塞詩。常欲激昂論上策,不應憔悴老明時。
遙知到日逢寒食,彩筆長裾會晉祠。
作者:令狐楚
不立晉祠三十年,白頭重到一淒然。泉聲自昔鏘寒玉,
草色雖秋耀翠鈿。少壯同游寧有數,尊榮再會便無緣。
相思臨水下雙淚,寄入並汾向洛川。
作者:梅堯臣
靈祠古殿深,少室群峰碧。
行雨欲隨車,望巖非化石。
常聞蘭氣蒸,誰奠椒香液。
寄謝洛川妃,淩波定何益。
作者:李益
風壤瞻唐本,山祠閱晉餘。水亭開帟幕,巖榭引簪裾。
地綠苔猶少,林黃柳尚疏。菱苕生皎鏡,金碧照澄虛。
翰苑聲何舊,賓筵醉止初。中州有遼雁,好為系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