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七尺的古詩,七尺詩詞,形容七尺的詩,七尺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王禕

女貧適人難,士窮事人易。

堂堂七尺軀,道義非不貴。

孰知一失身,祿爵反為累。

由來食人食,有死心弗替。

出門慎其隨,大易著深義。

所以古達人,隱約居亂世。

我懷管幼安,高風邈難繼。

作者:宋濂

呂生家潯陽,昂藏若饑鷂。

持刺望門拜,不復資介紹。

手持縹囊書,蠅頭寫芒秒。

病眼花暈生,力覽始能了。

詞鋒剛且銳,無異晙斯趙。

汗菜盡薅劉,糜芑植如旐。

風枝動姍姍,秋實垂裊裊。

豈比稗與荑,難復稱舂搗。

似爾才患多,堪為世珍寶。

文華固交絢,荒志咎非少。

憶當弱齡時,頗亦耽葩藻。

精神應冥會,或夢吞羅鳥。

射侯抗熊犴,萬舞持皇翿。

五采染夏翟,三就薦周繅。

自謂頗俊爽,分得天孫巧。

俯視占畢徒,孤篁出叢葆。

有時被余酒,便指腹為稿。

赫蹄薄如葉,鴉蚓恣揮掃。

春苑集穠艷,秋陵失干薧。

下則陳姬周,上複述軒皞。

古今萬沿革,毫髮無不考。

終然立門庭,焉敢望宦窔。

古聖制為經,白日行黃道。

流光逮幽隱,爛然天下曉。

誰騁螢爝微,欲以斗玄造。

若非靈台昏,致此明目眇。

曷以七尺軀,不解分白皂。

末俗狂瀾奔,湖江決堤堡。

郊原化巨浸,何地有桑棗。

魚鱉舞神奸,廬舍作洲島。

非加回障功,未易就平燥。

只緣正學微,本末遂顛倒。

邇來深知非,筆硯稍焚燎。

遺經置枕傍,寤寐事蒐討。

尚慚弓力微,不足穿魯縞。

荏苒余十齡,晦朔幾朒朓。

未見宗廟美,憂心惄如搗。

爾才十倍丕,雅志復精皦。

當思不遠復,改轍謝纏繞。

蒸沙豈樂饑,裹糧足充飽。

先廬長山東,結蘭以為橑。

非獨繁牙籤,亦自饒魚稻。

念爾何當來,相與探深窈。

躬行驗所知,勿憚心形剿。

翻翻逐時移,毋類風中纛。

皮革可登器,所貴在柔鞄。

大羽金瓜鏑,亦務端其笴。

千里孰雲遐,舉足始一蹻。

煌煌作聖功,須知此其兆。

勉旃復勉旃,勿謂吾言矯。

作者:朱翌

德人大江南,壺歌溫玉帳。

三歲豐年玉,民倚嵩華壯。

政碑滿七尺,賜蓋高一丈。

平生詩有聲,行與李杜抗。

餘力到行草,妙合晉人樣。

如此不賜環,頗復辜眾望。

前時幕下生,今作倚門骯。

故動還遠思,一放清江漲。

身如龜甲卷,書自魚乙放。

南風造新涼,爽氣來疊嶂,

壺觴得自引,

茵鼎保無恙。原公介厚禨,

中卣調秬鬯。

作者:金大車

平野千林雨,衰年七尺籐。

獨沖青嶂暑,來訪白頭僧。

蔓草荒禪榻,虛堂耿佛燈。

勿嫌山館寂,長嘯對孫登。

作者:王之望

堂堂七尺,懍一時人物,孤映三蜀。閑雅風流豪醉後,猶有臨邛遺俗。十載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來慰幽獨。落筆妙語如神,兩章入手,不覺珠盈掬。從此西歸榮耀處,寧假華旌高纛。樂府新聲,郢都餘唱,應紀陽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義堪服。

作者:王居安

劉子堂堂七尺軀,高談世事奮髯鬚。

觀渠論到前賢處,據我看來近世無。

出語令人驚辟易,處窮無鬼敢揶揄。

徜徉鬧市渾無畏,要是人間烈丈夫。

作者:王國維

月落飛烏鵲。

更聲聲、暗催殘歲,城頭寒柝。

曾記年時遊冶處,偏反一欄紅藥。

和士女、盈盈歡謔。

眼底春光何處也?只極度天野,燒明山郭,側身望,天地窄。

遣愁何計頻商略。

恨今宵、書城空擁,愁城難落。

陋室風多青燈灺,中有千秋魂魄。

似訴勁人間紛濁。

七尺微軀百年裡,那能消、今古閒哀樂。

與蝴蝶,遽然覺。

作者:劉炳

番陽胡公,字振祖。

當元之季,以義起兵,克復郡治,紀功,授饒州府判。

後從官軍轉戰至浮梁,與敵相拒,糧盡矢絕,義不辱,憤

罵,以身死之。

鄉貢蔡淵仲先生為之立傳,予作歌以表其節義焉。

至正甲午也。

崑崙晝裂黃河決,京畿地毛白於雪。

鬼母啼秋天雨魚,武庫兵鳴劍飛血。

黃屋播越煙塵張,四海感激思勤王。

鄱陽胡公軀七尺,義旗塞路寒無光。

鳶肩火色萬里壯,虎氣電目千夫強。

城頭陣雲壓鼙鼓,釃酒椎牛顯露布。

破釜沉船曉更征,囊沙壅水宵還渡。

萬乘千旟驃騎營,轉戰直薄浮梁城。

孤軍糧盡朝餐草,間道人稀夜煮冰。

鐵甲照霜弓影曲,寶刀磨月水痕腥。

旄頭芒射前星落,恃勇驍騰身不卻。

淒涼馬革裹屍歸,誰復聲名寫麟閣。

郡侯紀績筆如椽,父老相傳淚泫然。

三尺荒墳何處是,忠臣後代子孫賢。

作者:鄭燮

吊龍逢,哭比干。羨莊周,拜老聃。

未央宮裡王孫慘。南來薏苡徒興謗,

七尺珊瑚只自殘。孔明枉做那英雄漢,

早知道茅廬高臥,省多少六出祁山。

作者:黃庶

陰森樊侯廟,古木澧水傍。

茲民畏如生,奔走豕與羊。

家家奉侯諱,若在父母堂。

我來憩行役,再拜奠公觴。

緬思英豪姿,名與此水長。

風偃眾樹枝,擬若怒鬣張。

陰官有兵師,想在賁育行。

今茲戎虜驕,內為府庫瘡。

安得七尺軀,長戟再激昂。

橫行匈奴中,庶以康肺腸。

作者:賈島

從來多是遊山水,省泊禪舟月下濤。初過石橋年尚少,

久辭天柱臘應高。青松帶雪懸銅錫,白髮如霜落鐵刀。

常恐畫工援筆寫,身長七尺有眉毫。

作者:段成式

百媚城中一個人,紫羅垂手見精神。

青琴仙子長教示,自小來來號阿真。

七尺發猶三角梳,玳牛獨駕長簷車。

曾城自有三青鳥,不要蓮東雙鯉魚。

花恨紅腰柳妒眉,東鄰牆短不曾窺。

猶憐最小分瓜日,奈許迎春得藕時。

自等腰身尺六強,兩重危鬢盡釵長。

欲熏羅薦嫌龍腦,須為尋求石葉香。

別起青樓作幾層,斜陽幔卷鹿盧繩。

厭裁魚子深紅纈,泥覓蜻蜓淺碧綾。

詐嫌嚼貝磨衣鈍,私帶男錢壓鬢低。

不獨邯鄲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

可羨羅敷自有夫,愁中漫捋白髭鬚。

豹錢驄子能擎舉,兼著連干許換無。

作者:龔詡

紙衾方幅六七尺,厚軟輕溫膩而白。

霜天雪夜最相宜,不使寒侵獨眠客。

老夫得此良多年,舊物寶愛同青氈。

不論素罽出南海,豈羨文錦來西川。

受用將圖此生過,爭奈義孫要與阿翁相伴臥。

阿翁夜夜苦丁寧,莫學惡睡驕兒輕踏破。

作者:周必大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譬之塵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魚居其間,孰識礙與通。

我昔少年日,自攜七尺筇。

盤旋山南北,憩息林西東。

朝看山之橫,暮看山之縱。

貪多眼為乏,陟險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賞識良自蒙。

方悟白司馬,草堂對穹攏

彼既若獻狀,此亦如發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繼之,築堂會奇峰。

何嘗遠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動體,山色含真空。

風雲有蓄洩,氣象無終窮。

雨餘四面翠,日麗千仞紅。

氤氳香爐煙,挺拔雙劍鋒。

最愛五老人,崚嶒美所鍾。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從。

羅列皆兒孫,幾席次第供。

山雖跨兩邦,茲焉實長雄。

不為堂上客,詎信山有宗。

寄語遊山者,毋徒走憧憧。

作者:釋如淨

七尺烏籐掛東壁,春風忽來生兩翼。

鞭起飛龍趁不得,洞庭攪碎琉璃碧。

去兮去兮明歷歷,梅花影裡休相覓。

為雨為雲自古今,古今寥寥有何極。

作者:蘇轍

君不見景靈六殿圖功臣,進賢大羽東西陳。

能令將相長在世,自古獨有曹將軍。

嵩高李師掉頭笑,自言弄筆通前身。

百年遺像誰復識,滿朝冠劍多傳人。

據鞍一見心有得,臨窗相對疑通神。

十年江海須半脫,歸來俯仰慚簪紳。

一揮七尺倚牆立,客來顧我誠似君。

金章紫綬本非有,綠蓑黃箬甘長貧。

如何畫作白衣老,置之茅屋全吾真。

作者:程無鳳

有美英姿七尺長,桓桓威武孰能當。

保州蕭史來依德,拒逆侯生竟敗亡。

爵受重安持督節,謚書忠壯配高皇。

堂堂廟宇黃牢下,暮鼓晨鐘不暫忘。

作者:張鎡

呼酒快台客,教取白玉鐘。

趁此清淨枝,向我几案供。

葉豐發油綠,香心刻黃琮。

向來紅紫陣,喧喧引雄蜂。

露斑衣上痕,枉負七尺筇。

日暮詩興薄,幽禪苦魔攻。

猶勝坐肩輿,排門抗塵容。

我祖已封侯,便當隨赤松。

作者:梁啟超

嗚呼濟艱乏才兮,儒冠容容。

佞頭不斬兮,俠劍無功。

君恩友仇兩未報,死於賊手毋乃非英雄。

割慈忍淚出國門,掉頭不顧吾其東。

東方古稱君子國,種族文教鹹我同。

爾來封狼逐逐磨齒瞰西北,唇齒患難尤相通。

大陸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難為功。

我來欲作秦廷七日哭,大邦猶幸非宋聾。

卻讀東史說東故,卅年前事將毋同。

城狐社鼠積威福,王室蠢蠢如贅癰。

浮雲蔽日不可掃,坐令螻蟻食應龍。

可憐志士死社稷,前仆後起形影從。

一夫敢射百決拾,水戶薩長之間流血成川紅。

爾來明治新政耀大地,駕歐凌美氣蔥蘢。

旁人聞歌豈聞哭,此乃百千志士頭顱血淚回蒼穹。

吁嗟乎!男兒三十無奇功,誓把區區七尺還天公。

不幸則為僧月照,幸則為南洲翁。

不然高山蒲生象山松蔭之間佔一席,守此松筠涉嚴冬,坐待春回終當有東風。

吁嗟乎!古人往矣不可見,山高水深聞古蹤。

瀟瀟風雨滿天地,飄然一身如轉蓬,披髮長嘯覽太空。

前路蓬山一萬重,掉頭不顧吾其東。

作者:林景熙

龍迎蔥佩出珠宮,鐿水涼生碧樹中。

崖裂千尋根到海,劍懸七尺氣橫空。

書間謾寫琴三疊,曉發猶余鼓一通。

猿鶴無期雲自在,人間何更有空同。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