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用中
團團碩果自流黃,羅漢芳名托上方。
寄語山僧留待客,多些滋味煮成湯。
作者:舒坦
薦盡春園曉焙寒,靈蹤留待使君看。
寒泉冷結花紋細,玉碗香收雪點乾。
作者:李流謙
五百雲霞侶,同胞生佛家。
不貪三昧酒,共駕一乘車。
猿饋霜余果,僧烹粥後茶。
我來無供養,唯讀妙蓮華。
作者:杜范
攢空巨石太崔嵬,踴躍山巔亦壯哉。
誰把斧斤揮直下,斫開洞戶許人來。
作者:李洪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備棲覺地。
龐眉山立孰寫真,水墨良因作遊戲。
明窗棐幾氎巾淨,竹爐柏子香雲細。
條繩乍解目增明,短幅溪籐聯數紙。
當年意匠寄高遠,慘澹風雲生眼底。
穹巖怪石隨步奇,岳鬼蠻奴凜生意。
僧繇未貌錦幪像,道子曾罷長安市。
手攜貝多口忘言,瓶瑩琉璃瞻舍利。
或嘿或語或慈威,亦躡芒鞋將渡水。
天女獻供顏如蓮,結習自空花墮袂。
神閒態逸贊莫窮,墨妙筆精足珍秘。
蕭然著我巖壑中,雁蕩經行恍能識。
詩成倒挽兩龍湫。不用韓公為畫記。
作者:劉敏中
千金不換。壁上阿羅漢。古怪清奇君細看。畫是如來變現。天龍鬼物青紅。斷崖流水孤松。知在野芳亭上,恍然兜率天中。
作者:張格
龍華咫尺斷來音,日夕空馳詠德心。禪月字清師號別,
壽春詩古帝恩深。畫成羅漢驚三界,書似張顛直萬金。
莫倚名高忘故舊,曉晴閒步一相尋。
作者:歐陽炯
西嶽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羅漢,
魁岸古容生筆頭。時捎大絹泥高壁,閉目焚香坐禪室。
忽然夢裡見真儀,脫下袈裟點神筆。高握節腕當空擲,
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
怪石安拂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趺。形如瘦鶴精神健,
頂似伏犀頭骨粗。倚松根,傍巖縫,曲錄腰身長欲動。
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不知夏臘幾多年,
一手支頤偏袒肩。口開或若共人語,身定復疑初坐禪。
案前臥象低垂鼻,崖畔戲猿斜展臂。芭蕉花裡刷輕紅,
苔蘚文中暈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長。
繩開梵夾兩三片,線補衲衣千萬行。林間亂葉紛紛墮,
一印殘香斷煙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筍織蒲團鎮長坐。
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
大小篆書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蕭子雲兼吳道子。
若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
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於今到蜀無交親。
詩名畫手皆奇絕,覷你凡人爭是人。瓦棺寺裡維摩詰,
捨衛城中辟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看,總在人間為第一。
作者:釋了惠
水落方能石露,有心別無用處。
若問佛法如何,日洗缽盂兩度。
作者:黃庭堅
駕羊超出風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
者乘如來初方便,自徹海漩三昧底。
三乘如來悲願力,身如光影現十方。
持經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離欲者。
作者:董嗣杲
披緇受業在淮南,不覺流年七十三。
羅漢院中餘古柏,將軍墳上落枯杉。
纏綿宿病逢奇藥,收拾頹年坐破龕。
自說舊棲真佛境,羅田山裡毒龍潭。
作者:葛閎
山泉飛出白雲寒,來獻靈芽秉燭看。
俄頃有花過數百,三甌如吸玉腴乾。
作者:史堯弼
岳勢扶輿峻莫攀,豈知深處鎖幽閒。
千巖萬壑爭回互,別有乾坤藏此間。
作者:釋如淨
個是淨慈毛和尚,口言禍福有定當。
逐日隨緣去赴齋,是謂兩腳功德藏。
雕裝千佛,右砌兩廊。
判斷一切魍魎鬼,主管五百羅漢堂。
至於修橋造路,與夫浴主街坊。
聞一切善事如蠅見血,聞一切惡事似蟹落湯。
有時隨摟搜,若萬回老子懽喜。
有時放歇蹶,若布袋和尚顛狂。
得一文錢不曾落地,合十爪掌常乃謝天。
只一味樸直,無些子壒塵。
所以打動好事檀那,畫出這般面觜。
且道如何比擬,八月十五中夜涼,
一輪月照西湖水。
作者:應材
石磴巍峨捉膝行,行時不覺看時驚。
縱教良匠描難就,自是天工造化成。
作者:釋普寧
檀那夢見大棟樑,高僧羅漢滿雲堂,
慷慨重新鋪蓋就,比之兜率更尤強。
衲子辦道耐長久,成佛作祖法中王。
下等愚迷無正念,鎔銅灌口臥鐵床。
作者:釋善珍
柳公遺跡留芳扁,一度摩挲一歎嗟。
佛閣僧居如穴蟻,梵編蟲蠹失驚蛇。
文占天上奎星聚,語到宵中斗柄斜。
老衲畏寒仍戒酒,不能伴客賦梅花。
作者:謝伋
台岳石為梁,苔滑水湍激。
應真所游處,林杪飛杖錫。
遂令山木閒,變現如所歷。
扶疏冠琪玉,不受霜雪滴。
當其含蕊時,知狀曾目擊。
端如尊者相,相呈鹹可覿。
掌合貌甚恭,頭光不加冪。
升高真躡虛,集菀聊憩寂。
枝棲過三宿,神通渺難測。
不於下成蹊,俗眼何曾識。
四皓共木奴,大槐蔭土國。
孰非夢幻閒,昧者徒自惑。
況此方廣徒,衲身豈人力,
我有一瓣香,敬為千百億。
漂搖風雨中,此地何{副換左換}仄。
向來專一丘,不受山庭勒。
盤踞來藥寮,使我親封植。
清泉堪晚漱,甘露充朝食。
埽除有浮屠,高下宜降陟。
稽首達聲聞,應供毋難色。
作者:程公許
中巖洞透牛頭洞,後洞門從此處開。
剎剎塵塵皆住處,勝游何必限天台。
作者:董嗣杲
江風吹得烏帽偏,江水驚秋狂拍船。
此身客遠積鄉夢,何日丹靈朝洞仙。
將軍廟無老鴉異,羅漢院有古柏堅。
蕩槳津頭來往遍,北望淮雲成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