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處機
淨梵王宮,太子慇勤,雪山六期。把世情我態,絲毫斷念,雲根水谷,麻麥充飢。芥納須彌,毛吞大海,自古男兒了悟時。超生滅,任循環宇宙,不管東西。圓成無得無知。信法界、空空寂滅機。又勿勞習定,安禪作用,偷閒終日,打坐行治。大理無時,真功非相,動靜昏昏合聖規。無高下,但能通般若,總證牟尼。
作者:陸游
水聲赴(左邊三點水右邊虢)(左邊三點水右邊虢)回塘,簾影疏疏遶四廊。
靜院數杯傾白墮,幽窗一枕夢清湘。
潤侵書笥深防蠹,暖徹衣篝剩得香。
解組徑歸應更樂,偷閒猶足傲羲皇。
作者:陳著
晴邊杖愀學偷閒,十里溪山送入簷。
門外方爭危處路,竹閒自下舊時簾。
數杯同醉寒時暖,一枕高眠苦後甜。
何幸詩壇有盟主,狎相來往亦何嫌。
作者:曾鞏
雜花飛盡綠陰成,處處黃鸝百囀聲。
隨分笙歌與樽酒,且偷閒日試閒行。
作者:陳與義
癡兒了官事,官事那可訖。
豈知公偷閒,臨水照纓紱。
雖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儻或似山陰,清流可共祓。
貪德實以濟,行地不鬱鬱。
趙洛與陶丘,相比亦彷彿。
解後逢公賞,一洗伏流屈。
可愛不可唾,眾議那可咈。
彼是公餘波,本來非俗物。
作者:郭應祥
露濕冠巾,風生襟袖。月華耿耿明好晝。主人情意十分濃,阮鹹橫膝清音奏。漸永更籌,新涼氣候。穿針乞巧看看又。卻憐相聚日無多,偷閒且可陪觴豆。
作者:康海
野老支筇笑問予,桃花飛處即吾廬。
尚思漉酒呼村妓,可暫偷閒駐小車。
指點杯盤無別饌,坐談筐篋有農書。
雙顴豁磊衣衫古,爾雅安閒我不如。
作者:陳造
我雖裹章服,雅意耕寬閒。
著貂可採藥,拄笏或看山。
白頭敲榜地,茲游破天慳。
有興聊可歌,睡語不受刪。
作者:楊炎正
帶湖佳處,彷彿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裡,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裡偷閒,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娶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作者:韓淲
五老峰前,九江上、曾生仙客。相邂逅、貴池亭下,定交金石。我輩風流宜嘯詠,官曹塵冗從煎逼。且簿書、叢裡舉清觴,偷閒日。同一笑,當今夕。梅正好,香浮白。便相忘爾汝,醉巾沾濕。已向瓊樓誇意態,似聞金殿傳消息。想君今、歸去際風雲,應相憶。
作者:許棠
天降賢人佐聖時,自然聲教滿華夷。英明不獨中朝仰,
清重兼聞外國知。涼夜酒醒多對月,曉庭公退半吟詩。
梁城東下雖經戰,風俗猶傳守舊規。
多朝軒冕冠乾坤,四海皆推聖最尊。楚玉已曾分卞玉,
膺門依舊是龍門。筵開樂振高雲動,城掩鼙收落日昏。
嘗念蒼生如赤子,九州無處不沾恩。
未領春闈望早清,況聯戎閫控強兵。風威遍佈江山靜,
教化高同日月明。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
東南自此全無事,只為期年政已成。
帝念淮壖疫疹頻,牢籠山海委名臣。古來比德由無侶,
當代同途豈有人。夜宴獨吟梁苑月,朝游重見廣陵春。
多年疲瘵全蘇息,須到謳謠日滿秦。
三紀吟詩望一名,丹霄待得白頭成。已期到老還沾祿,
無復偷閒卻養生。當宴每垂聽樂淚,望雲長起憶山情。
朱門舊是登龍客,初脫魚鱗膽尚驚。
東來淮海拜旌旟,不把公卿一字書。曾侍晚齋吟對雪,
又容華館食兼魚。孤微自省恩非次,際會誰知分有餘。
唯恥舊橋題處在,榮歸無計似相如。
平生南北逐蓬飄,待得名成鬢已凋。寒浦一從拋釣艇,
舊林無處認風飆。程途雖喜關河盡,時節猶驚骨肉遙。
愁策羸蹄更歸去,亂山流水滿翻潮。
丹霄空把桂枝歸,白首依前著布衣。當路公卿誰見待,
故鄉親愛自疑非。東風乍喜還滄海,棲旅終愁出翠微。
應念無媒居選限,二年須更守漁磯。
作者:趙希邁
五斗驅將五嶺來,蕭蕭老屋枕巖隈。
風高松子和釵落,地暖梅花帶葉開。
短鬢吟邊從似雪,壯心客裡漸成灰。
官身縱使多塵事,亦許偷閒踏徑苔。
作者:陳造
一代無為翁,雅志屬丘壑。
至今玉雪句,為山鎮不若。
生平嵇生龍,何時令威鶴。
弔古但三歎,九原如可作。
作者:姚述堯2
誤入紅蓮幕,來依玉樹叢。也將塵跡寄東風。忙裡偷閒同到、此山中。迥野韶華麗,晴嵐秀色鐘。憑高凝望倦扶筇。喜見今年和氣、滿南東。
作者:王安石
同官同齒復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兩地塵沙今齟齬,二年風月共婆娑。
朝倫孰與君材似,使指將如我病何。
升黜會應從此異,願偷閒暇數經過。
作者:白居易
滄浪峽水子陵灘,路遠江深欲去難。
何似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插魚竿?
籬下先生時得醉,甕間吏部暫偷閒。
何如家醞雙魚榼,雪夜花時長在前?
鴛鴦怕捉竟難親,鸚鵡雖籠不著人。
何似家禽雙白鶴,閒行一步亦隨身?
作者:李處權
小雨妨幽事,徜徉所得多。
前期操野艇,亭午出煙蘿。
選勝才如許,偷閒肯重過。
自憐詩酒涸,無句敵陰何。
作者:王建
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榮。並床歡未定,離室思還生。
計拙偷閒住,經過買日行。如無自來分,一驛是遙程。
作者:李新
玉鐙驚驦趁早朝,天香成陣暗蟬貂。
平雲無復偷閒到,溪闊煙深鎖市橋。
作者:陸游
埋沒文書每自憐,偷閒出郭一欣然。
稻陂雨細豐年候,槐陌風清嫩暑天。
心似春鴻寧久住,身如秋扇合長捐。
平生士雅今亡恙,老病何由共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