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贄
寺久荒寂無足往,念有子厚彌陀碑。
獨趨一里轉巖腹,剝粉敗赤逢門楣。
亭亭故碑亡舊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見,尚喜書志存於斯。
世言書字出心畫,體制類彼人所為。
子厚少年頗疏雋,字合飄逸往不羈。
胡為氣質反端厚,至今觀者多有疑。
或雲彼以竄逐久,志氣軟熟非前時。
或雲高才尚薄世,故獨立法無所師。
吾嗟世俗日無理,好惡不正論苦卑。
臆決萬事豈獨此,此書何媿人不知。
碑陰三百四十字,疏瘦勁麗何精奇。
九十二人姓名具,陳績寶歷元年題。
雲此子厚二碑者,元和五年刊厥辭。
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楊與倪。
塵蒙壁礙世未見,自我訪尋初管之。
作者: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作詩餘事真詩仙,騎麟被發何翩然。
韻寬泛押入傍近,窄韻宜搜期押荊
鉤章棘句未多郊,古諷新題寧數穡
五季詩流喜穿鑿,蟬噪蛙鳴嗟眾作。
皇朝天人歐與蘇,星鳳初見人驚呼。
醉翁句法到勝處。紆餘條暢今古無。
鋪張揚厲詞藻挾,雅稱金泥兼玉檢。
一篇妙絕廬山高,幾首清新寫郁陶。
造化機緘富狀匯,豈獨文星南斗避。
如何妄評味短長,自古群兒喜嘲議。
雪堂羈窮如牧之,得非天欲昌其詩。
平生古律三千首,無愧清風白雪詞。
才如太白更無敵,文似子長兼愛奇。
江西宗派不足進,自鄶以下曾無譏。
流傳海內皆珠玉,到處逢人俱願學。
不須酬唱說西崑,宋有歐蘇唐有韓。
二文邈乎其杖幾,一編且誦蘇夫子。
作者:曹雪芹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
卻不知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可歎這青燈古殿人將老,
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
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
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
作者:魏了翁
氣質紛不齊,四海無似人。
藉令貌相近,氣有醇不醇。
善觀人品者,儀觀與機神。
正邪眸子見,善惡眉間分。
且如苦與虎,二人自非倫。
而俱類孔子,俗眼何昏昏。
古人有夢遇,便知為良臣。
又能記眉目,曉然得其真。
此須以神會,難與淺者論。
王生歸為我,試語司寇君。
此理充得去,三代同此民。
作者:強至
崷崒閩人秀,夫君得最完。
文章醇不雜,氣質渾無劇?/p>
場屋聞新詔,鄉閭正素冠。
天應老賢業,頭角壯年蟠。
作者:釋妙倫
寒巖其骨,槁木其形。
解語非舌,能言非聲。
埏埴立於未立,氣質成於未成。
自者般伎倆,也有人描模上丹青。
作者:姚合
我嘗游太湖,愛石青嵯峨。波瀾取不得,自後長咨嗟。
奇哉賣石翁,不傍豪貴家。負石聽苦吟,雖貧亦來過。
貴我辨識精,取價復不多。比之昔所見,珍怪頗更加。
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水稱至柔物,湖乃生壯波。
或雲此天生,嵌空亦非他。氣質偶不合,如地生江河。
置之書房前,曉霧常紛羅。碧光入四鄰,牆壁難蔽遮。
客來謂我宅,忽若巖之阿。
作者:蘇轍
君家毗陵本江南,雖為浙西終未甘。
風流秀髮自不減,氣質渾樸猶中含。
敲榜滿前但長嘯,簿書堆案常清談。
湖中往往載畫舫,竹下小小開茅庵。
歌吟彷彿類騷雅,導引委曲師彭聃。
新茶潑乳睡方覺,淥酒傾水醒復酣。
一朝揮手去不顧,使我把袂心難堪。
扁舟水涸費牽挽,瘦馬雪凍憂朝參。
一官來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蠶。
東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誰念家無甔。
作者:丘葵
太陽一入地,尚能掣成電。
老學儻能勉,氣質豈不變。
作者:李先
南極多老人,及見九代孫。
君今古儋州,氣質清且溫。
今年八十二,頗覺行步奔。
白鬚映紅頰,疑是羲皇人。
作者:陳宗遠
天地不磈立,人為天地心。
世無經濟學,何以任彌綸。
沛興園綺隱,淵啟虯髯驚。
漢唐造草昧,數子留其名。
我非煙霞徒,息養離世氛。
我非雲水客,眼空觀劫塵。
有身必有用,用世非榮身。
善性自孟子,晉性由荀卿。
氣質誠有駁,良心乃其純。
荀卿言治氣,孟子言養心。
治如治稊稗,晉去善自生。
養如養佳谷,善長晉亦亡。
善善而惡惡,孟荀同臭馨。
安用泥口耳,紛紛爭異名。
寥寥數千載,塵跡汗簡青。
麟死不可作,紀例存其文。
世無公是非,安得真勸懲。
西漢豈無人,氣節冰雪清。
東漢豈無人,長厚性質淳。
特立違時好,心事竟埋堙。
紛紛瀾倒徒,空贏身後名。
作者:趙蕃
少陵在大歷,涪翁在元佑。
相去幾百載,合若出一手。
流傳到徐洪,繼起鳴江右。
遂令風雅作,千載亡遺究。
猗歟宋柳州,有志諸公後。
作詩匪雕琢,氣質先忠厚。
銳鋒深自斂,至寶不輕售。
行年且半百,才為嶠南守。
嶠南山水佳,中州未曾有。
慨然遠遊意,不憚萬里走。
下車甫期年,已上政成奏。
無何天作孽,一病藥莫捄。
跖壽回乃夭,天理果大謬。
諸郎有家法,處己知孝友。
崎嶇窮川陸,寓郡還公柩。
卜龜得安宅,厥後斯雲覆。
自憐蹤跡脫,敢敘親且舊。
作詩寫余哀,清淚空如{上雨下溜}。
作者:程公許
山林遠志久封殖,誤隨小草輒輕出。
得似乾淳太史公,萬古不磨董狐筆。
太史龍鶴山中人,玩心竹素如醉醒。
煉師喜為作妙供,靈昔相間叢卉生。
七年飄搖湖海客,生怕魚鯉腐關膈。
圓規得自太史孫,清苦本來同氣質。
十洲地產富瓊芝,龍鶴何曾欠蕨薇。
與君約歸如有期,躍鯉何用工姜芥胹。
作者:高斯得
鶴書夜下建溪南,拔盡鄉英萬口談。
帝闕佇聽臚唱九,賓筵試詠鹿鳴三。
身名雖待文章顯,氣質須從道義涵。
海內如今人物眇,掀天事業要奇男。
作者:魏了翁
殗葉重葩兩大門,只憑道義世昏姻。
養成氣質槐為芷,發見儀容竹有筠。
自是子能為國士,何須女必嫁官人。
世衰俗薄昏成市,三復碑銘憤滿巾。
作者: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雲。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緘藏自語價希代,誰顧四壁嗟空貧。
臣聞帝舜優聖域,皋陶大禹為其鄰。
吁俞敕戒成黃要,垂覆後世如穹旻。
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進用司鴻鈞。
臣襄材智最駑下,豈有志業通經綸。
獨是丹誠抱忠樸,常欲贊奏上古珍。
又聞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貶賢愚分。
考經內省不自稱,但思至理書諸紳。
乾坤大施入洪化,將圖報效無緣因。
誓心願竭謨謀義,庶裨萬一唐虞君。
作者:許有壬
天相吾家,篋笥無金,詩書有人。看發揮胸臆,辭鋒凜凜,薰陶氣質,韋佩申申。師友淵源,賢才衡鑒,胄館光華近帝宸。男兒事,便盡輸心力,難報君親。讀書第一當勤。只孝弟書中是大倫。況人生為學,百年在幼,田家得計,一歲惟春。科占龍頭,名高雁序,好與皇家作鳳麟。都休問,是地鍾河岳,天應星辰。
作者:王旭
月臨南呂,正庭階、開到堯*三葉。風露清明鍾氣質,誕作人間豪傑。器宇宏深,襟靈闊遠,物我俱融徹。滔滔慾海,回頭一棹超越。試看南墅開尊,西池垂釣,此個情懷別。記得婆娑亭上酒,還到壽君時節。我夢登天,群仙相對,曾寫長生牒。見君姓字,分明非是虛說。
作者:吳泳
合下金相氣質渾,更參諸老遍宗門。
箕山再得顏回婿,榮國還生孔子孫。
學問不趨岐路徑,文章只好古罍尊。
至今尚得詩書力,一氣清明中夜存。
作者:陳深
并州沈厚士,氣質得天靈。
吳下留三祀,軍中講六經。
微雲點霄漢,清月出要坰。
載鼓汾亭曲,令人識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