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高煦
三五肇人極,聖道何巍危
夏殷逮成周,文風漸弘開。
呂政絕天紀,殘苛恣雄猜。
萬姓坐塗炭,六籍成寒灰。
自謂世無敵,沙丘忽崩摧。
阿房樂未央,長城空怨堆。
人文至今存,狂秦安在哉?千古驪山下,穢德銜余哀。
作者:盛鳴世
寶劍翩翩賦遠遊,東風吹騎出幽州。
洮河三月流澌下,人在長城天盡頭。
作者:劉長卿
玄黃一疲馬,筋力盡胡塵。驤首北風夕,徘徊鳴向人。
誰憐棄置久,卻與駑駘親。猶戀長城外,青青寒草春。
作者:聶紺弩
麥垛千堆又萬堆,長城迤儷復迂迴。
散兵線上黃金滿,金字塔邊赤日輝
天下人民無凍餒,吾儕手足任胼胝
明朝不雨當酣戰,新到最新脫粒機。
作者:方回
十年前此日,視篆上嚴州。
借服初金佩,峨冠尚黑頭。
乾坤誰失馭,江海已橫流。
保土雖無恙,忘家弗自謀。
實門驚瓦裂,癡子困萍福
追憶危阽急,都忘屈辱羞。
眾推真膽大,孰察暗眉愁。
盜賊誅鋤定,租傭減閣優。
民功差稍稍,己事太悠悠。
綿薄稀儲峙,貪婪恣取求。
冥懷隨命運,失意起冤讎。
屢跋三關馬,更乘四瀆舟。
長城青塚月,大漢黑山秋。
甫息台卿擔,空餘季子裘。
解官終欠早,破產復奚尤。
酹柏悲先垅,畦蔬偃故丘。
信書無一得,負債有千憂。
倒篋衣俱典,連床藥未瘳。
不如窮百姓,何謂古諸侯。
公論誰詩可,蓮花博士儔。
作者:楊億
東吳舊寺寄巖隈,駐錫神州久未回。
琴曲誰知流水意,詩篇自佔碧雲才。
廬峰已結白蓮社,鄴下暫尋銅雀台。
仙殿主人偏好事,春風鈴閣且徘徊。
作者:盧照鄰
躋險方未夷,乘春聊騁望。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曉樹滋,滉漾春江漲。平川看釣侶,狹徑聞樵唱。
蝶戲綠苔前,鶯歌白雲上。耳目多異賞,風煙有奇狀。
峻阻將長城,高標吞巨舫。聯翩事羈靮,辛苦勞疲恙。
夕濟幾潺湲,晨登每惆悵。誰念復芻狗,山河獨偏喪。
作者: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作者:庾信
秋夜搗衣聲。
飛度長門城。
今夜長門月。
應如晝日明。
小鬟宜粟瑱。
圓腰運織成。
秋砧調急節。
亂杵變新聲。
石燥砧逾響。
桐虛杵絕鳴。
鳴石出華陰。
虛桐采鳳林。
北堂細腰杵。
南市女郎砧。
擊節無勞鼓。
調聲不用琴。
並結連枝縷。
雙穿長命針。
倡樓驚別怨。
征客動愁心。
同心竹葉碗。
雙去雙來滿。
裙裾不奈長。
衫袖偏宜短。
龍文鏤剪刀。
鳳翼纏篸管。
風流響和韻。
哀怨聲淒斷。
新聲繞夜風。
嬌轉滿空中。
應聞長樂殿。
判徹昭陽宮。
花鬟醉眼纈。
龍子細文紅。
濕折通夕露。
吹衣一夜風。
玉階風轉急。
長城雪應闇。
新綬始欲縫。
細錦行須纂。
聲煩廣陵散。
杵急漁陽摻。
新月動金波。
秋雲氾濫過。
誰憐征戍客。
今夜在交河。
栩陽離別賦。
臨江愁思歌。
復令悲此曲。
紅顏余幾多。
作者:張籍
獨向長城北,黃雲暗塞天。流名屬邊將,舊業作公田。
擁雪添軍壘,收冰當井泉。知君住應老,須記別鄉年。
作者:屠隆
強兵一夜度飛狐,大雪連營照鹿盧。
明月五原容射獵,長城萬里不防胡。
單于塞外輸龍馬,天子宮中出虎符。
獨有流黃機上淚,西風吹不到征夫。
作者:周南
萬里長城漢有人,羽書漸少捷書頻。
君王軫念春寒重,更解貂裘賜將臣。
作者:鄭起
飲馬長城窟,下見徵人骨。
長城窟雖深,見骨不見心。
誰知徵人心,怨殺秦至今。
北邊風打山,草地荒漫漫。
五月方見青,七月霜便寒。
古來無井飲,繼帶糧盡乾。
自從徵人掘此窟,戍馬飲之如飛翰。
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關。
秦皇極是無道理,長城萬里誰能比。
作者:陶弼
北設長城陷敵塵,更來勞力武陵民。
我疑洞裡栽桃者,便是當時築版人。
作者:蔡汝南
誰將三字獄,墮此一長城。
北望真堪淚,南枝空自榮。
國隨身共盡,君恃相為生。
落日松風起,猶聞劍戟鳴。
作者:姚合
上將得良策,恩威作長城。如今并州北,不見有胡兵。
晉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從古無比,意氣送君行。
作者:李呂
感興聚滅元同水上漚,
癡人貪著不知休。生便當路栽荊棘,
死代群雛作馬牛。上隴計全謀蜀道,
長城功半廢少丘。古來大手猶如此,
只合將心向內求。
作者:張說
漢郡接胡庭,幽並對烽壘。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薛公善籌畫,李相威邊鄙。中冀分兩河,長城各萬里。
藉馬黃花塞,蒐兵白狼水。勝敵在安人,為君汗青史。
作者:史堯弼
武陵郡西桃花源,水盩山厔蠻區連。
秦人避秦久寓此,種桃千樹春風前。
落紅滿地溪路斷,魚郎捨舟得洞天。
瑞光浮動見宮室,桑竹交映膏腴田。
蒼崖老木含太古,民物樸野天理全。
男耕女織無租庸,雞鳴犬吠通陌阡。
東家西家走相問,客來何許今何年。
歷將時事為具言,二世不守嬴氏顛。
人心歸漢沛公起,四百餘載瞞竊焉。
迄今已復為晉有,尚何懼死長城邊。
豈知世態多廢興,聞之撫髀皆喟然。
辭歸未許留數日,陳列俎豆如賓筵。
生逢樂土自可樂,山林朝市非相懸。
明朝棹開落塵境,恍如夢破陵谷遷。
淵明一記故實在,世俗竟作神仙傳。
裹糧問道不復往,大笑子驥真無緣。
我今置酒嶂峰巔,醉袖起舞凌風煙。
大還有訣誰所傳,始自廣成授黃髯。
髯龍上征老聃出,谷神立說洪其源。
陰符黃庭龍虎經,伯陽契易誠多端。
況復後學如牛毛,支分派別徒紛然。
先天一氣誰真知,來如陽德升九淵。
疾雷破山坤軸裂,政要主者定力堅。
前弦之後後弦前,藥物不可錙銖偏。
黑白相尋秘融結,髣拂有象形質圓。
周天運火循屯蒙,非同坡老燒凡鉛。
無中生子奪造化,脫骨洗髓乘雲軿。
鞭笞鸞鳳隘八極,銅駝一笑三千年。
胡為知此不自煉,先儒嘗戒偷生安。
人身生死猶晝夜,以道順守全此天。
何須行怪出世法,屏棄骨肉潛荒山。
君臣父子與夫婦,兄弟朋友綱常間。
聖人設教若大路,反趨旁徑迷榛菅。
方壺員嶠渺何許,徒令世俗滋欺瞞。
房公便合掃塵壁,大書我詩為訂頑。
作者:方回
如池之酒如林肉,不與寒士作廈屋。
馬畜彌山金滿堂,此但可以駭愚俗。
得時引類上雲霄,失勢舉族填溝瀆。
曾不若仇翁方叟兩窮交,相與坦蕩忘邊幅。
知我無錢借書令我典,至今市井小兒相指目。
嗟今之人我未識,可魯陽虎宋華督。
屈心抑志諒未能,及物濟人非不欲。
古人胸次一相知,劉文叔忘其腹,
嚴子陵忘其足。後之君子若自求福,
考槃遁肥遠匪辱。檀道濟號為萬里之長城,
何似陶元亮醉臥一籬菊。危途所至太行阪,
深坑莫測沃焦谷。我將歸老紫陽山,
尚恐烏大夫之馬幣聘溫生洛之南,聘石生洛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