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應時
平生子程子,此地有精廬。
隱幾江聲在,當窗林影疏。
百年心未死,再拜意何如。
可忍蹉跎老,長慚案上書。
作者:白居易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四望窮沙界,孤標出贍州。
地圖鋪洛邑,天柱倚崧丘。
兩面蒼蒼岸,中心瑟瑟流。
波翻八灘雪,堰護一潭油。
台殿朝彌麗,房廊夜更幽。
千花高下塔,一葉往來舟。
岫合雲初吐,林開霧半收。
靜聞樵子語,遠聽棹郎謳。
官散殊無事,身閒甚自由。
吟來攜筆硯,宿去抱衾裯。
霽月當窗白,涼風滿簟秋。
煙香封藥灶,泉冷洗茶甌。
南祖心應學,西方社可投。
先宜知止足,次要悟浮休。
覺路隨方樂,迷途到老愁。
須除愛名障,莫作戀家囚。
便合窮年住,何言竟日游。
可憐終老地,此是我菟裘。
作者:蘇轍
風梢繞簷匝,霜干當窗淨。
遙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與可墨竹,冠絕今世。
〉主
作者:曾幾
舊時天祿校書郎,習氣薰人老未忘。
可笑當窗楮生面,卻成宮額半塗黃。
作者:鮑溶
高蟬旦夕唳,景物浮涼氣。木葉漸驚年,錦字因絡緯。
稍斷當窗夢,更淒臨水意。清香筍蒂風,曉露蓮花淚。
餘引未全歇,凝悲尋迥至。星井慾望河,月扇看藏笥。
誰念因聲感,放歌寫人事。
作者:朱孝臧
獨鳥沖波去意閒,壞霞如赭水如箋。為誰無盡寫江天。
並舫風弦彈月上,當窗山髻挽雲還;獨經行處未荒寒。
作者:馮時行
敝屋甫環堵,此君憂面牆。
當窗蔽寒綠,入坐薦清涼。
客詠閟余響,佛薰留散香。
老成看氣骨,霜雪表靈長。
作者:王問
東風桃李斗芳辰,城邊陌上啼鶯新。
當窗美人罷針線,並結鞦韆招比親。
百尺長繩掛香霧,結束衫裙學仙舉。
一回蹴踏一回高,漸絕飛塵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閨,舉步嬌羞花下迷。
自矜節柔絕輕趫,不倩人扶獨上梯。
春意撩人重離析,每出邀歡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歸,汗濕鮫綃不愛惜。
此戲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聲遠出垂楊裡,倦游歸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見此,麗人如花映瑤水。
金飾丹題彩作繩,宜在君家院牆裡。
作者:張碧
石門新長青龍髯,虯身宛轉雲光黏。聞君愛我幽崖前,
十株五株寒霜天。越溪老僧頭削雪,曾雲手植當庭月。
三十年來遮火雲,涼風五月生空門。願君栽於清澗泉,
貞姿莫迓夭桃妍。□□易開還易落,貞姿鬱鬱長依然。
山童懶上孤峰巔,當窗劃破屏風煙。
作者:張鎡
修溪檢校閒桃李,暗記蒼苔唯屐齒。
野鴛時看立汀沙,個字分明尤足喜。
金駝銀鼻豈關念,夢月當窗印寒水。
閨門瓜戍忽臨期。交與銅章令滌視。
篆文春蚓紅縈纏,背刻太平興國年。
因記太宗全盛日,車書萬里恢山川。
吳王納地初改郡,錢塘國勢猶依然。
治中選任不輕予,縱受往往皆前賢。
顧我何人來冒綴,迂愚縮朒仍孤悴。
買臣雖陋會稽懷,靖節殊慚彭澤棄。
職分猶得按西湖,岸址防侵除葑穢。
汎舟何事最官況,屬玉鵁鶄總徒隸。
無煩移牒水仙王,逕寫新篇就印章。
給露洗開千樹色,支風吹發萬荷香。
持旭桂隱真堪樂,世界清涼似巖壑。
更將此印印渠詩,是我前生那得知。
作者:蘇轍
風梢繞簷匝,霜干當窗淨。
遙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作者:李白
高樓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墮,當窗懸清光。
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彈作陌上桑。
弦聲何激烈,風捲繞飛梁。行人皆躑躅,棲鳥起迴翔。
但寫妾意苦,莫辭此曲傷。願逢同心者,飛作紫鴛鴦。
作者:蘇頲
朝上高樓上,俯見洛陽陌。搖蕩吹花風,落英紛已積。
美人不共此,芳好空所惜。攬鏡塵網滋,當窗苔蘚碧。
緬懷在雲漢,良願暌枕席。翻似無見時,如何久為客。
作者:楊衡
落葉寒擁壁,清霜夜沾石。正是憶山時,復送歸山客。
慇勤一尊酒,曉月當窗白。
作者:釋永頤
秋針感線溪,雲衲幾回披。
隴月當窗夜,鍾山入句時。
夢依紅樹宿,寒渡碧江遲。
吳楚繁幽勝,相逢苦未期。
作者:駱賓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歸雲已落涪江外,
還雁應過洛水瀍。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柳葉園花處處新,
洛陽桃李應芳春。妾向雙流窺石鏡,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時離別那堪道,此日空床對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魚,
幽徑還生拔心草。流風回雪儻便娟,驥子魚文實可憐。
擲果河陽君有分,貨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貧賤無人重,
莫言富貴應須種。綠珠猶得石崇憐,飛燕曾經漢皇寵。
良人何處醉縱橫,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縑成慊慊,
翻將故劍作平平。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後啼痕上竹生。
別日分明相約束,已取宜家成誡勖。當時擬弄掌中珠,
豈謂先摧庭際玉。悲鳴五里無人問,腸斷三聲誰為續。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懶聽將雛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簷前歸燕並頭棲。抱膝當窗看夕兔,側耳空房聽曉雞。
舞蝶臨階只自舞,啼鳥逢人亦助啼。獨坐傷孤枕,
春來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錦江中霞似錦。
錦字回文欲贈君,劍壁層峰自糾紛。平江淼淼分清浦,
長路悠悠間白雲。也知京洛多佳麗,也知山岫遙虧蔽。
無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長情守期契。傳聞織女對牽牛,
相望重河隔淺流。誰分迢迢經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不復下山能借問,
更向盧家字莫愁。
·172·
作者:李流謙
午照當窗樹影疏,靜聽{左埒右虎}{左埒右虎}水鳴除。
便將一日平分了,半用酣眠半讀書。
作者:馬治
華陂春水綠漪漪,二月西山雪後時。
舊宅重尋孝子傳,新年又赴故人期。
鶴鳴竹日當窗澹,僧定茶煙出閣遲。
我欲同修清淨業,泉頭來記四賢祠。
作者:周邦彥
玉觴才掩朱弦悄。彈指壺天曉。回頭猶認倚牆花。只向小橋南畔、便天涯。銀蟾依舊當窗滿。顧影魂先斷。淒風休颭半殘燈。擬倩今宵歸夢、到雲屏。
作者:張籍
寒蛩獨罷織,湘雁猶能鳴。月色當窗入,鄉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夢,復作繞階行。回首嗟淹泊,城頭北斗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