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克莊
定是當時有難疑,一賢指畫眾肩隨。
而今縱有人揮麈,問者為誰聽者誰。
作者:強至
華岳金天廟,唐賢石闕題。
姓名留篆刻,冠劍落耕犁。
字體諸家雜,函封數驛齎。
幾行猶壯觀,丞相討淮西。
作者:劉子翬
老坡文中哮闞聲,凜凜常如對英峙。
琅然諷詠興凌雲,瞠若追攀顙流泚。
玉山妙唱久寂寥,可與言計有之子。
裁箋遠餉風露新,坐我千尺黃山底。
初挼玄縠出冰霜,小嚼清香泛窗幾。
已輕魏帝暱蒲桃,肯許唐賢魁綠李。
極知人口無正味,苦談甘酸各務美。
不經真識為品題。此物初筵幾不齒。
青菁有用拔蒿萊,白粲無酬腐糠秕。
士懷環瑋勿自神,邂逅飛沈同一理。
子才超矣會曄然,外澤中真期是以。
味果固已驅煩邪,味道更須淪骨髓。
作者: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一日贐我游,大府輟高幕。
命車載酒醪,行人飭巾橐。
藍輿渡前溪,野飯即高閣。
笑著烏紗巾,行背青山郭。
嵇呂重契舊,皮陸索酬酰
幽花弄紫翠,鳴琴唱宮角。
靈氣浮融融,蒸風紛漠漠。
晚宿黃渡館,泉聲自伊洛。
溪童學流觴,盤花遞清酌。
歸火破昏街,擁衾聞夜柝。
詰朝振衣坐,繅車厭啼鹱。
東壁有舊詩,三賢據安作。
筆跡即訛謬,塵版復皴皵。
伊人已黃泉,來者誰丹雘。
徐徐到山門,青蒼洗昏膜。
兩山擘大道,造化自橐簽。
綠蒂凌空飛,江雲半天落。
二巖與四洞,靈仙舊淹泊。
丹鳳今不歸,雙門失扃鑰。
雲髓凝為乳,石柱垂如鐸。
峭壁斷行路,薜蘿陰附著。
秉燭尋龍潭,昏冥認頭角。
欲窺心已驚,暫進足還卻。
不探驪珠淵,安得長生藥。
又上齊雲亭,諸山露崖堮。
或湧如波濤,或沸如鼎鑊。
幡幢或飛動,塔廟或纓絡。
盛如明堂朝,衣冠勢紛錯。
尊者不避卑,強者不凌弱。
嚴如武庫兵,雪霜飾鋒鍔。
柔順就赦宥,剛頑即侵掠。
或齊如季孟,或比如媒妁。
連如魚綴鉤,猛如獸相搏。
橫如斗東西,勇如龍潛躍。
欲盡聽眺心,疲羸厭芒憍。
野僧又語我,文脊倚寥廓。
我思鹿裘人,不憚路磽確。
左瞻右已迷,前登後皆邈。
攀高猿臂引,入險腰{左右豆}縛。
辛勤到深幽,祠宮冷蕭索。
金丹已無傳,石室儼如昨。
咨嗟兩台高,日月互盤礡。
石豹鳴陰崖,鷹龜露金殼。
天河瀉雲潭,千丈不見濁。
眾指佛子堂,神靈重然諾。
我坐謝公亭,歸舟阻溪涸。
藝蕭陰禱祈,暮雨過山腳。
善濟雖未通,神變已可愕。
蠢蠢鹿中人,回首重慚怍。
屈曲歸杜遷,復結三天約。
傍楫清溪行,萬象皆洗濯。
石苔散青絲,玉筍解新籜。
路回灘流淙,灑面散雨雹。
魚禽遂天性,浮沉隨飲啄。
行行明鏡中,兩岸翠如幄。
停橈到妙顯,洞府誰開拓。
我知巨靈斧,神妙止一削。
狻猊儼守衛,瓊瑤出追琢。
幽蘭香自知,褊茗甘可嚼。
老木臥深塢,不肯就工度。
蒼石通元精,溫潤抱天璞。
古有智琰師,逍遙寄冥寞。
四獸雖吾降,一性奚所惡。
天子賜詔勤,香象與醍酪。
徘徊想遺風,愚迷仰真覺。
又疑無為人,其來非力學。
洞門有磨崖,唐賢盛鐫鑒。
姓名今尚存,苔蘚已斑駁。
游者來無窮,居者日益數。
人事竟糠秕,塵緣易糟粕。
唯有稽亭峰,巍峨不銷鑠。
仁智樂山水,小大等拳勺。
養心即自然,玩物仍浮保
我今還海涯,身不掛繒繳。
世無丹青人,為我一圖貌。
試作山中吟,高情寄鸞鶴。
作者:樂雷發
囊中秋卷逼唐賢,門外侯芭問太玄。
才大豈堪棲枳棘,官清應只友蘭荃。
湘行又泛君山月,淮績曾沖赤壁煙。
擬借從君新句看,試尋黃帽寄綱船。
作者:姜特立
老火西馳燒鄧林,此花孤絕更清深。
犀紋隱隱通肌骨,羽葆層層間彩金。
殘蕊尚堪然古鼎,生香長得汎秋砧。
形容盡入寺人筆,不為唐賢吹陸沉。
作者:魏野
一種徵書下九重,漢唐賢士豈能同。
定歸金馬殊黃散,不解銀魚勝白公。
千騎擁行歧路滿,萬人泣送郡城空。
他時若繼前交代,肯意棠郊鶴發翁。
作者:釋智圓
李杜之為詩,句亦模山水。
錢郎之為詩,旨類圖神鬼。
諷刺義不明,風雅猶不委。
於鑠白樂天,屈起冠唐賢。
下視十九章,上踵三百篇。
句句歸勸誡,首首成規箴。
謇諤賀雨詩,激切秦中吟。
樂府五十章,譎諫何幽深。
美哉詩人作,展矣君子心。
豈顧鑠金口,志遏亂雅音。
齪齪無識徒,鄙之元白體。
良玉為碔砆,人參呼薺苨。
須知百世下,自有知音者。
所以長慶集,於今滿朝野。
作者:林逋
唐賢存雅制,詩筆仰防閒。
遞去權應緊,封回債已還。
帶班猶恐俗,和節不妨山。
酒篋將書簏,誰言季孟間。
作者:李新
白雲包裹石城賒,幾度親歸夢裡家。
春入小桃渾綺繡,風回殘雪半塵沙。
唐賢碎瀉真珠粒,鄭老微明白杏花。
莫道窮邊無好語,二公流落亦天涯。
作者:周必大
雪繭冰絲結素華,天孫初織費繅車。
花開金谷空千種,蕊疊瑤英自一家。
下比山鄧∠啵嚇是砟究托劭洹?/p>
集仙翰苑須公等,歸繼唐賢植此花。
作者:王禹偁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門。
鞭馬六十里,暮投中書村。
村翁館我宿,茅屋欲黃昏。
有客忽投刺,自稱一品孫。
氣貌不凡俗,因為開酒樽。
坐久問家諜,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節,濫觴登洪源。
大傅擅鴻筆,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開封,改號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它丘樊。
跨驢入府縣,驅犢耕郊原。
家廟固已毀,國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羨絪何可論。
況復起章句,乘時寵便蕃。
子孫雖替陵,尚得守田園。
我愛三代時,法度有深根。
卿大夫稱家,世世奉蘋蘩。
四民有定分,宦路無馳奔。
自從雜伯道,傾奪日喧喧。
脫耒秉金鉞,吮筆乘朱軒。
朝榮又暮辱,容易如掌翻。
古道不可復,頹波益以渾。
何況度木者,倒置輪與轅。
我亦起白屋,兩朝直紫垣。
蔭子有官常,賞延弟與昆。
盡待食人祿,將何報君恩。
農桑國之本,孝義古所敦。
吾族不力穡,終歲飽且溫。
雖非享富貴,亦以蠹黎元。
唐賢尚消歇,我輩奚足言。
呼兒諷此詩,播在篪與塤。
作者:王禹偁
漲溪者為誰,人骨皆已朽。
我來尋故跡,溪荒亂泉吼。
惜哉幽勝事,盡落唐賢手。
唯余舊時月,團團照山口。
作者:王珪
金門學士富才華,又擁雙旌照水涯。
海日三竿隨放仗,春風五馬去如花。
帳兵夜握龍泉濕,舞女朝垂錦帶斜。
君看有唐賢太守,風流常是屬詩家。
作者:洪希文
農樂豐年,擊壞西東,千倉腐紅。正火劑漫山,丹青炫轉,朱華冒水,雲錦繽紛。鍾秀燕山,分付壺嶠,鬱鬱蔥蔥初度辰。人爭道,卿雲甘露,毓瑞儲精。公餘玉塵綸巾。遠賽過唐賢輩行人。看筆軍掃陣,羊欣給役,詩工綴錦,王翰求鄰。咀嚼群經,搜羅百史,辦下功夫日日新。東泉水,願永沾學海,混混涯津。留京師,左以與之。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紛紛,蕭瑟輪,是謂卿雲。卿音慶,輪音菅。
作者:寧參
唐賢遺勝地,天澤引初深。
未起朝宗勢,先資濟眾心。
淨惟涵寶剎,微或鄙蹄涔。
爽氣何偏早,群蛙一夜沉。
作者:高翥
亭在唐賢好句中,闌干六曲盡春風。
不知腳下是官府,但見面前如渚宮。
江水逢潮音激切,山雲因雨思溟蒙。
主人雅興居詩外,花影琴聲事事工。
作者:郭印
連日追游笑語同,一樽能遣百愁空。
唐賢閣上秋風冷,巴子台邊夕照紅。
木落荒坡思白傅,草深頹墓憶宣公。
只憐地狹難成市,依舊沙頭作小叢。
作者:鄭剛中
寮額高懸太守書,方盤炯炯連三珠。
唐賢正筆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
是寮今雖茅草新,元是東鄰寒士居。
士貧更在玉川上,三間破盡四壁無。
我借得這稍營葺,灑掃共費十日餘。
竹窗掛處青山入,水色坐照發與膚。
焚香下簾百念靜,雖未得道道不殊。
假道為名亦道者,竊復慕道名豈虛。
風流閒暇兩轓朱,筆含墨光能卷舒。
醺酣為我小飛動,到紙先有神鬼扶。
我身漂零秋葉孤,短景日就桑榆枯。
願憑大刻消百癘,呼吸瘴霧同醍醐。
作者:張恪
常懷玉壘李謫仙,精神浩瀚游八表。
頂摩蒼天弄白日,方丈蓬萊思清矯。
吾鄉夙號山水邦,縈青繚白雜蒼縹。
人間要自有佳趣。何必陳瞷扶桑曉。
江郎秀色照閩吳,咀嚼自可忘幽悄。
爛柯山與浮雲齊,突星騎石凌飛鳥。
何獨此山名未燿,無乃潛德避喧擾。
定是壺中小有天,眾星未易立譚了。
物之顯晦固有數,巧歷誰能窮忽秒。
我聞雁巖古業無,山經不載事沉杳。
後世奇秘始發見,遊人足跡竟盤繞。
九華妙觀人未睹,劉郎當時眼偏瞭。
固知有物必有遇,此理甚明非深渺。
豈惟安定名不腐,自覺劉郎才力少。
我詩那能為重輕,九鼎借助鴻毛校
群豪自可繼唐賢,聯名況有詩僧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