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基
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
吳徒二十萬,剽若狼虎群。
鼓行破棘壁,長驅似輕雲。
漢將三十六,朱旗燿天垠。
救梁不奉詔,太尉真將軍。
遂令千載下,知人稱孝文。
哀哉潼關戰,百萬徒紛紓
作者:陸游
長安城中三日雪,潼關道上行人絕。
黃河鐵牛僵不動,承露金盤凍將折。
虯鬚豪客狐白裘,夜來醉眠寶釵樓。
五更未醒已上馬,沖雪卻作南山游。
千年老虎獵不得,一箭橫穿雪皆赤。
拏空爭死作雷吼,震動山林裂崖石。
曳歸擁路千人觀,髑髏作枕皮蒙鞍。
人間壯士有如此,胡不來歸漢天子。
作者:岑參
暮春別鄉樹,晚景低津樓。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遂登關城望,下見洪河流。
自從巨靈開,流血千萬秋。
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
川上多往事,淒涼滿空洲。
作者:岑參
王生今才子,時輩鹹所仰。何當見顏色,終日勞夢想。
驅車到關下,欲往阻河廣。滿日徒春華,思君罷心賞。
開門見太華,朝日映高掌。忽覺蓮花峰,別來更如長。
無心顧微祿,有意在獨往。不負林中期,終當出塵網。
作者:吳溥
聖恩寬逐客,不遣過輪台。
談笑潼關去,雲霞仙掌開。
故鄉深念汝,遠道竟能來。
明日相思處,高秋鴻雁回。
作者:王之道
連昌宮中馬為樂,一時舞馬黃金絡。
君王養欲臣養文,忠鯁漫多寧救藥。
嗷嗷萬國風中船,檣傾柂壞夫何言。
潼關莫拒范陽賊,傷哉天廄空連錢。
翠華西去遙指蜀,應念霓裳舊家曲。
六軍敢怒誰敢呵,馬足空污太真肉。
始皇布漆徒堅城,元海斬木徒輕兵。
驅魚驅雀強鸇獺,乃使後世蒙佳聲。
亂離每憶昇平日,忽對新詩重嗟泣。
望仙花草自春秋,怊悵六龍歸未得。
作者:徐夤
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濁河泥。
故山遠處高飛雁,去馬鳴時先早雞。
關柳不知誰氏種,岳碑猶見聖君題。
芻蕘十軸僮三尺,豈謂青雲便有梯。
作者:陳季卿
度關悲失志,萬緒亂心機。下阪馬無力,掃門塵滿衣。
計謀多不就,心口自相違。已作羞歸計,還勝羞不歸。
作者:許渾
南北斷蓬飄,長亭酒一瓢。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塞遙。勞歌此分首,風急馬蕭蕭。
作者:許渾
霽色明高巘,關河獨望遙。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鳥散綠蘿靜,蟬鳴紅樹凋。何言此時節,去去任蓬飄。
作者:孔武仲
跨縣連州幾疊山,為君題作小潼關。
江湖不得長耕釣,塵土別為屢往還。
漸入長效趨坦蕩,卻從平地望孱顏。
何當輕騎重登險,指點湓城夕照間。
作者:真山民
三郎掩面馬嵬坡,生死恩深可奈何。
瘞土驛傍何足恨,潼關戰處骨埋多。
作者:鄭剛中
君把使旌臨洛水,我參樞幕過潼關。
秋風想見吹歸渡,先看淮南第一山。
作者:洪咨夔
兵家如弈棋,局局勢不同。
漢王引兵故道出襲雍,武侯率師祁山搖關中。
何曾踏陳跡,乃欲收新功。
中興用蜀九十秋,咄哉求劍空刻舟。
今年出秦州,明年出鞏州。
了無一鏃飛到商虢州。但諉險絕不可度,
豈識奇道須奇謀。漢水陰,
洵水陽,左房襄,
右梁洋。中間詩書禮樂帥,
手提招搖麾天狼。以人材為武庫,
以人心為金湯。於斯二者有足恃,
出奇度險如康莊。君不見紹興間,
虜從鶻嶺窺蜀山。彼既能來我能往,
疾驅風雨過潼關。
作者:薛逢
重岡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勢自尊。天地並功開帝宅,
山河相湊束龍門。櫓聲嘔軋中流渡,柳色微茫遠岸村。
滿眼波濤終古事,年來惆悵與誰論。
作者:文同
巫峽乘軺去,涪江擁節還。
方來赴京兆,又出領潼關。
髀肉川塗瘦,顛毛案牘斑。
音容今遂已,清血為公潸。
作者:徐寅
水盡銅龍滴漸微,
景陽鍾動夢魂飛。
潼關雞唱促歸騎,
金殿燭殘求御衣。
窗下寒機猶自織,
梁間棲燕欲雙飛。
羲和晴聳扶桑轡,
借與寰瀛看早暉。
作者:沈與求
山西健兒好身手,氣如車輪膽如斗。
十五射獵少年場,戲格黃羆同拉朽。
二十竄名尺籍中,鐵馬追風快馳走。
臂弓腰箭了一生,只喜論攻不論守。
兵符夜半出轅門,將軍令肅誰敢後。
自誇豪健天下無,誓為官家掃群丑。
蠻夷共事古來危,監軍巧落胡人機。
黑山未靖黃河沸,胡塵倏忽連紫微。
長驅中州斥候絕,已聞飲馬金明池。
種家猛將忠貫日,發上衝冠頤指揮。
主辱偷生事不武,壯士裂眥爭相隨。
東跨潼關達上國,城頭夜插將軍旗。
諸胡下馬拜吾父,請成退捨才有期。
肉食謀國帝子質,勒兵不動護送之。
壯士束手猛將死,胡來侮人猶小兒。
明明二聖堯舜主,天翻地坼徒爾為。
天翻地坼徒爾為,北望血淚滂兩頤。
真人中興似光武,赤眉青犢折箠笞。
一呼奪擊肯效死,風鶴尚信驚王師。
嗚呼何為背征討,紅帕兜鍪半為盜。
東家昨夜虜小姑,西婦朝篷握刀笑。
錦衣玉食事奢侈,翠眉紅頰資強暴。
黃屋今懷旰食憂,忍與豺狼活蓬藋。
時危宜爾悍且驕,側耳試聽哀痛詔。
五陵佳氣自蔥蔥,為雪大讎安九廟。
作者:司空圖
樓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愛軍裝。
潼關一敗胡兒喜,簇馬驪山看御湯。
作者:晃沖之
平生耳熟聞驪山,夢寐不到臨潼關。
當年太液金井碧,溫泉宛在關山間。
憶昔君來必十月,騎玉花驄帶風雪。
太真獨侍沐浴邊,鯨甲龍鱗影清絕。
五十年昇平一迷,卻驅萬騎出關西。
自為前朝同禍水,翻令後代異謙溪。
君不見汝海之南魯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
征夫問路說湯頭,可憐是亦陳驚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