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淑真
獨倚闌干晝日長。紛紛蜂蝶斗輕狂。一天飛絮東風惡,滿路桃花春水香。當此際,意偏長。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鍾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與海棠。
作者:趙以夫
黃葉舞碧空,臨水處、照眼紅苞齊吐。柔情媚態,佇立西風如訴。遙想仙家城闕,十萬綠衣童女。雲飄緲,玉娉婷,隱隱綵鸞飛舞。樽前更風度。記天香國色,曾占春暮。依然好在,還伴清霜涼露。一曲闌干敲遍,悄無語。空相顧。殘月淡,酒闌時、滿城鐘鼓。
作者:黃庚
博山香冷夜將闌,紅影搖窗燈未殘。
庭樹露濃花氣濕,井悟風老葉聲乾。
世情冷暖知心少,朋舊東西會面難。
一段客愁吟不就,無言背月倚闌干。
作者:葛勝仲
木闌干外池光闊。午夜喬林迷岸樾。掠船涼吹起青蘋,縈水歌聲欺白雪。檀郎響趁紅牙節。胡語嘈嘈仍切切。人生何樂似同襟,莫待驪駒聲慘咽。
作者:秦觀
銀漢初移漏欲殘,步虛人倚玉闌干。
仙衣染得天邊碧,乞與人間向曉看。
作者:楊冠卿
冰肌玉襯香綃保無言獨倚闌干角。相見又還休。可堪歸去愁。碧波溪上路。幾陣黃昏雨。歸去斷人腸。紗廚枕簟涼。
作者:施岳
翠鰲湧出滄溟,影橫棧壁迷煙墅。樓台對起,闌干重憑,山川自古。梁苑平蕪,汴堤疏柳,幾番晴雨。看天低四遠,江空萬里,登臨處、分吳楚。兩岸花飛絮舞。度春風、滿城簫鼓。英雄暗老,昏潮曉汐,歸帆過艫。淮水東流,塞雲北渡,夕陽西去。正淒涼望極,中原路杳,月來南浦。
作者:岳珂
貼水初翻紫玉團,忽驚矗立傍闌干。
瑤池七日來青鳥,玉鑒孤奩舞翠鸞。
曉露走盤珠顆瑩,晚風颭蓋雪衣寒。
從今十丈開花面,太華峰頭更一看。
作者: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雲罷,還齋夜方闌。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干。
作者:邵亨貞
,與南金翦鐙小酌,分題寫懷。追念古人樂事,今無一在眼,時於文字中見其一二,遂各想像舊事為之。然心之所好,亦寂寞中一樂也,予得此調舞館簪蛾,譙門試角,疏鐙時弄春影。曉簷鐵馬敲晴,夜箏錦鴻送冷。銅駝陌上,早官柳輕黃籠暝。料小樓、一枕微酲,已被暖寒欺醒。花信阻、鎖窗慣靜。芳事杳、翠衾倦整。晚妝似怯梅鈿,舊香尚擬篆鼎。朱門雙掩,向斗鴨闌干慵並。待灞橋、重暖新墟,擬約倩桃闌艇。
作者:吳說
雲收霧落天圍淨,乞與遊人眼界寬。
獨恨不當新雪霽,月明來此倚闌干。
作者:潘牥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遠。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作者:釋智愚
水面綠盤擎雨出,臨風幾度倚闌干。
不知暖氣有多少,老子年年得御寒。
作者: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
探著南枝開遍未,
不知蘊藉幾多香,
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悶損闌干愁不倚,
要來小酌便來休,
未必明朝風不起。
作者:釋紹曇
水牯牛,偏捩拗。
酷暑雲林,恣情{左足右孛}跳。
山前祖父田園,忍見離離荒草。
秋風正要及時耕,脫落鞭繩無鼻竅。
去住自如,收入在我。
牧笛聲聲送暮霞,故家深入千峰杳。
嗚咿嗚咿,莫教忘卻來時道。
東籬菊染黃,秋浦茱凝翠。
古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
淵明有眼無筋,錯認白衣人至。
金風剪剪,玉露團團。
故人知此意,笑拍玉闌干。
作者:歐陽修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
作者:沈說
燕翼初乾淥滿池,桑陰收盡麥黃時。
一年春事又成夢,幾日愁懷欲廢詩。
料理病身嘗藥遍,揩摩睡眼看書遲。
悠然獨倚闌干立,花下狸奴臥弄兒。
作者:馮延巳
坐對高樓千萬山,
雁飛秋色滿闌干。
燒殘紅燭暮雲合,
飄盡梧金井寒。
咫尺人千里,
猶憶笙歌昨夜歡。
作者:釋智遇
溪林葉墮,寒雁聲寒。
見成公案,大難大難。
百雜碎,鐵團圞,
和風搭在玉闌干。
作者:顧隨
可惜九城落照,被遮一帶遙山。
涼波澹澹欲生煙。
悲風來野外,秋氣滿塵寰。
早識身如傳捨,未知心遣誰安。
紫薇朱槿已開殘。
今宵明月好,休去倚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