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允平
竺寺王城近,金門講大乘。
教中初有記,祖外久無僧。
身被山河衲,心懸日月燈。
南湖雨華座,十載復誰登。
作者:釋智愚
對文箋釋通人到,破名舂科作者難。
不見澧陽焚鈔者,棒頭拈出尚寒酸。
作者:釋文禮
颺下天台故紙堆,為搜言外蔣山來。
浙翁拶到無棲泊,謂實情忘撒手回。
作者:范成大
古業禪窟鎖巖扃,拂子崔嵬拄杖橫。
塔上佛光堂上月,莫言公案不分明。
作者:王廷相
長安諸公虎鳳客,曲江宴我春微茫。
江邊草沒古皇跡,塔前雲散千佛光。
人豪意遠詞錦鮮,尚書御史紛瓊筵。
鄴中文學不足數,洛下風流漫自賢。
健氣觚稜紫雕下,秀儀合沓輕鴻翩。
迎春送客意超忽,絃管啁啾沸遠天。
華嚴御宿平如掌,豁豁晴川新陽上。
古人不來今人來,百花樓台半草莽。
裊裊富春竿,纂纂東陵瓜。
吾道貴沉冥,濁俗矜繁華。
暮擷芳蓀,朝餐紫霞。
王喬赤松,韶顏如花。
海裡三山接羽翼,人間萬事真泥沙。
金魚繡服有何益,食封開府虛相誇。
君不見漢家昆明金作池,旌旗影滅石螭沒。
又不見唐帝芙蓉花為苑,殿幄香沉煙卉發。
清渭常流東海波,南山不斷諸陵月。
請君休歌行路難,直須痛飲金壺干。
醉向江頭照容鬢,百年幾許身心閒。
牧羊小兒垂赤紱,屠龍豪士淪幽山。
妖虹無計灑赤血,天狼未滅空長歎。
彈朱篌,擊鼉鼓,催花不開白日暮。
腰間寶劍雙龍精,把向尊前為公舞。
作者:衛宗武
招提幾百載,其來自唐室。
屢此系扁舟,過門不暇入。
豈圖今之行,招攜敘舊室。
遂停欲歸櫂,重整倦游屐。
粵昔有高僧,斯地曾卓錫。
湛然一方泉,千歲停寒碧。
古殿倚太陽,佛光含慧日。
巍巍屋上峰,森森庭下杓。
禪房窈且深,竹樹尤靜密。
開尊且濁饌,領客日至夕。
久要亦所難,此意豈易得。
探囊出詩章,往往名勝筆。
誦詩所以名,極圓而圓極。
作者:曹勳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鬚髮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淨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寶華粲縟並文綺,金針細衲成帖相。
衣巖灰蝗繢捶ǎ灰徽肟撞孛鈑謾?/p>
經歷百千無退轉,佛光律儀不曾失。
我以至寶易得之,每善護持神通藏。
是故回施惠因老,原惟此衣覆法身。
天風海濤助潮音,普聞四眾及一切。
常如此袍無斷滅,惠因法施亦無窮。
楖栗橫拈師子床,法法流通並東海。
作者:唐生智
擲筆峰連古道場,重新遺塔鎮仙鄉。
掃除下界風霾跡,長使名山放佛光。
作者:老捨
佛光塔影淨無塵,幾點櫻花迎早春。
踏遍松陰何忍去,依依小鹿送遊人。
作者:沈一貫
寶界凝三島,雕台絕四鄉。
江心懸法鏡,渡口出慈航。
塔鎮龍王藏,龕依雁子堂。
濺濤銷畫彩,隱岫濕爐香。
夜榜投僧火,春帆引佛光。
已聞潮是梵,寧指蜃為梁。
咒食靈黿喜,齋心老檜涼。
望來炎暑薄,歌罷海天蒼。
素愛中泠水,兼依大法王。
誓當滌塵袂,高臥片雲長。
作者:釋祖欽
元宵令節,且喜天晴。
高燒銀燭,照佛光明。
作者:姚孝錫
臧谷雖殊竟兩亡,倚闌終日念行藏。
已忻境寂洗塵慮,更覺心清聞妙香。
孤鳥帶煙來遠樹,斷雲收雨下斜陽。
人間未卜蝸牛捨,遠目橫秋益自傷。
作者:釋普度
蕩蕩慈風彌宇宙,滔滔辯瀉四河清。
毗盧海印全身佩,香擁優曇滿帝城。
作者:釋文禮
送子參尋靈鷲山,諸方多是落前三。
自從開異歸同後,玄旨於今亦倦談。
作者:黃庭堅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萬細行滅塵勞。
愛護有情如眼目,胡奴來供濾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風,奉持所聞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橫戈,弓折箭盡皆消霣。
作者:白居易
勞師送我下山行,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當知後會在他生。
作者:徐璣
江天經雨後,秋意轉新高。
遠棹送行客,涼鍔柑巍?/p>
高人初祿仕,判語亦風騷。
若到海西岸,佛光盤翠袍。
作者:釋印肅
驢嘶馬喚不回頭,古佛光中未肯休。
解道探機無別物,相逢聊示指端頭。
作者:釋文禮
歸去相依有鷲山,渠家一向斥前三。
誰知開異來同了,圓旨如今亦厭談。
作者:吳錡
曾訪神仙巖洞來,人言偉觀似天台。
籐蘿足下猿猱嘯,鐘鼓聲邊日月開。
燈續佛光凝紫翠,雲將蜃氣作樓台。
最憐貫石神龍尾,猶帶天東雨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