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偁
我馬從東來,君車正西去。
有似風吹海上雲,天際無心忽相遇。
與君相遇即相知,瀝膽輸肝無復疑。
虞卿豈顧雙白璧,平原輕擲二美姬。
狂歌一鬥酒,共醉六屏月。
拂曙登古台,慷慨與君別。
君行五嶺南,我阻三山道。
何處我思君,天涯但芳草。
昨朝鴻雁下江煙,銜得君書置我前。
開緘拂冰雪,千里情洒然。
念昔與君多意氣,相期豈作桃李妍。
鬃生立堂下,叔向知其賢。
袁宏發朗詠,謝公遂回船。
丈夫一語苟有合,何必結交窮歲年。
我有古干將,繡澀久棄捐。
寧甘困泥滓,恥為兒女憐。
君有長歌向余寫,我將古調為君宣。
月明洞口鳴風泉,清商一曲付哀弦。
雲山麋鹿可為侶,紛紛薄俗何其偏。
作者:陳著
古調難逢鍾子期,近交只數已公詩。
家風自別閒相似,心事無涯話有時。
草木味中猶著我,荊榛叢裡更同誰。
衰年如許會能幾,俯仰悠悠雲水知。
作者:程嘉燧
曾憐古調背同時,廿載心期老曲師。
為是唱情聽不得,鬢邊先著幾莖絲。
作者:蘇泂
非禽胡能飛,羽翰上青霄。
非木胡能花,開謝隨驚飆。
始予眷所生,於世免塵囂。
頗知師寧蘧,貧樂富無驕。
異哉肯顧我,古音日寥寥。
介然守其業,彈琴自逍遙。
采苡以永晨,芻稿以終宵。
尚思舉斯人,還復淳其澆。
言瞻彼穹矣,維斗南之杓。
言瞻彼水矣,維海東之潮。
慨然契薰兮,邈余逮虞姚。
作者:劉長卿
泠泠七絲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作者:賈島
朗詠高齋下,如將古調彈。翻鴻向桂水,來雪渡桑干。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殘。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作者:劉克莊
古調不同俗調,後儒多異先儒。
美蔡中郎幼婦,呵鄭司農老奴。
作者:利登
憶我昨選勝,瓶錫來蒼山。
上巖豁萬里,下峽窮重玄。
謂此已勝絕,可以無梅川。
後同北溪游,青陽稅塵鞍。
險流貫地軸,危瀑垂天關。
雲氣夜結構,如有飛來仙。
迥然幽且深,直可無塵寰。
乃知天壤寬,淺目非所沿。
亦豈無勝此,天不丐我閒。
豺虎白日行,俘掠無崖巔。
此境亦莫保,惜此時運艱。
二君皆駿人,銓時洞遐觀。
考槃擇澗谷,取數良已慳。
天尚不子與,而遣纏世患。
十月崆峒路,霜風吹羈單。
回首舊遊處,野孤嗥暮煙。
天地豈不寬,我身靡所安。
思古英達士,豈皆薄龍盤。
求隱有不可,勳名乃窮年。
困衡心慮閒,庸非大任緣。
勉哉慎所從,致主或不難。
逃死復誦此,自笑還自憐。
念我昔時語,夢驚老雲間。
茲事今已晚,誰能復長歎。
作者:劉克莊
子去臨民社,公私必小寬。
皆雲官似水,誰道縣如灘。
村絕追胥跡,溪無督賦瘢。
自從陳李後,古調少人彈。
作者:無名氏
厚地生芳桂,遙林聳干長。葉開風裡色,花吐月中光。
曙鳥啼余翠,幽人愛早芳。動時垂露滴,攀處拂衣香。
古調聲猶苦,孤高力自強。一枝終是折,榮耀在東堂。
作者:劉克莊
貧兒籬下看花窠,曾見千株玉雪麼。
畫得詩禪三昧少,詩如無住一聯多。
過時結實心猶苦,從古調羹味在和。
我坐聳肩窮到老,君肩欲聳又如何。
作者:邵亨貞
官渡。官渡。猶記畫橈去路。小憐歌扇誰尋。歲歲東風恨深。恨深恨深深恨。風外落紅幾陣。
作者:元稹
喜聞韓古調,兼愛近詩篇。玉磬聲聲徹,金鈴個個圓。
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花態繁於綺,閨情軟似綿。
輕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禪。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
延之苦拘檢,摩詰好因緣。七字排居敬,千詞敵樂天。
慇勤閒太祝,好去老通川。莫漫裁章句,須饒紫禁仙。
作者:王奕
蹇予鉛槧生,角角雞鶩食。
青衿學校身,白髮書傳癖。
萬卷老邊笥,一區守雄宅。
媚俗懶低眉,慕古展長揖。
少年塗抹技,志願靡終絲。
幾載拂高駝,蒼梧與西極。
開雲上衡山,景仰昌黎伯。
史記在山川,遐蹤喜馳轢。
望岳企少陵,吟岱擬太白。
惜哉阻關河,游齒朽塵屐。
悠悠鄒魯心,坐見歲月曆。
雩壇想風沂,恨天沃焦膈。
文理思楷林,手植槐檜柏。
雖難陋巷回,豈不束帶赤。
髫年誦魯論,掩卷望天級。
神哉六鰲轉,一夜混藩國。
驅車上金台,卿相去如織。
逐日未化鄧,心血自撞激。
既慚西山夫,尚堪東魯客。
心旌久搖搖,夢寐在屋壁。
忽逢緱山仙,扶我玉川腋。
百拜揖溫良,敘此宇宙隔。
秋丁杏壇下,展膝陪丈席。
三聖長幼間,樽俎見徐疾。
翌朝謁林墓,稽首龍門蹕。
大庭與尼山,歷歷撫遺跡。
書腸廓鄙吝,若有鬼物擘。
慨思今何時,文軌混南北。
春秋一太極,鴻蒙再開闢。
草木復甦鮮,川原盡疏滌。
燕趙與秦隴,可以勁氣吸。
豈無中原學,共此浩蕩臆。
扶輿久郁翁,一發定無敵。
倘不登岱宗,何由俯鵬翼。
遂偕二三子,崎嶇歷阡陌。
搴裳涉五汶,揫爽薄吟錫。
捫參上天門,四海同一碧。
偃然帝孫尊,不放寸山出。
南衡走奴隸,西華失名額。
中宵展紅輸,萬有破元關。
玉女毓淵泉,流作聖賢澤。
正氣吐長林,不與籙俱訖。
洛陽帝王所,興廢每不測。
尼嶧香火期,未可限千百。
傴指登封君,令人重驚慄。
金丸互巧惛,何異雉盧擲。
丑哉驪坑人,終然化豝貉。
刻心假碑篆,僥倖脫經兀。
豈知覲岳心,正在述方職。
登望雖殊時,聖狂不可域。
吟人類誇譽。誰復論順逆。
北方豪傑地,罕見吾其惑。
遊覽下山來,低眉恣搜索。
或采之道途,或求之方冊。
或咨新少年,或質古碑刻。
挑包到東平,得士僅六七。
在昔遺山翁,盛美信難匹。
一笑洗簪膩,臨風倚孤節。
泬寥大雅余,古調寄篇什。
東南十年間,往往家有集。
想今在鬥牛,安得挹苾。
西方有許平,金陵不可襲。
翼翼望考亭,直欲跬步陟。
四書門戶正,蹊徑掃曲筆。
閻侯上界仙,塵溘聊暫謫。
中興聖人居,光焰出晦室。
亦有河汾翁,杜門守貞德。
深林見孤熊,狐兔盡驅辟。
淮陽遺一皓,留以鎮東邑。
復齋上玉樓,往恨抱萬億。
蜂蝶不作雙,未暇采纖悉。
卓有容齋翁,夜光難自匿。
弦鳴風雁落,孰御箭鋒急。
所謂魯君子,於斯信可必。
今古太山吟,誰不媚封續。
投崖匹夫勇,亦有誇介石。
雄文痛麾掃,與岳競碕磔。
一指回萬軍,眾質出孤戟。
古詩三百篇,無邪是真識。
余子月在雲,乍明而乍蝕。
我來見長篇,樓下臥百尺。
夫乃面餘人,又復產今日。
文采起具瞻,巖巖師尹赫。
北風盡化枳,獨此見佳橘。
橘中有仙翁,可望不可摘。
試把珊瑚鉤,輕拂蛟龍脊。
馮夷坐幽宮,海若不敢斥。
方壺靈山高,借我寸階立。
從今孕仙氣,倘可絕塵粒。
茲行類南鵬,九萬始一息。
越人初適齊,語笑遺大國。
道無傾蓋程,握手論疇昔。
畏刖不三獻,荊璞徒自戢。
舉蔑置堂上,更僕數一一。
保社多吟鷗,望歸心未釋。
春風吹客衣,臂羽不可縶。
願勿距互鄉,引手肅之入。
招賢自隗始,敢謂崇台岌。
人皆笑麾牆,吾獨喜入室。
他時報國士,豈必在炭漆。
定有雙白璧,照我羈窮色。
山東出相地,驛召在目即。
乾坤愈浩蕩,人才寧促迫。
作者:釋紹曇
松下掃除青草徑,澗邊開闢綠陰亭。
飯余握手閒行坐,唱曲山歌賀太平。
遏雲古調,流水新聲。
眼裡無筋聽不足,臨風擊碎聖凡情。
作者:邵亨貞
官渡。官渡。猶記畫橈去路。小憐歌扇誰尋。歲歲東風恨深。恨深恨深深恨。風外落紅幾陣。
作者:楊承鯤
嗚呼清角不復見,玄鶴已去悲風呼。
裨海齊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節疏苦欲睡,白首人間空見圖。
就之忽驚雲木動,沈筆欲下還躊躇。
千巖崢嶸萬壑趨,松檜漠漠煙巒殊。
前有豕麋後虎蜺,琅浯浞自諮邸?/p>
石亭仄映山之隅,中有高士牙與期。
縞衣黃冠七尺軀,修眉朗照秋水珠。
氣和貌古合禮法,一仰一俯宮商俱。
細看聞聲更見意,似神似非驚復吁。
迸流千片指下墮,鳳凰忽叫將其雛。
嗟我有琴太古調,抱之不肯向人操。
幽蘭無聲白雪靜,盡圖雖在誰知省?東陽可賣死不哀,和
者既稀歸去來。
作者:徐仲謀
郫縣七十寺,碁佈於郊坰。
景德當道衢,寶塔騰青冥。
其間西禪院,地勝景物靈。
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經。
自從沒官來,卷帙何零叮
府民納其直,將遷離梵庭。
奇哉陳氏子,睹此而涕零。
謂寺無九部,何以重佛僧。
如人去五臟,何以主神形。
捨財百萬餘,贖之俾安寧。
蘭若皆修飾,貝葉重芬馨。
簽函列金玉,堂殿揮丹青。
永以鎮福地,實可壯禪扃。
命僧開寶藏,煌煌如日星。
讀誦香院裡,音響何冷冷。
聞者與見者,如醉而得醒。
豈不護洪福,深遠於滄溟。
凡人富金帛,安能延百齡。
唯有好善道,聲譽喧雷霆。
高吟二百言,長使郫民聽。
作者:趙蕃
家世風流翰墨林,政和佛祖務傳心。
浮辭肯作齊梁體,古調直諧韶濩音。
入社敢期陪唱屬,贈言從此得參尋。
惠然更辱高軒過,不問春溪綠漲深。
作者:戴叔倫
陽關多古調,無奈醉中聞。歸夢吳山遠,離情楚水分。
孤舟經暮雨,征路入秋雲。後夜同明月,山窗定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