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禾
我生海南萬山間,出門岡隴相迴環。
平田更無十里闊,何處知有天地寬。
男兒墮地六合志,抱此一雨常悁悁。
早年曾作天府客,長歌東出穆陵關。
關頭仰天坐歎息,百年事業如彈丸。
乾坤只限衣帶水,何繇萬里窺中原。
只今文軌一潮混,地不改辟時易然。
斯須洛京見嵩華,咫尺孔林登泰山。
聖賢往跡正在此,譬若木水有本原。
北方學道古所貴,當年楚產皆其偏。
從來一氣有旺歇,況及人事多移遷。
程門立雪道南後,幸此一脈猶綿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學行八埏。
當時亦號小洛陽,游胡劉蔡居相聯。
風流不減程邵馬,至今故老人能言。
起來高目視八荒,斯文一縷千鈞懸。
人心不啻溺焚急,茫茫大柄伊誰顓。
但得人讀周孔書,不患古道今無傳。
圖書龍馬事闊遠,滎河溫洛仍當年。
疇分三三卦八八,舉目法象非虛玄。
大哉伊亳一德書,此極翼翼甸幅員。
太平六典深識此,下方余意公惓惓。
不惟周官列三百,更將儀禮陳三千。
成周致治絕千古,空餘軌則留殘編。
尼山已歎鳳不至,只有夢寐相周旋。
從茲架漏過千載,何時赤子當息肩。
漢初自是有餘責,仁義經制皆蕝綿。
董公年老賈生少,至今秦法常襲沿。
婁敬一言豈通論,長雄氣習爭相挻。
絕愛東都一代治,猶是三代氣象存。
泱泱思樂鼓鍾地,冠帶幾萬圜橋門。
尊師重傅古亦少,一變至道夫何難。
惜哉桓榮無此學,西方現出金光仙。
馬來牛去事甚淺,自此正氣常腥膻。
秣陵青山那得以,獨有此地余衣冠。
王通元經莫輕議,太和文治誠班班。
一時禮樂盛興學,千閭萬井皆均田。
殷周而下此一治,王蘇諸老重討論。
卻恨晉陽好昌運,大綱不正他何觀。
此幾一失又幾載,高天厚地銜深冤。
雖然正氣當有合,古今良會應非慳。
書生杜門三十載,邂逅三生一日緣。
願言挾冊拜曲阜,更欲促駕窺澗瀍。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聞荒草凝淒煙。
聖賢事事在耳目,依然昔日佳山川。
文公之道會當北,古今此理常往還。
昭代表音自此始,九州四海須同文。
在道久分要統一,皇極一建趨蕩平。
老癃扶杖何日見,深衷寓此觀洛篇。
堯夫卜宅太平日,有道經世常一元。
揚帆東南必滄海,振屐西北須崑崙。
魯侯僖伯我有望,殘山剩水難為妍。
作者:陳傅良
一日一度過短牆,三日風雨撓我觴。
天球河圖在東序,保障繭絲分晉陽。
我欲從之苕水遠,搔首不見月滿廊。
笑看兒女羅列拜,老人星下燒夜香。
作者:李隆基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林塘猶沛澤,台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歎息履庭隅。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作者:庾信
代北雲氣晝昏昏。
千里飛蓬無復根。
寒鴈嗈嗈渡遼水。
桑葉紛紛落薊門。
晉陽山頭無箭竹。
疏勒城中乏水源。
屬國征戍久離居。
陽關音信絕能疏。
原得魯連飛一箭。
持寄思歸燕將書。
渡遼本自有將軍。
寒風蕭蕭生水紋。
妾驚甘泉足烽火。
君訝漁陽少陣雲。
自從將軍出細柳。
蕩子空床難獨守。
盤龍明鏡餉秦嘉。
辟惡生香寄韓壽。
春分燕來能幾日。
二月蠶眠不復久。
洛陽游絲百丈連。
黃河春冰千片穿。
桃花顏色好如馬。
榆筴新開巧似錢。
蒲桃一杯千日醉。
無事九轉學神仙。
定取金丹作幾服。
能令華表得千年。
作者:蘇頲
隋運與天絕,生靈厭氛昏。聖期在寧亂,士馬興太原。
立極萬邦推,登庸四海尊。慶膺神武帝,業付皇曾孫。
緬慕封唐道,追惟歸沛魂。詔書感先義,典禮巡舊藩。
高殿彩雲合,春旗祥風翻。率西見汾水,奔北空塞垣。
款曲童兒佐,依遲故老言。裡頒慈惠賞,家受復除恩。
下輦崇三教,建碑當九門。孝思敦至美,億載奉開元。
作者:元好問
惠遠祠前晉溪水,翠葉銀花清見底。
水上西山如掛屏,鬱鬱蒼蒼三十里。
中原北門形勢雄,想見城闕雲煙中。
望川亭上閱今古,但有麥浪搖春風。
君不見,系舟山頭龍角禿,白塔一摧城覆沒。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亂飛如箭鏃。
汾流決人大夏門,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從巨屏失光彩,河洛幾度風煙昏。
東闕蒼龍西玉虎,金雀觚稜上雲雨。
不論民居與官府,仙佛所廬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萬古,爭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來苦。
南人鬼巫好(幾)祥,萬夫畚鍤開連崗。
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并州渠亦亡。
幾時卻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築晉陽。
作者:王昌齡
晉陽寒食地,風俗舊來傳。
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
泣多流水漲,歌發舞雲旋。
西見之推廟,空為人所憐。
作者:王沂
東風撲面飄紅雨。正杜宇,催春去。馬首西山青半縷。汾陰簫鼓。晉陽煙樹。總是消魂處。芙蓉綠水佳賓主。賭酒金錢□更數。若見東皋煩寄語。山林真味。醉鄉天趣。待我平分齲
作者:賀朝
朔胡乘月寇邊城,軍書插羽刺中京。天子金壇拜飛將,
單于玉塞振佳兵。騎射先鳴推任俠,龍韜決勝佇時英。
聞有河湟客,愔愔理帷帟。常山啟霸圖,汜水先天策,
銜珠浴鐵向桑干,釁旗膏劍指烏丸。鳴雞已報關山曉,
來雁遙傳沙塞寒。直為甘心從苦節,隴頭流水鳴嗚咽。
邊樹蕭蕭不覺春,天山漠漠長飛雪。魚麗陣接塞雲平,
雁翼營通海月明。始看晉幕飛鵝入,旋聞齊壘啼烏聲。
自從一戍燕支山,春光幾度晉陽關。金河未轉青絲騎,
玉箸應啼紅粉顏。鴻歸燕相續,池邊芳草綠。
已見氛清細柳營,莫更春歌落梅曲。烽沉灶減靜邊亭,
海晏山空肅已寧。行望鳳京旋凱捷,重來麟閣畫丹青。
作者:張羽
南北雲山賦遠遊,白頭終老晉陽秋。
千篇留得平生稿,半似蘇州半郢州。
作者:
於赫聖祖,龍飛晉陽。底定萬國,奄有四方。
功格上下,道冠農黃。郊天配享,德合無疆。
作者:陸游
少日飛揚翰墨場,憶曾上疏動高皇。
寧知老作功名夢,十萬全裝入晉陽?
作者:無可
中司出華省,副相晉陽行。書答偏州啟,籌參上將營。
踏沙夜馬細,吹雨曉笳清。正報胡塵滅,桃花汾水生。
作者:周曇
三國連兵敵就擒,晉陽城下碧波深。
風濤撼處看沈趙,舟楫不從翻自沈。
作者:宋登春
野老憐時序,壺漿慰客情。
春盤鄰女送,曉樹隴禽鳴。
寒塢驚花色,窮邊聽角聲。
他鄉逢一笑,更覺旅魂驚。
作者:樓鑰
晉陽固自有高共,奉天豈可無宣公。
當時扶日滄海東,尚想健筆驅長風。
指揮諸將如奴重,中興內相當推功。
斷碑毋庸詫詩工,制稿且在鑾坡中。
作者:吳融
韓魏同謀反覆深,晉陽三板免成沉。
趙衰當面何須恨,不把干將訪負心。
作者:張說
太原俗尚武,高皇初奮庸。星軒三晉躔,土樂二堯封。
北風遂舉鵬,西河亦上龍。至德起王業,繼明賴人雍。
六合啟昌期,再興廣聖蹤。傳呼大駕來,文物如雲從。
連營火百里,縱觀人千重。翠華渡汾水,白日崒罕峰。
枌榆恩賞洽,桑梓舊情恭。往運感不追,清時惜難逢。
詩發尊祖心,頌刊盛德容。願君及春事,回輿綏萬邦。
作者:儲光羲
北陵散寒鳥,西山照初日。婉孌晉陽京,踟躕野人室。
南軒草間去,後乘林中出。靄靄長路暖,遲遲狹路歸。
蜉蝣時蔽月,枳棘復傷衣。城上東風起,河邊早雁飛。
夏王紀冬令,殷人乃正月。涯口度新雲,山陰留故雪。
幸逢耆耋話,餘待親鄰別。總轡出叢薄,歇鞍登峻隅。
春源既蕩漭,伏戰亦睢盱。未獲遵平道,徒言信薄夫。
作者:司馬光
天心均煦嫗,物態異芬芳。
上國花應爛,邊城柳未黃。
清明空改火,元已漫浮觴。
仍說秋寒早,年年八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