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惟一
昔日不生,今日不滅。
出入飛鳶嶺,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識。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作者:鄭崑
錦衣公子意翩翩,下馬人爭接玉鞭。
昔日青娥今白髮,強操檀板向歌筵。
作者:王炎
六蜚駐蹕臨東吳,益州遠在西南隅。
君王右顧入念慮,選用名德分麟符。
文章政事俱第一,袖手未肯持鈞樞。
清獻之清過於水,忠定之信孚豚魚。
二賢寂寂未有繼,蜀人惟恐公來遲。
溯江萬里飛鷁首,祝公善保千金軀。
發須未見一絲白,歸來便可居丞丞疑。
清時緩帶鎮方面,問民疾苦勤褰幔
頗聞今蜀與昔異,昔日民肥今已臞。
願言細意護根本,要令可與同安危。
更須推轂拔人物,勿念折箠笞羌夷。
想見明年初下車,錦官城裡花正都。
四郊按堵但耕鑿,春風蕩漾隨旄麾。
遨頭一笑父老賀,九重不用憂坤維。
作者:丘濬
六朝宮闕久蒿萊,紫蓋黃旗帝運開。
沄鵲漏傳雲外觀,鳳皇簫奏月中台。
千山峰勢連吳遠,萬里江流自蜀來。
此日金陵非昔日,子山詞賦莫興哀。
作者:韓愈
宣城去京國,裡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
座中悉親故,誰肯捨汝眠。念汝將一身,西來曾幾年。
名科掩眾俊,州考居吏前。今從府公召,府公又時賢。
時輩千百人,孰不謂汝妍。汝來江南近,里閭故依然。
昔日同戲兒,看汝立路邊。人生但如此,其實亦可憐。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連。強顏班行內,何實非罪愆。
才短難自力,懼終莫洗湔。臨分不汝誑,有路即歸田。
作者:周權
制水,因以黃名樓。樓成,子由作賦,坡翁為書之,刻於石。予回自京師登樓懷古,並感項籍遺事,末章及之登臨把酒,問黃樓人去,幾番風雨。妙絕穎濱樓上賦,坡老龍蛇飛舞。千載風流,兩翁笑傲,淮泗歸譚塵。衣冠安在,我來空自延佇。下視**喧塵,慘昏煙落日,西風鼙鼓。昔日爭雄懷楚霸,百萬屯雲貔虎。世事茫茫,山川歷歷,不盡憑闌思。城頭今古,黃河日夜東去。
作者:貞元文士
昔日偏沾雨露榮,德皇西幸賜嘉名。
馬嵬此去無多地,合向楊妃塚上生。
作者:王稚登
昔日吹簫鳳下來,如今鳳去只荒台。
劍分安得重歸匣,水覆難教再上杯。
倩酒禁愁何日醉,待花消恨幾時開。
無情最是窗間雨,吹入空床生綠苔。¤
作者:馬鈺
丫髻之中,明藏兩吉。師名頂戴休更易。鍾離昔日亦如斯,姚公倣傚寧無益。性燭修完,命燈挑剔。靈光朗照知無極。迎仙客唱踏雲行,瑤台
作者:岳岱
隋皇昔日錦帆游,吳楚分疆是此溝。
兩岸煙花迷賈客,萬家楊柳掛新秋。
北瞻燕闕三千里,西望金陵十四樓。
淮海岷江都會地,繁華雄盛古揚州。
作者:朱翌
夜深真可覆短氈,地僻何因致八綿。
五嶺盛傳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
固知淵客難藏寶,倒捲珠池立散天。
日下有丹能變白,青山休恨早華顛。
作者:李群玉
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楫射初暉。喧江雷鼓鱗甲動,
三十六龍銜浪飛。靈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綠草斜煙日暮時,笛聲幽遠愁江鬼。
作者:張栻
閉門六月汗如雨,出門褦襶紛塵土。
文書堆案曲肱臥,夢逐征鴻過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需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風,中流咿啞挾鳴櫓。
長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語見肝腑。
意行愛此松陰直,眼明還喜碑字古。
高低梵釋著幽居,深隱仙家開閟宇。
忽看宮牆高十丈,學宮峨峨起鄒魯。
斯文政倚講磨切,石室重新豈無補。
危梯徑上不作難,橫欄截出可下俯。
惟茲翼軫一都會,往事繁華雜歌舞。
變遷返覆寧重論,昔日樓台連宿莽。
邇來人物頗還舊,豈止十年此生聚。
泉流涓涓日循除,華表何時鶴來語。
炎氣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團對香縷。
鼎來杖屨皆勝引,季也亦復仙步武。
洛陽年少空白頭,三閭大夫浪自苦。
一笑便覺真理存,高談豈畏丞卿怒。
不圖畫僧聖得知,貌與兒童作誇詡。
請君為我添草堂,風雨蕭蕭守環堵。
作者: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崖。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作者:王安石
白雲山頂病禪師,昔日公卿各贈詩。
行盡四方年八十,卻歸荒寺有誰知。
作者:釋法薰
昔日隨流今逆流,昔時今日有來田。
李將軍本穿楊手,誤向南山射石頭。
作者:李洪
海昌一別十三秋,僚舊相逢雪滿頭。
公負才能猶掌庾,我須疏散尚監州。
樽前強健應須喜,身外無名勿用憂。
昔日長官今繡斧,吹噓應念蒯為緱。
作者:李蓘
紅樓昔日高入雲,雲中搖曳留仙裙。
千金良夜世爭死,一曲纖歌天喜聞。
春風著人不肯久,紅絲牽作田郎婦。
田郎重田不重嬌,寶瑟銀箏敝如帚。
五月雨多苗生慎,荷鋤下田學破苗。
尺布籠頭汗洗面,望樹不得乘涼飆。
田郎擊鼓促工急,偷向溪邊背花立。
回身照水不自識,水底何人相對泣。
歸來沿路收墮枝,恐畏明朝炊泬糜。
少年寶馬誰相問,十里芳塵風外嘶。
作者:宋太宗
昔日神仙皆燒煉,不說根由人豈見。
本是凡情枉謾勞,何年待得成九轉。
作者:王洋
去年至日猶從俗,今年至日曾無肉。
食無臠炙情勿傷,祭不毛血貧太酷。
起與婦謀宜早計,我典春衫君前髻。
但得豚肩略揜豆,敢事三牲共日祭。
婦將捩發猶忸尼,請君憑幾聽致詞。
所聞奉祀貴戾潔,誠果不立豐何為。
自為君為今有年,君家儉千相流傳。
以其所養昔固爾,稱所豐儉今宜然。
況聞隆殺古有制,禮貴視時成愷悌。
順成八蠟乃得通,聖治功成方饗帝。
方今大禮曾未充,倉廩不與昔日同。
無財無田不可祭,子有籩豆那能豐。
且求遠去酌行潦,在野不應嫌薄少。
待得故鄉兵馬空,共買羔羊薦清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