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居易
身心安處為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水竹花前謀活計,
琴詩酒裡到家鄉。榮先生老何妨樂,楚接輿歌未必狂。
不用將金買莊宅,城東無主是春光。
作者:洪咨夔
引卻蜂衙一事無,求師尚友聖賢俱。
激昂意氣中興頌,收斂身心太極圖。
畬火明邊饑虎過,渡船聲外老鶬呼。
江南雲水寬多少,萬里深山著此臞。
作者:晃迥
多圖果何益,只自勞奔競。
不如收身心,凝然成靜定。
作者:蘇軾
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
濕薪破灶自燎衣,饑寒頓解劉文叔。
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干戈未解身如寄,聲色相纏心已醉。
身心顛倒自不知,更識人間有真味。
豈如江頭千頃雪色蘆,茅簷出沒晨煙孤。
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
我老此身無著處,賣書來問東家祝
臥聽雞鳴粥熟時,蓬頭曳履君家去。
作者:包恢
碧巖只在丹霞裡,丹碧從他色自殊。
我斷不隨他境轉,身心一定誓無渝。
作者:吳融
裛塵絲雨送微涼,偶出樊籠入道常
半偈已能消萬事,一枰兼得了殘陽。
尋知世界都如夢,自喜身心甚不忙。
更約西風搖落後,醉來終日臥禪房。
作者:陳宓
愚智紛紛總一丘,身心役役謾多憂。
山林未必勝城市,觸處能歡即自由。
作者:孫應時
鐵馬橫戈三十秋,天涯肯忘舊父游。
看君材氣萬人敵,何日關河一戰收。
判把身心專報國,不憂骨相晚封侯。
尊前感動書生恨,聽說當年下宿州。
作者:王大受
歲月如流書似出,豈堪檢點鬢毛斑。
貧憂消耗記持少,場屋羈縻展拓難。
事物無窮徒著眼,身心未了只長歎。
直須種種從頭掃,掃到和書也不看。
作者:蘇軾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淨。
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
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頂,結髮授長生。
作者:徐僑
自吾齋外付諸兒,除卻詩書總不知。
苔色上侵閒坐處,鳥聲來和獨吟時。
十分秋風重陽近,一味天涼老者宜。
調得身心能自慊,止吾所止復何疑。
作者:憨山大師
身心放下有餘閒,垂老生涯在萬山。
不許白雲輕出谷,好隨明月護柴關。
作者:釋正覺
白髮寒巖雪,青眸古澗秋。
身心明月磨田地,河漢清霜洗鬥牛。
識金瑜,用錐鉤,
萬化區分拄杖頭。
作者:蘇轍
轍幼侍先君,聞嘗游廬山,過圓通,見訥禪師,留連久之。
元豐五年,以譴居高安,景福順公不遠百里惠然來訪,自言昔從訥於圓通,逮與先君游,歲月遷謝,今三十六年矣。
二公皆吾裡人,訥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順公七十四,神完氣定,聰明了達。
對之悵然,懷想疇昔,作二篇贈之。
屈指江西老,多言劍外人。
身心已無著,鄉黨漫相親。
竄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仍將大雷雨,一洗百生塵。
念昔先君子,南遊四十年。
相看順老在,想見訥師賢。
歲歷風輪轉,禪心海月圓。
常情計延促,無語對潸然。
作者:釋智朋
放下身心,仁義禮智。
黃面瞿曇,撈天摸地。
四月十五,喚作結制,
東行不見西行利。
作者:李昉
曾逢禪客話真如,福逐緣生信有餘。
謝傳兒孫皆斡蟲,鄭家姬歉意盡知書。
穩辭高位身心泰,中立明庭勢利疏。
只恐欲閒閒不得,絳騶重引入宸居。
作者:丘處機
得好休來休便是。贏取逍遙,免把身心使。多少聰明英烈士。忙忙虛負平生志。造物推移無定止。昨日歡歌,今日愁煩至。今日不知明日事。
作者:程公許
秋雲陰陰壓邊城,秋風颯颯飛邊塵。
淮堧夕烽連峴首,往來羽檄無時停。
那籌樓上一長嘯,環六十郡皆陽春。
老翁哺兒誇說尹,連年我禽歌即盈。
皇明如在殿西角,恩許借留為福星。
六弧標慶當撥度,載途鼎沸歌謠聲。
請公細酌成都酒,拄笏看度西山雲。
只將祭酒瞪目意,坐鎮坤軸如砥平。
可憐兒輩見坎井,孰知我公身心廷。
天生人物關運數,豈為爾較山重輕。
淅江時巡今四葉,上流地險如建瓴。
強敵逆天久就厭,力困尚逞牙距獰。
膽折棧雲不敢向,介冑酣眠宵徹明。
雅知折衝妙方略,胸中歷歷不啻行。
我聞四海如一體,手足誰異元相親。
癢痾何適不關我,仁者頃刻字得寧。
吾皇盛德堯舜主,包瑕匿垢韜厥靈。
一朝震怒詔薄伐,天戈所指壺漿迎。
西南倚公九鼎重,草木亦自知威名。
寶書斑斕真學士,陣圖反授諸將軍。
頻來寵光赫奕一,富有學問規經綸。
蜀才自昔比齊魯,公既崇學揚其文。
更須度外物外外,聲病未可拘豪英。
蜀民生理日艱急,公既減賤矜其貧。
張弓何時可復弛,一分可寬寬一分。
蜀邊儲峙僅虛籍,公既檄吏探其囷。
餽糧千晨憂不斷,渭上可無人雜耕。
蜀兵十萬今有機,公既選練蒐其精。
將驕易置端在我,尾大安得平如衡。
公心渾如古井水,沄沄外物何關情。
公才信是澗壑松,大廈安樂扶其傾。
勿謂蜀漢彈刃土,酇侯用這開西京。
間關武侯說良苦,千古大分垂彤青。
願公為國一引手,饑食渴飲心經營。
從前規模會展拓,蓋世事業看崢嶸。
旆旌揚風出子午,笳鼓動地超三秦。
毋使酇侯武侯得專美,蜀山豈無齊之石可磨亦可銘。
少徐帶礪河山盟,命圭相印酬元勳,
胙士奕葉疏恩榮。卻歸麻壇之山命仙侶,
脯麟酌醴一曲歌長生。
作者:白居易
黑鬢絲雪侵,青袍塵土涴。
兀兀復騰騰,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齋上,薰然負暄臥。
晚下小池前,澹然臨水坐。
已約終身心,長如今日過。
作者:蘇軾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館孤眠體生粟。
誰能相思琢白玉,服藥千朝償一宿。
天寒日短銀燈續,欲往從之車脫軸。
何人吹斷參差竹,泗水茫茫鴨頭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