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暘
舉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譜系通江左,家聲愧洛中。
一捧埋寶劍,三錫負彤弓。
誰念轅門士,哀歌徹昊穹。
作者:張鎡
南渡人物中,第一數安石。
經營江左民,成敗固先識。
苻堅擁百萬,朝野總憂色。
長驅不量德,在法真餌敵。
談笑付兒輩,茲豈試一擲。
捷至偶折屐,胸中未易測。
議者謂矯情,妄意窺悃愊。
作者:張伯玉
久從光祿長城戍,卻到嚴陵舊釣灘。
休問簿書邊報急,且聽宅舍水聲寒。
舟浮南渡雲千里,睡起東窗日數竿。
寄語晉溪溪上月,楚天雖遠一般看。
作者:趙蕃
南渡六十載,況談元佑時。
故家垂欲盡,遺事莽難知。
文字既多舛,傳聞寧破疑。
唯公有源委,萬折必東之。
作者: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穎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晚惟道武攬英雄,遼東之晁同興起。
世封穎川刺濟州,子孫嬋媛冠劍偉。
唐有賢良如漢初,名動集賢為學士。
是時海內圖書家,一晁未議張與李。
忠實文華入本朝,三祖百孫同一體。
中祖穎川襲遠封,東祖西祖復於濟。
自從決策罷兵來,平進不厭百寮底。
即今門戶益衰微,攬古懷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無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齡,疏封鈿服明光裡。
夫人眼力尚針縷,拜恩不易從稚齒。
初惟夫人有子賢,曰此布濩敢不。
何勞夢帝血面論,直以微誠動旒扆。
華堂白髮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壽斝千場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孫不能鳴,東眷孫文刊燁煒。
作者:孫因
維六飛之南渡兮,潢濤江以東歷。
後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遺跡。
駐翠蹕以彌年兮,因改元而頒詔。
爰升州而為府兮,冠紹興之大號。
舉大享之上儀兮,即行闕而蕆祀。
視總章與重屋兮,亦庶幾其遺意。
登堂而望稽嶺兮,懷克勤之令德。
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復古之素志。
采上虞之囊封兮,終然法乎舜禪。
山郁蔥以蜿蜒兮,鍾禹陵之佳氣。
御香四時來下兮,道冠蓋以相望。
拱觚稜於雲闕兮,儼威顏而天咫。
系百年之父老兮,及親逢乎盛事。
想天民之視阜兮,與虞夏而同治。
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復逢舜禹之君。
然儻無舜禹之臣兮,孰能牧舜禹之民。
作者:元好問
腐朽神奇,夢幻吞侵,朝昏變遷。悵殘燈舊歲,雞聲競早,春風歸興,雁影相先。南渡崩奔,東屯留滯,世事悠悠白髮邊。虛名誤,遍人間浪走,恰到求田。青紅花柳爭妍。意醉眼、天公也放顛。更雲雷怒卷,頹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檜千年。園令家居,陶潛官罷,無酒令人意缺然。從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
作者:劉長卿
中州日紛梗,天地何時泰。獨有西歸心,遙懸夕陽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論利害。陽雁南渡江,征驂去相背。
因君欲寄遠,何處問親愛。空使滄洲人,相思減衣帶。
作者:趙蕃
攜家本避長城戍,孫子相仍住桃塢。
雖雲秦暴賦可逃,後乃開通晉南渡。
當時未有神仙傳,創自淵明詩五言。
只今圖畫遍四海,樓台樹木空蒼然。
玄都亦說桃千樹,夢得飄零因怨句。
未應只屬羽人家,亦有因茲悟初祖。
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轉石哀。
仙耶釋耶不可見,每一過之空繫纜。
作者:道原法師
鐵馬悲鳴汴水黃,翠華南渡駐錢塘。
至今父老稱行在,往昔君臣認故鄉。
銀海雁飛虛夜月,銅盤仙去只秋霜。
乾坤離合寧非數,詩罷長吟意渺茫。
作者:蘇軾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
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蓑衣舞,醉裡卻尋歸路。
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後不知何處。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
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
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作者:程公許
昌稱文章續灑漢,只合彯纓侍香案。
帝遺騎麟下大荒,肯為吾州一笑粲。
至今千里被膏沐,猶自{上雨下矞}雲余絢燦。
後二百年來祖侯,不以左官興寤歡。
西園作堂娛歲豐,東城選勝湖波漫。
不知此湖孰經始,秀水之涯矗堤堤。
花嶼逶迤雙徑通,荷蕩淼莽三塘貫。
憑堤築台夐清曠,羈官賴此匯憤惋。
嘉二三子南渡來,營葺頗能還舊觀。
風流轉燭冷如鐵,僕雨摧風存者半。
蹇余意倦直承明,次補適來忝藩翰。
腐不能通柱後文,拙尤不辨牙籌算。
自公政須豁滯懣,時屈何能事輪奐。
支傾補壞聊復爾,護邃培高足娛玩。
江山入手要彈壓,風月無邊供判斷。
高賢一語真實錄,勝游雖多此為冠。
水花岸草錯雲錦,雨瘴清嵐無界畔。
忘機自與鷗鷺親,無事從渠鳧鶩散。
老仙音塵可得追,移得盧家石堅悍。
題評倚重南軒翁,瞻相如瑟黃流瓚。
迂頑我豈經世具,乞身去詠南山矸。
作詩聊與來者期,何去後思可稱讚。
尚友三賢自不差,時復憑熊一來看。
作者:劉子翬
渡南渡北是長亭,沙上行人立馬情。
回首若無煙樹隔,只應猶望見高城。
作者:龔自珍
草創江東署羽陵,異書奇石小崚嶒。
十年松竹誰留守?南渡飛揚是中興。
作者:華岳
自愧材猷不足觀,獨於忠義死能幹。
於陵風雨誰思漢,萬里腥膻誰報韓。
眼到北盟常搵血,話殘南渡欲衝冠。
如何一代多人傑,稽首稱藩鼻不酸。
作者:程垓
門外飛花風約祝消息江南,已釀黃梅雨。蜀客望鄉歸不去。當時不合催南渡。憂國丹心曾獨許。縱吐長虹,不奈斜陽暮。莫道春光難攬齲少陵辨得尋花句。
作者:王操
分飛南渡春風晚,卻返家林舊業空。
無限離情似楊柳,萬條垂向楚江東。
作者:李希仲
旄頭有精芒,胡騎獵秋草。羽檄南渡河,邊庭用兵早。
漢家愛征戰,宿將今已老。辛苦羽林兒,從戎榆關道。
一身救邊速,烽火通薊門。前軍飛鳥斷,格鬥塵沙昏。
寒日鼓聲急,單于夜將奔。當須徇忠義,身死報國恩。
作者:沈佺期
南渡輕冰解渭橋,東方樹色起招遙天子迎春取今夜,
王公獻壽用明朝。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侲子亂驅妖。
宜將歲酒調神藥,聖祚千春萬國朝。
第九十七卷
作者:錢謙益
板蕩淒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雲。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後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瀲艷西湖水一方,吳根越角兩茫茫。
孤山鶴去花如雪,葛嶺鵑啼月似霜。
油壁輕車來北裡,梨園小部奏西廂。
而今縱會空王法,知是前塵也斷腸。
方袍瀟灑角巾偏,才上紅樓又畫船。
修竹便娟調鶴地,春風蘊藉養花天。
蝶過柳苑迎丹粉,鶯坐桃堤候管弦。
不是承平好時節,湖山容易著神仙。
冷泉淨寺可憐生,雨血風毛作隊行。
羅剎江邊人飼虎,女兒山下鬼啼鶯。
漏穿夕塔煙烽影,飄瞥晨鐘鼓角聲。
夜雨滴殘舟淅瀝,不須噩夢也心驚。
建業餘杭古帝丘,六朝南渡盡風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蘇小湖應並莫愁。
戎馬南來皆故國,江山北望總神州。
行都宮闕荒煙裡,禾黍叢殘似石頭。
冬青樹老六陵秋,慟哭遺民總白頭。
南渡衣冠非故國,西湖煙水是清流。
早時朔漠翎彈怨,他日居庸宇喚休。
苦恨嬉春鐵崖叟,錦兜詩報百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