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克莊
蜀相昔曾耕渭上,漢家今有糴湟中。
唱籌但欲令邊實,懸罄誰知慮國空。
作者:劉禹錫
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水落龍蛇出,沙平鵝鸛飛。
波濤無動勢,鱗介避餘威。會有知兵者,臨流指是非。
作者:張九齡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圖猶寂寞,嘉會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漢水波。逶迤春日遠,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來煙景和。同心不同賞,留歎此巖阿。
作者:林俊
瀼西一捨許,兩山勢回合。
巨石狀城門,鐵衣護周匝。
楚蜀相犬牙,乾坤互闢闔。
雲龕入玲瓏,元氣深吐納。
風搜群竅開,水樹聲互答。
推蓬暫此清,巫山事雜沓。
作者:蘇籀
惆悵欒城舊朋執,何殊闕里孔顏徒。
達生自信誠知命,晚節遭逢德不孤。
貫悉該明漢中壘,雍容通雅蜀相如。
老成流輩方吹薦,典訓斯文示後儒。
疏奏襄陽正平手,表章天策伯褒俞。
明窗棐幾一呻繹,背癢政逢長爪姑。
作者:汪應晦
武侯遺廟自丹青,霸業銷磨但故城。
北魏中分盟血在,南陽三顧夙心明。
君臣際會宜興漢,吳蜀相資失借荊。
獨致瓣香思祀典,西山回首暮雲生。
作者:晁公溯
吳蜀相望萬時程,經年書到說都城。
御溝猶泛宮花出,春草還依輦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國,東南父老亦傷情。
鄭公鄉里聞如故,誰道胡兒解弛兵。
作者:李石
蜀相披荒壘,唐人拓密林。
四川襟帶重,六詔霧雲深。
鹽米成民業,珠犀作吏箴。
官閒無一事,閉合念親心。
作者:姚合
聖朝同舜日,作相有夔龍。理化知無外,烝黎盡可封。
燮和皆達識,出入並登庸。武騎增餘勇,儒冠貴所從。
贈詩全六義,出鎮越千峰。連日陳天樂,芳筵疊酒鐘。
烏台情已洽,鳳閣分彌濃。棧轉旌搖水,崖高馬蹋松。
恩深施遠俗,化美見前蹤。江曉流巴字,山晴聳劍峰。
雙油擁上宰,四海羨臨邛。先路聲華遠,離京詔旨重。
歲除今向盡,春色即相逢。嫩葉抽赬蕊,新苔長翠茸。
冰銷魚潎潎,林暖鳥噰噰。泉落聞難盡,花開看不供。
青城方眷戀,黃閣竟從容。計日歸台席,還聽長樂鐘。
作者:周必大
好因輪斲悟觀書,莫守筌蹄覓兔魚。
華岳登來卑步仞,滄溟浮罷眇支渠。
命窮且戲娛親彩,道合須牽奉詔裾。
此外文章真小技,未應傾慕蜀相如。
作者:蘇頲
潞國臨淄邸,天王別駕輿。出潛離隱際,小往大來初。
東陸行春典,南陽即舊居。約川星罕駐,扶道日旂舒。
雲覆連行在,風回助掃除。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昔試邦興後,今過俗徯予。示威寧校獵,崇讓不陳魚。
府吏趨宸扆,鄉耆捧帝車。帳傾三飲處,閒整六飛餘。
盛業銘汾鼎,昌期應洛書。願陪歌賦末,留比蜀相如。
作者:高斯得
采玉探珠遍九圍,先容分不到離奇。
委心自信天行止,用世定慚道覺知。
且可謾持東海釣,終期不負北山移。
杜陵雖老心猶壯,盍與同尋蜀相祠。
作者:劉克莊
閩蜀相望萬里遙,敢圖斗壘屈魁杓。
南州處士蒙殊禮,魏府牙兵不更驕。
邦伯如今安得結,國人它日會思僑。
瓣香垂去猶精禱,果有甘霖溉旱苗。
作者:崔與之
吳蜀相通一水長,聞公西土意差強。
人謀合處天心順,民力寬時國勢張。
參井光芒搖戟纛,關河事業耀旂常。
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歸來早趣裝。
作者:釋文珦
遊魂變化事無涯,吳蜀相望萬里賒。
回首故宮歸不得,聲聲啼血染山花。
作者:陸游
吳蜀相望萬里程,征鞍忽報近湓城。
角巾已入三更夢,老眼先增十倍明。
告至遍為親舊問,勞還深媿里閭情。
追思二紀暌離事,喜極翻成涕泗橫。
作者:郭印
殘日銜西嶺,輕煙幕晚村。
朝宗奔眾水,設險壯重門。
恍惚襄王夢,淒涼蜀相魂。
山川長不改,人意自朝昏。
作者:包恢
海邦太守常時有,海上詩翁間世奇。
自賦歸來石屏去,不煩繩削草堂知。
高情豈為時情改,浩氣難隨血氣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題蜀相孔明祠。
作者:崔璐
河岳挺靈異,星辰精氣殊。在人為英傑,與國作禎符。
襄陽得奇士,俊邁真龍駒。勇果魯仲由,文賦蜀相如。
渾浩江海廣,葩華桃李敷。小言入無間,大言塞空虛。
幾人游赤水,夫子得玄珠。鬼神爭奧秘,天地惜洪爐。
既有曾參行,仍兼君子儒。吾知上帝意,將使居黃樞。
好保千金體,須為萬姓謨。
作者:楊汝士
古柏森然地,修嚴蜀相祠。一過榮異代,三顧盛當時。
功德流何遠,馨香薦未衰。敬名探國志,飾像慰甿思。
昔謁從征蓋,今聞擁信旗。固宜光寵下,有淚刻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