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皇甫汸
耽寂懷摩詰,辭榮學右軍。
鄉心隨梗泛,春思藉蘭薰。
巴水初消雪,巫山尚掩雲。
漢家頻遣祀,留待碧雞文。
作者:韓愈
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人皆余酒肉,子獨不得飽。
才春思已亂,始秋悲又攪。朝餐動及午,夜諷恆至卯。
名聲暫膻腥,腸肚鎮煎炒。古心雖自鞭,世路終難拗。
弱拒喜張臂,猛拿閒縮爪。見倒誰肯扶,從嗔我須咬。
作者:劉學箕
楊柳飄飄春思長,綠橋流水繞宮牆。
碧雲望斷空回首,一半欄干無夕陽。
作者:釋璉
嬌朱淺淺透煙光,瘦倚疏簷半出牆。
雅有風情勝桃李,巧含春思避冰霜。
融明醉臉籠輕暈,斂掩仙姿蹙嫩黃。
旦暮風英墮行袂,依微如著袖中香。
作者:方岳
杜鵑花落石闌干,新染晴波綠繞灣。
小立佇詩風滿袖,一雙睡鴨占春閒。
作者:楊維楨
今年臘底無殘雪,卻是年前十日春。
騎馬行春橋上路,密梅花發便撩人。
吳下逢春春思濃,不堪花發館娃宮。
吳山青青吳水白,愁殺江南盛小叢。
見說昆田生玉子,海西還有小崑崙。
明朝去拔珊瑚樹,龍氣隨飛過海門。
鮫卵兼斤傳海上,海人一尺立階前。
婁江馬頭天下少,春水如天即放船。
南朝宮體袁才子,更說西昆郭孝廉。
自是玉台新句好,風流無複數香奩。
湖上女兒柳葉眉,春來能唱黃鶯兒。
不知卻是青娘子,飛傍枇杷索荔枝。
西樓美人不受呼,清箏一曲似羅敷。
可無東廄五花馬,去博西樓一斛珠。
作者:陸游
重台諼草初離土,百葉緗梅已滿枝。
莫道山家殺風景,也能醉倒向東籬。
作者:唐汝龍
結伴蕩春思,啼鶯裊綠枝。
分行拾瑤卉,列坐盛光儀。
作態抽莖疾,含嬌出葉遲。
眾中嬴一算,花下獨揚眉。
作者:韋莊
綠映紅藏江上村,一聲雞犬似山源。
閉門盡日無人到,翠羽春禽滿樹喧。
作者:歐陽修
憶君去年來自越,值我傳車催去闕。
是時新秋蟹正肥,恨不一醉與君別。
今年得疾因酒作,一春不飲氣彌劣。
飢腸未慣飽甘脆,九蟲寸白爭為孽。
一飽猶能致身患,寵祿豈無神所罰。
乃知賦予分有涯,適分自然無夭閼。
昔在洛陽年少時,春思每先花亂髮。
萌芽不待楊柳動,探春馬蹄常踏雪。
到今年才三十九,怕見新花羞白髮。
顏侵塞下風霜色,病過鎮陽桃李月。
兵閒事簡居可樂,心意自衰非屑屑。
日長天暖惟欲睡,睡美尤厭春鳩聒。
北潭去城無百步,淥水冰銷魚撥刺。
經時曾未著腳到,好景但聽遊人說。
官榮雖厚世味薄,始信衣纓乃羈紲。
故人有幾獨思君。安得見君憂暫豁。
公廚酒美遠莫致,念君貰飲衣屢脫。
郭生書來猶未到,想見新詩甚饑湯。
少年事事今已去,惟有愛詩心未歇。
君閒可能為我作,莫辭自書籐紙滑。
少低筆力容我和,無使難追韻高絕。
作者:方岳
煙草茸茸匝岸齊,晴天鳧浴喜清溪。
一春造化花開盡,大欠渠詩共品題。
作者:宋無
杜曲芳菲早,江城店捨煙。
雨青榆莢地,風白柳花天。
愁結丁香上,酲餘禁酒前。
病多游治少,春事亦留連。
作者:文同
枕帶索春思,窗紗漏曉光。
蠨蛸傷遠別,鶗鳺感流芳。
妝匣蒸殘粉,薰爐試舊香。
洞房燈燭外,只有夢悠揚。
作者:劉鎮2
弄晴台館收煙候,時有燕泥香墜。宿酲未解,單衣初試,騰騰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門深閉。記綵鸞別後,青驄歸去,長亭路、芳塵起。十二屏山遍倚。任蒼苔、點紅如綴。黃昏人靜,暖香吹月,一簾花碎。芳意婆娑,綠陰風雨,畫橋煙水。笑多情司馬,留春無計,濕青衫淚。
作者:許月卿
瓊林宴坐賜詩篇,先帝恩光故燁然。
紫陌尋春思是日,戲牋通刺戒同年。
浮花浪蕊陽和地,疏影暗香霜雪天。
松析歲寒吾共子,春風永巷閉連娟。
作者: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紅粉當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醾。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殺長安輕薄兒。
作者:黃庭堅
昔人有真意,政在無美惡。
微言見端緒,垂手延後覺。
大聲久輟響,誰繼夫子鐸。
長笑二南閒,斯道公不保
性懷如佩環,詩筆若隕雹。
前篇戲調公,深井下短索。
子雲最清淨,亦動解嘲作。
光塵貴和同,玉石尚磊落。
眾人開眼眠,公獨寤此樂。
昔在西宮游,初非朝夕約。
邂逅二三子,蛾眉能勸客。
坐嫌席閒疏,酒恨盞底窄。
驪駒我先返,看朱已成碧。
況聞公等醉,歌舞恣所索。
舞余必纏頭,歌罷皆舉白。
清狂稍稍出,應節自不錯。
譬如觀俳優,誰能不一噱。
何為苦解紛,乃似自立敵。
人生忽遠行,車馬無歸跡。
黃粱一炊頃,夢盡百年歷。
棄置勿重陳,虛心待三益。
作者:皮日休
連錢錦暗麝氛氳,荊思多才詠鄂君。孔雀鈿寒窺沼見,
石榴紅重墮階聞。牢愁有度應如月,春夢無心只似雲。
應笑病來慚滿願,花箋好作斷腸文。
作者:宋祁
日日西園春思催,攜觴結客上高台。
正緣從事青州至,更許書生洛下來。
早葉已成花半落,新巢未定燕千回。
芳辰物物皆堪愛,並作高陽倒載媒。
作者:歐陽修
曉色初透東窗,醉魂方覺。戀戀繡衾半擁,動萬感脈脈,春思無托。追想少年,何處青樓貪歡樂。當媚景,恨月愁花,算伊全妄鳳幃約。空淚滴、真珠暗落。又被誰、連宵留著。不曉高天甚意,既付與風流,卻恁情保細把身心自解,只與猛拼卻。又及至、見來了,怎生教人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