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篆的古詩,小篆詩詞,形容小篆的詩,小篆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劉克莊

諺比武夷君,來游稱所聞。

巖開花似染,洞出氣如雲。

屋老殘詩在,崖枯小篆焚。

只疑龕室內,猶有艾軒文。

作者:吳景奎

谷□仙田,瑤草誰栽,山中子真。向紫霞洞裡,鑿開丹室,素華台上,瞻望飆輪。王子吹笙,洪崖握手,爛醉桃花萬樹春。都休問、蓬萊清淺,天地氤氳。有時澡雪精神。誦蕊笈丹書小篆文。更佩聯明月,韌寒秋水,或笞鸞鳳,或醫麒麟。碧落空歌,紫虛郁秀,逕挾飛仙拜玉宸。天門近,聽履聲直上,高步星辰。

作者: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聖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迴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有如垂露楊柳葉,或似委薤劍環首。

許慎程邈評已彰,余子紛紛亦何有。

有唐陽冰號高古,嘗拓鴻都嶧山譜。

新泉丹井尚倖存,纓絡麒麟折釵股。

刻符摹印氣候形,義理深關非小補。

南陽髯翁學古書,雅與秦漢參錙銖。

古文奇字蕩胸臆,豈若俗工訛魯魚。

自言初習勝國時,玉雪左丞吾所師。

荻莖錐沙指畫腹,廿年勤苦求妍姿。

嗚呼方今世雍熙,明良際遇千載期。

大書功德勒金石,絕勝草草人間碑。

作者:岳珂

於惟騎省,神藝造古。

獮兔璇窟,吸蜍銀浦。

千文爰襲,百體具舉。

慶雲澄靄,清風垂露。

鳥跡觀象,魚書辨魯。

倉創籀述,嶧誇鹹詛。

如周金版,如岐石鼓。

制比邈健,勢窮斯嫵。

游史遜妍,冰書挈度。

悠悠千載,孰是去齲

寥寥幾人,他莫比數。

世遺趙璧,寶及康瓠。

{左目右賓}心何尚,徵睫何睹。

表而出之,光我書府。

作者:李若水

北門昔日吾三友,今日樽前得一人。

雍老滑稽垂白首,高郎文雅最青春。

一飛小篆追秦相,兩吐新詩近楚臣。

落落星辰各千里,請君休說恐傷神。

作者:吳則禮

先生行年今七十,值杖端如孤鶴立。

江天小雨作許奇,洲渚橫斜雁行濕。

先生隸法老更精,未要中郎作典刑。

筆含鐘鼎小篆意,啟齒要須斯與冰。

先生宿昔愛彈琴,不愛越琴愛雷琴。

摩挲龜背蛇跗紋,太和款識尤出倫。

先生真已棄百事,舊參堯典腕典字。

端有江湖著老儒,笑大耳兒長結眊。

學書初不論永和,書到石鼓才不磨。

不見吏部石鼓歌,住載安得類駱駝。

作者:方岳

大楊風日春,小范林壑秋。

去予幾何年,各已如雲福

誰歌黃金縷,共醉白玉舟。

夢中到蓬萊,名字留巖幽。

寧知地下郎,草記天上樓。

老石翠嵐濕,古篆蒼蘚稠。

摩挲踞虎兕,郁屈蟠蛟虯。

想當得意時,落筆不自休。

江山有二老,文字照九州。

神物儼護持,剝蝕吾奚憂。

是間定何許,玲瓏窈相綢。

雲根與僧憩,雪罅如神鎪。

欲呼古時月,為洗今人愁。

夢耶其非歟,起坐搔白頭。

作者:蘇轍

堂上岐陽碑,吾兄所與我。

吾兄自善書,所取無不可。

歐陽弱而立,商隱瘦且橢。

小篆妙詰曲,波字美婀娜。

譚藩居顏前,何類學顏頗。

魏華自磨淬,峻秀不包裹。

九成刻賢俊,磊落雜麼麼。

英公與褒鄂,戈戟聞自荷。

何年學操筆,終歲惟箭笴。

書成亦可愛,藝業嗟獨夥。

余雖謬學文,書字每慵墮。

車前駕騏驥,車後系羸跛。

逾年學舉足,漸亦行騀。

古人有遺跡,{是}。

短不及巢。

願從兄發之,洗硯處兄左。

作者:劉克莊

暫游不得久婆娑,柰此龍江景物何。

天勢去隨帆際盡,海聲來傍枕邊多。

昏窗微見燈明嶼,霽閣遙看日浴波。

定有後人尋舊跡,已留小篆識山阿。

作者:李若拙

昔歲高名動九重,衡山別後碧雲空。

紫袍親受龍墀上,白足頻登虎殿中。

小篆每輕秦相法,隸書猶鄙晉臣功。

多才多藝如師少,當世群賢盡嚮風。

作者:陸游

羈愁酒病兩無聊,小篆吹香已半消。

喚起十年閩嶺夢,赬桐花畔見紅蕉。

作者:王禹偁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紓

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

其中最難惟草聖,玄妙功夫自天性。

又聞關雎本王化,四始洋洋風化下。

比興賦頌六義分,乃有變風兼變雅。

仲尼刪後屈平作,郢客李陵斗名價。

古來詩道難得人,其唱彌高和彌寡。

如今草聖與雅言,盡在吾皇萬機暇。

元年十月近乾明,崇文院靜寒霜晴。

直廬日午讎書罷,閒曳朱衣遶砌行。

中使傳宣來上界,忙把魚須下階拜。

寶函鈿軸光陸離,御札文書御制詩。

折腰汗流魄駭聊一窺。

急就章,何縱橫,

藍田種玉苗初成。雪花灑破煙嵐壁,

黑雲漏出天漢星。乍似鮫人泣下珠無數,

錯落晶熒滿盤貯。又似大鯨吞盡滄海波,

查牙露出珊瑚樹。朱邸集,

何清奇,仙風撼動瓊林枝。

漢皇休道白雲句,穆滿虛吟黃竹詩。

乍似三春直上伯陽台,熙熙物華當眼開。

又似十洲夜伴王母宴,鷥歌鳳吟次第來。

小臣再拜受一軸,搗紙抄詩抄未足。

焚香朝向天日看,執簡夜對星辰讀。

臣見高宗飛帛亦有名,笛跡往往頒公卿。

所得不過三五字,當時臣子猶為榮。

又見玄宗詩什頗留意,吟詠時時成御制。

屬和止於一兩篇,至今史冊猶為貴。

若徵往事比明時,萬分之一徒爾為。

未如我四十三紙聖人作,一百二章天子詩。

永為家寶藏書篋,豈讓西方貝多葉。

且教世世傳子孫,長與皇家作臣妾。

作者: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群臣諂佞仙藥遠,死生治亂分兩岐。

山靈不可守碑記,片段應作龜床支。

陵谷雖存世代異,耳目雙被誕者欺。

只餘紙本落人世,千古遺臭東南崖。

我聞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見非昔時。

何山距縣四十里,符合傳記壯且奇。

眾峰乃是子孫行,古木幾換蛟龍枝。

指東作西未足怪,父老流傳從小兒。

政如塗山玉帛會,漫不可考歲久之。

梁君吏隱年甚少,鬱鬱寸角初解麋。

裹糧挈榼訪古跡,氣味蕭散如分司。

忽聞片石在絕頂,小篆無乃斯翁為。

手披荊棘訶虎兕,拄杖直叩山頭皮。

模糊豈復有字畫,此物及見秦亂離。

當時威勢振天下,不言慘毒民嗟咨。

乘輿所至為刀鋸,方岳何暇安禮儀。

關中屢棄百二險,歷數浪指億萬期。

君臣乃爾自賢聖,鯁論不復相瑕疵。

陳跡安知百世後,樵夫牧子笑脫頤。

興亡俄頃三歎息,撫掌重閱太史辭。

假使玉箸余筆畫,文過其實世所嗤。

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應悔燔書詩。

作者:鮑溶

柴煙衣上繡春雲,清隱山書小篆文。

明月在天將鳳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作者:杜甫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雲。陳倉石鼓又已訛,

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苦縣光和尚骨立,

書貴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復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尚書韓擇木,騎曹蔡有鄰。開元已來數八分,

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況潮小篆逼秦相,

快劍長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龍盤拏肉屈強。

吳郡張顛誇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豈如吾甥不流宕,

丞相中郎丈人行。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作者:秦觀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

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作者:徐鉉

曾騎竹馬傍洪涯,二十餘年變物華。

客夢等閒過驛閣,歸帆遙羨指龍沙。

名題小篆矜垂露,詩作吳吟對綺霞。

歲暮定知回未得,信來憑為寄梅花。

作者:沈氏

明窗棐幾淨爐薰,閒閱仙書小篆文。

晝永簾垂春寂寂,碧桃花映石榴裙。

作者:釋玄寶

□愛王家草聖蹤,獨於小篆苦留功。

何人會得師高意,欲把時風變古風。

作者:徐鉉

昔從岐陽狩,簪纓滿翠微。十年勞我夢,今日送師歸。

曳尾龜應樂,乘軒鶴謾肥。含情題小篆,將去掛巖扉。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