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汝鐩
夜雨曉方歇,薄霧隨征車。
喬松二十里,翠微三五家。
雙燕教群雛,一牛馱兩鴉。
故人不可見,回首天之涯。
作者:呂渭老
側寒斜雨,微燈薄霧,匆匆過了元宵。簾影護風,盆池見日,青青柳葉柔條。碧草皺裙腰。正晝長煙暖,蜂困鶯嬌。望處淒迷,半篙綠水浸斜橋。孫郎病酒無聊。記烏絲醉語,碧玉風標。新燕又雙,蘭心漸吐,嘉期趁取花朝。心事轉迢迢。但夢隨人遠,心與山遙。誤了芳音,小窗斜日對芭蕉。
作者:皮日休
滿院松桂陰,日午卻不知。山人睡一覺,庭鵲立未移。
出簷趁雲去,忘戴白接冪。書眼若薄霧,酒腸如漏卮。
身外所勞者,飲食須自持。何如便絕粒,直使身無為。
作者:李維
青規前席暇,歸沐興何長。
北第秋將晚,東籬菊正芳。
幽叢霏薄霧,桂色艷輕霜。
已近黃金印,兼臨白玉堂。
甘疑掩萍實,秀肯讓芝房。
有佞還應指,無憂可要忘。
蕊浮丞相酒,氣馥令君香。
好固松椿壽,仙經識秘方。
作者:韓維
輕雲薄霧。散作催花雨。
作者:李處權
枯腸服氣如壽龜,窮冬卻掃百不知。
開門忽見雪滿地,縱橫浩蕩春正飛。
入隙時欣點萬卷,仰簷不見霑吟髭。
松林冥冥起薄霧,澗水活活生微澌。
清可洗心明洗目,卑且不污高不危,
殘妝如見壽陽面,不食可憐姑射跡
書生長年營口腹,頗似蜘蛛空吐絲。
身將老矣厄離亂,我生之初尚無為。
百篇落落或能賦,一杯炯炯須重持。
崆峒漫倚防身劍,枉負平生作男兒。
回首農桑三萬里,無復貞觀開元時。
恭惟天子尚勤儉,早集書囊為殿幔
一朝隨仗過沙漠,落日風塵龍鳳姿。
此時燕山士如虎,寒多史乃秫酒醨。
肉食豈堪茹毛苦,應念靴鳴集赤墀。
塵沙錯落赭黃暗,貂狐獨向寒風披。
關山寂寞草樹死,指點射獵方奔馳。
心益不忘嘗膽事,望雲遙祝萬壽卮。
向來竊取名器者,扈聖曾無一夫隨。
忠臣義士憤切骨,皇天後士儻鑒之。
作者:蘇轍
嵩少猶藏薄霧中,前山迤邐夕陽紅。
高樓一閉三十日,遙憶巖頭種藥翁。
作者:鄭剛中
符公寄郡理,犀刃不可觸。
白書庭無訟,一切就整蕭。
秋風九月涼,閒暇顧僚屬。
謂茲落帽會,千載有賢躅。
西山多爽氣,盍亦具艱僕。
曉出古城隅,薄霧隱疏木。
乍見溪山明,已洗簿書俗。
雲間阿蘭若,小步偏深曲。
逸興不受制,更到山之麓。
弔古動高懷,臨風展遐矚。
扶光迫西汜,回棹泛清淥。
鉤簾陳密坐,羅列進餚餗。
賓這岸巾幘,禮數免挽束。
時因笑語驚,鷗鷺入蘆竹。
導從偃旌旗,城郭初燈燭。
我愧人物微,情睠久虛辱。
終日陪後乘,可但玩黃菊。
亦復見民田,枯秸瘦無谷。
那能給租賦,止可縱芻牧。
吾民窘窮狀,蠹損非一日。
願施膏澤手,小使千里足。
化此登高樂,伴散入幽谷。
盡令登春台,老稚同鼓腹。
公徐登廟堂,摩天逞鴻鵠,
下瞰清中原,更作四海福。
作者:梅堯臣
薄霧生寒水,寥寥艤畫船。
人傷千里別,桂吐十分圓。
把酒非前夕,追歡憶去年。
南樓足佳興,好在謝林川。
作者:牛希濟
秋已暮,重疊關山岐路。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夢斷禁城鐘鼓,淚滴枕檀無數。一點凝紅和薄霧,
翠蛾愁不語。
作者:釋慧遠
佛性分明脫有無,醋酸何用掛葫蘆。
薄霧輕煙留不住,扁舟已過洞庭湖。
作者:梁氏
輕霞薄霧小香羅,傍著蟬鬟香更多。
最愛春山縹緲上,橫妝一帶淺青螺。
作者:黃榦
夜宿群峰裡,朝游大石湫。
寒潭飛薄霧,疊障瀉洪流。
側徑蒼苔滑,叢祠古木幽。
神經好高臥,雲寸不勝愁。
作者:元稹
微月透簾櫳,螢光度碧空。遙天初縹緲,低樹漸蔥蘢。
龍吹過庭竹,鸞歌拂井桐。羅綃垂薄霧,環珮響輕風。
絳節隨金母,雲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會雨濛濛。
珠瑩光文履,花明隱繡櫳。寶釵行綵鳳,羅帔掩丹虹。
言自瑤華浦,將朝碧帝宮。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東。
戲調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蟬影動,回步玉塵蒙。
轉面流花雪,登床抱綺叢。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
眉黛羞頻聚,朱唇暖更融。氣清蘭蕊馥,膚潤玉肌豐。
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光珠點點,發亂綠鬆鬆。
方喜千年會,俄聞五夜窮。留連時有限,繾綣意難終。
慢臉含愁態,芳詞誓素衷。贈環明運合,留結表心同。
啼粉流清鏡,殘燈繞暗蟲。華光猶冉冉,旭日漸曈曈。
警乘還歸洛,吹簫亦上嵩。衣香猶染麝,枕膩尚殘紅。
冪冪臨塘草,飄飄思渚蓬。素琴鳴怨鶴,清漢望歸鴻。
海闊誠難度,天高不易沖。行雲無處所,蕭史在樓中。
作者:曹勳
繞砌流泉響佩環,翹鴟宮殿隱仙山。
老難遍踏山中勝,且看輕雲薄霧間。
作者:王國維
列炬歸來酒未醒,六街人靜馬蹄輕。
月中薄霧漫漫白,橋外漁燈點點青。
從醉裡,憶平生。
可憐心事太崢嶸。
更堪此夜西樓夢,摘得星辰滿袖行。
萬項蓬壺,夢中昨夜扁舟去。
縈迴島嶼,中有舟行路。
波上樓台,波底層層俯。
何人住,斷崖如鋸,不見停橈處。
作者:李彌遜
殘煙薄霧,杖東風排遣。收拾輕寒做輕暖。問牆偶屋角,多少青紅,春不語,行處隨人近遠。穿簾花影亂,金鴨香溫,幽夢醒時午禽囀。任拋書推枕,嚼蕊攀條,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雲蔽晴暉,怕惹起羈人,望中凝戀。
作者:程珌
輕煙薄霧鎖平川,全似江南二月天。
昨夜溪頭新雨過,分明洗出太平年。
作者:楊萬里
我昔騎鳳超九疑,今復御風登會稽。
禹穴下窺正深黑,地老天荒知是非。好峰高處偏薄霧,秋熱苦時恰輕雨。
回頭卻望昭陵松,雲氣成龜或成虎。
作者:楊平洲
支頤半睡月明中,彷彿仙人薄霧籠。
喚起夢魂簾幙悄,天香自到不因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