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回
揚子雲易為太玄,邵堯夫易為皇極。
溫公之易曰潛虛,觀物行成有七易。
環圓其形刳其中,圓則能轉中則容。
譬如門牡必有牝,環中居士心與同。
車各雙輪三十輻,與之運行謂之轂之兩端鑿竅穴,
良工於此膏其軸。老子教人舉一隅,
莊子推廣言戶樞。圓而能容無滯礙,
大德若容百川輸。居士易應有師授,
言人咎休頃刻究。厥祖三世登巍科,
乃翁八旬享高壽。環外人賦環中篇,
何時吳門吾過船。攜酒與汝談此事,
月窟天根玄又玄。
作者:白居易
兩鬢蒼然心浩然,松窗深處藥爐前。
攜將道士通宵語,忘卻花時盡日眠。
明鏡懶開長在匣,素琴欲弄半無弦。
猶嫌莊子多詞句,只讀逍遙六七篇。
作者:蘇籀
寒魚不樂水,遇汕輒來依。
溪邊蓑笠翁,智深魚莫知。
網罟既不設,釣竿亦罷攜。
蕭然徒手來,一一收無遺。
幽人買魚食,心亦憐魚癡。
早知烹割苦,寧如在流澌。
世人豈異此,外物常見羈。
好在李斯犬,當觀莊子犧。
作者:馮時行
世路頻時節,山城暗夕煙。
酒先回暖律,梅自斷殘年。
日月長江水,功名小井天。
如何割幽抱,更與問虛玄。
作者:方回
永和九年晉癸丑,禊帖至今家家有。
遺墨一紙出昭陵,摹本宇宙同不朽。
甲子循環十六周,甫近千歲未為久。
之字二十我諦觀,誰繪此圖誇妙手。
晉人之學吾能□,□以莊子為六經。
大同小異立議論,漆園遺意入蘭亭。
七情靜動應萬事,一氣聚散鍾千形。
樂極必悲生必死,倏開忽闔風天螢。
豈不痛哉逸少語,畏怖生老病死苦。
掇拾釋氏之緒餘,惴惴其栗有如許。
顏瓢致樂悲安在,曾簀臨死生焉□。
短中求長斷斯文,翰墨高名萬萬古。
作者:張耒
蔀室悠悠昏復朝,強披莊子說逍遙。
四禪未到風猶梗,九轉無功火不燒,
學道若為調鹿馬,是身不實似芭蕉。
丹砂赤箭功何有,想聽清言意自消。
作者:許月卿
我朝詩道愧唐人,魏晉風流更勿論。
莊子於今逢惠子,孔門自昔契程門。
君宜鶯出雲霄路,我亦猿吟煙水村。
趁取山人來離谷,梅花湖上返詩魂。
作者:姜特立
白巾對紅艷,哀樂自不同。
緬彼古之人,拔去體法中,
親喪至嘔血,悲涕固無從。
不哭即飲酒,陶然醉為鄉。
吾愛蒙莊子,鼓盆歌慨慷。
吾笑潘河陽,忍淚賦悼亡。
自古皆有死,生滅固其常。
生也根一氣,死焉歸渺茫。
釧情雖我輩,達節聖所臧。
且日飲無何,久久永相忘。
作者:仲並
荊溪之山環千峰,摩空巉絕相爭雄。
與公萬仞俱壁立,祗有爽氣蟠胸中。
荊溪之流碧滿野,寒光秀色兼天瀉。
與公雅量相對清,更覺波瀾來筆下。
高門懸弧此日生,少年揮毫敵兩京。
當時紫宸初射策,玉色臨軒知姓名。
一旦橫經向儒苑,鳳掖鑾坡去非遠。
如今高臥尚琳宮,主父嚴徐見何晚。
向來皂蓋先一州,龔黃已往無此流。
旰食我皇收士急,未容獨樂林泉幽。
華堂宴笑春風裹,水綠山青助公喜。
三槐功就卻歸來,壽如此山如此水。
作者:蘇轍
莊子談空惠子聽,郢人斤斧俟忘形。
莫嗟質喪無知者,對石何妨自說經。
作者:楊萬里
危亭獨上忽傍徨,欠個山莊隨我傍。
卻是向來相聚日,老懷未解憶山莊。
作者:蘇轍
莊子談空惠子聽,郢人斤斧俟忘形。
莫嗟質喪無知者,對石何妨自說經。
作者:蘇軾
常怪劉伶死便埋,豈伊忘死未忘海
烏鳶奪得與螻蟻,誰信先生無此懷。
作者:唐寅
平村泉石足幽棲,暖著田衣飽青藜。
坐看雞蟲笑莊子,勞勞齊物物難齊。
作者:楊萬里
仰樹看花不見梅,聞香疑有別園開。
更行數步偶回首,卻被青松映出來。
作者:胡寅
昨朝觀抵戲,千步廣場對。
甲也烏猶徒,雇步熊虎態。
乙也乘勢來,躑躅進復退。
或有敗甲心,弦矢立其背。
甲初奮左臂,一箭奮者廢。
甲復舉右股,再射舉者墜。
坐令乙取勝,或乃一笑快。
因思中山趙,秦睨猶拾塊。
何為廉將軍,恥與相如會。
不念國之存,以吾兩人在。
一朝私仇破,兩虎共穴內。
他年藺公薨,頗老仍見代。
坑兵四十萬,大福遂不再。
依然卞莊子,拱手視成敗。
作者:辛棄疾
案上數編書,非莊即老。會說忘言始知道。萬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朝來梅雨霽,青青好。一壑一丘,輕衫短帽。白髮多時故人少。子雲何在,應有玄經遺草。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作者:沈瀛
野叟長年。一室蕭然。都齊收、萬軸牙籤。只留三件,三教都全。時看周易,讀莊子,誦楞嚴。闋會得,萬語千言。得魚兒、了後忘筌。行行坐坐,相與周旋。待將此意,尋老孔,問金仙。
作者:蘇軾
富貴功名已兩忘,望高嵩華量包湘。
還家傲似蒙莊子,定策忠於漢霍光。
遠訪交親情益重,共論詩酒興偏長。
園亭繼日休車馬,卻悔多年滯廟堂。
作者:莊昶
一鶴西來瘦有餘,每將生死問何如。
幾回見我扶還拜,兩月來書病不除。
枕上希夷千古夢,手中莊子十年書。
人間若果神仙有,願候新江舊草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