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正大
諸公台省,問先生何事,冷官如許。甲第紛紛粱肉厭,應怪先生無此。道出羲皇,才過屈宋,空有名垂古。得錢沽酒,忘形欲道爾汝。好是清夜沈沈,共開春酌,細聽簷花雨。茅屋石田荒已久,總待先生歸去。司馬子雲,孔丘盜跖,到了俱塵土。不須聞此,生前杯酒相遇。
作者:劉克莊
曾厭承明儤直勞,中宵麻卷攬衣操。
退閒已久袖雙手,老懶渠能注二螯。
雲水生涯今易足,人天供養昔非饕。
三家村未聞戎捷,但見樗翁又出遨。
作者: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餘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草庵精舍不知數,各佔山麓清溪灣。
蓑衣相見黑虎谷,蒼然白髮猶朱顏。
延之土窟款清論,桃皮釀酒無留殘。
達道所居更奇絕,萬山開豁如重關。
一山巉巖似筆格,聳秀正矗湖中間。
白馬真人尚生氣,長史舊井藏余丹。
異石若碎還復合,豢龍幾處多澄瀾。
華陽洞門閉已久,傳聞亦有游其藩。
撫掌浮漚湧如沸,仙人捧石手可扳。
最奇無如大茅峰,千尋直上天市壇。
中峰小峰如雁行,下視堆草阜羅煙鬟。
三君司命時歸降,往往天風吹佩環。
人言春日羽衣會,胎禽終日來飛翻。
玄帝大鼎秦皇璧,丹砂六千在流泉。
地無虺虎與荊棘,但有眾藥堪延年。
洞天凡蹤不易到,我欲再往良獨難。
有時慨想舊遊處,陟岡惘惘涕為潸。
江夏仙人有仙骨,卓爾拔俗甘瓢簞。
搖鈴真能徹帝所,揮钁自足驅神奸。
曾入金華訪初平,今往地肺求洞玄。
游經都城道價重,拂袖忽厭拘塵煩。
徑登紫芝繡衣亭,咫尺眾真相往還。
神仙渺茫信可學,只恐涓塵天意慳。
但見茅君極仙品,誰知求道越岨艱。
至今豐碑載錫文,舟墮千劍如指彈。
君得此居宜勇進,勿使學步譏邯鄲。
我欲休官未容去,歸夢遇覺多愁歎。
終當掛冠四明隱,捫蘿採石紉芝蘭。
江東日暮雲生處,安得羽化同霞餐。
作者:周必大
韓郎牡丹跡已久,殷七杜鵑名謾新。
何以熙熙行闕里,花隨和氣四時春。
作者:曹學佺
為郎雖已久,歸家較亦近。
陶潛有故居,梅福亦終隱。
日戀北堂萱,時觀東窗槿。
應知此別長,含淚不堪抆。
作者: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雲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於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於後。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雲。
建德館龍眠淥淨中,微吟作雲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風主。
墨禪堂此心初無住,每與物皆禪。
如何一丸墨,舒捲化山川。
華巖堂佛口如瀾翻,初無一正定。
畫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
雲薌閣清溪便種稻,秋晚連雲熟。
不待見新春,西風薌自足。
發真塢山開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遊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薌茅館山居少華麗,牽茅結淨屋。
此間不受塵,幽人亦新沐。
瓔珞巖泉流逢石缺,脈散成寶網。
水作瓔珞看,山是如來想。
棲雲室石室空無主,浮雲自去來。
人間春雨足,歸意帶風雷。
秘全庵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
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
延華洞共恨春不長,逡巡就搖落。
一見洞中天,真知世間惡。
澄元谷石門日不下,潭鏡月長臨。
細細溪風渡,相看識此心。
雨花巖巖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墮。
忽下幽人前,知子觀空坐。
泠泠谷層崖落飛泉,微風泛喬木。
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築。
玉龍峽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觀音巖倚巖開翠屏,臨潭置苔石。
有所獨無人,君心得未得。
垂雲沜未見垂雲沜,其如歸興何。
路窮雙足熱,為我洗盤陀。
勝金巖置馬步巖間,巖前得平地。
餚蔬取行簏,粗飽有遺味。
寶華巖團團寶華巖,重重蔭珍木。
歸來得商鼎,試鬻溪邊綠。
陳彭漈蒼壁立精鐵,縣泉瀉天紳。
山行見已久,指與未來人。
鵲源溪深龜魚驕,石瘦椿楠勁。
借子木蘭船,寬我芒鞋玻
〈四詩皆記伯時所畫。
〉
作者:孔武仲
高士去已久,余蹤猶可知。
竹陰侵晏坐,山影在平池。
塵蝕參軍墨,苔侵相國碑。
漫尋瀟灑趣,俯仰愜心期。
作者:歐陽修
文出昇平世,禾生大有年。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反樸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主化佈於下,人心孚自天。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才行苟並至,位名尤兩全。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尺刀元並用,丹白具同研。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支延。
作者:馬一浮
青眼高歌子與予,塵中元是道人居。
世情枉似空倉雀,詩味還同活水魚。
雲月溪山千里夢,蚊虻天地五車書。
名都浩浩真禪定,神足泠風已久如。
作者:范祖禹
二年隔京洛,思見亦已久。
驪駒將戒行,姑共一杯酒。
君來買園林,山川既富有。
顧我猶旅人。安排臥林藪。
不意嵩嶺雲,輸君先入手。
謀生已知拙,高遁慚居後。
貴富等浮雲,名聲似箕斗。
終當結茅屋,鄰舍聞雞狗。
杖履作往還,過從惟野叟。
愛君修竹間,一水似崖口。
掃除石上月,寒除石上月,
寒檜搖青帚。早賦歸去來,
無為事奔走。前期知非遠,
同集待諸友。寄我思洛詩,
東風想回首。
作者: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妖盜起潢池,跳梁裒林棷。
白晝燒通衢,胡馬相踐蹂。
屋化飛塵灰,莽莽草木茂。
往年大姓家,存者無八九。
兵興歲無虛,穡事廢南畝。
紛馳赤白囊,烈勳徑何有?上貽國之憂,軫念夜達晝。
簡師行天誅,岌岌不敢後。
秦中出精甲,長道屈群丑。
言言七十城,易若摧瓦缶。
大野熄烽煙,多士釋介冑。
兩河關梁通,中原絕紛糾。
行者如蟻旋,居者如輻湊。
濟南李征君,累業文獻舊。
躬耕食其力,園田如錯繡。
自經喪亂來,避地東西走。
草食麵削□,布恕體盈垢。
先師有遺文,一一付君手。
萬死逃一生,收藏免脫漏。
吾嘗□其書,篇章燦瓊玖。
讀之京華館,霜月動虛牖。
尋將刻棗梓,上儷鐘鼎壽。
□稱賢弟子,君乎實無負。
始予未相識,聞譽則已久。
昨枉過山齋,衡扉□□候。
吐飯欣接之,笑語忘辰酉。
議論悉超絕,白日雲霧剖。
讀書不窺園,□□在研究。
巢由尚羊裘,祿仕不掛口。
譬之天馬駒,不肯戀棧豆。
裹糧出□□,歸期迫夏首。
春容耀桃李,川色潤栲杻。
太行入青雲,千峰淡如帚。
黃河浪捲天,風雨怒蛟吼。
路經百載場,青苔白骨朽。
抵家拜丘墳,狐狸上荒阜。
俯仰成古今,野哭雜山溜。
莫傷門柞哀,晚節當大就。
立言紹前修,蚤夜獵文囿。
為國植英材,民俗盡歸厚。
我家漢水上,昔別齒尚幼。
艱危十餘年,骨肉知在否。
君歸我何如,涕灑滿衣袖。
執手河之干,臨風一觴酒。
人生會合難,豈不懷親友。
相期保令名,良時不可又。
作者:喻良能
摘山勝煮海,財貨所源流。
建焙甲天下,賦入十倍收。
國計頗賴之,貢輸何時休。
擇人為提領,得賢從宛丘。
文章脫吏腕,風味登瀛洲。
佐職亦已久,再見春草抽。
郊原富槍旗,歲事日以修。
撫民端若子,疾惡信如仇。
驅車向鳳山,父老觀道周。
青春行畫圖,佳處時一留。
風前耳潺湲,雨後目纖柔。
酒酣已勝賞,珠唾揮釣鉤。
咨予素麼麼,受恩猶未酬。
銘心雖甚堅,撫己徒懷羞。
平生困坎壈,暮年尚依劉。
投公一紙書,遠寄粵王州。
書傳得妙帖,想像寒食游。
終防好事人,豪奪或巧偷。
作者:白居易
衰病四十身,嬌癡三歲女。
非男猶勝無,慰情時一撫。
一朝捨我去,魂影無處所。
況念夭化時,嘔啞初學語。
始知骨肉愛,乃是憂悲聚。
唯思未有前,以理遣傷苦。
忘懷日已久,三度移寒暑。
今日一傷心,因逢舊乳母。
與爾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見,邇來三四春。
形質本非實,氣聚偶成身。
恩愛元是妄,緣合暫為親。
念茲庶有悟,聊用遣悲辛。
慚將理自奪,不是忘情人。
作者:方干
地氣寒不暢,嚴風無定時。挑燈青燼少,呵筆尺書遲。
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佇看開聖歷,喧煦立為期。
作者:白居易
君子防悔尤,賢人戒行藏。
嫌疑遠瓜李,言動慎毫芒。
立教固如此,撫事有非常。
為君持所感,仰面問蒼蒼。
犬嚙桃樹根,李樹反見傷。
老龜烹不爛,延禍及枯桑。
城門自焚爇,池魚罹其殃。
陽貨肆凶暴,仲尼畏於匡。
魯酒薄如水,邯鄲開戰常
伯禽鞭見血,過失由成王。
都尉身降虜,宮刑加子長。
呂安兄不道,都市殺嵇康。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禍患安可防。
使我千載後,涕泗滿衣裳。
作者:無名氏
十月臨皋暮。客從予、黃泥之阪,凜然霜露。相與行歌而言曰,月白風清如許。念無酒、歸謀諸婦。婦曰鬥酒藏之已久,可攜為、赤壁之遊否。江水落,出洲渚。登龍踞虎幽宮俯。嘯一聲、山鳴谷應,寂寥四顧。有鶴東來西去也,夢道士、揖予而語。赤壁之遊樂乎否,問其名、不答予驚悟。開戶視,不知處。
作者:歐陽修
吾慕李漢超,為將勇無儔。
養士三千人,人人百貔貅。
關南三十年,天子不北憂。
吾愛李允則,善覘多計籌。
虜動靜寢食,皎如在雙眸。
出入若變化,談笑摧敵謀。
恩信浹南北,聲名落燕幽。
二公材各異,戰守兩堪尤。
天下不用兵,爾來三十秋。
今其繼者誰,守冀得李侯。
李侯年尚少,文武學彬彪。
河朔一尺雪,北風暖貂裘。
上馬擘長弓,白羽飛金鍭。
臨行問我言,我◇本儒鯫。
漢超雖已久,故老尚歌謳。
允則事最近,猶能想風流。
將此聊為贈,勉哉行無留。
作者:權德輿
驄馬別已久,鯉魚來自烹。慇勤故人意,怊悵中林情。
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瓊。搔首望良覿,為君華發生。
作者:劉長卿
別君頗已久,離念與時積。楚水空浮煙,江樓望歸客。
徘徊正佇想,彷彿如暫覿。心目徒自親,風波尚相隔。
青林泊舟處,猿鳥愁孤驛。遙見郭外山,蒼然雨中夕。
季鷹久疏曠,叔度早疇昔。反棹來何遲,黃花候君摘。
作者:文同
夏旱亦已久,眾懼非常災。
茫茫大田中,赤風起炎埃。
密雲徒滿空,甘澤竟不來。
但聞南山下,日日喧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