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泳
海山半放失蓬萊,微帶雲根雨腳來。
元是道家清絕境,世間妄指作陽台。
作者:羅倫
釀得新城萬頃春,碧桃扶醉不辭頻。
羅浮山下梅花屋,夢裡逢君恐未真。
作者:陳師道
洞庭千木奴,寸絲不掛手。
來輸步兵廚,釀作青田酒。
王家玉東西,未覺歲華走。
方從羅浮山,已作南陽壽。
還將甕頭春,慰子雪入牖。
我方縛禪律,一舉煩屢嗅。
東坡酒中仙,醉墨粲星斗。
詩成以屬我,千金須弊帚。
何曾樽俎間,著客面黧黝。
定須笑美人,蘸甲不濡口。
作者:蘇軾
何人守蓬萊,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鵬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連絡,崖嶠爭吞吐。
神工自爐韝,融液相綴補。
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時,天匠麾月斧。
帝觴分餘瀝,山骨醉后土。
峰巒尚開闔,澗谷猶呼舞。
海風吹未凝,古佛來布武。
當時汪罔氏,投足不盡拇。
青蓮雖不見,千古落花雨。
雙溪匯九折,萬馬騰一鼓。
奔雷濺玉雪,潭洞開水府。
潛鱗有饑蛟,掉尾取渴虎。
我來方醉後,濯足聊戲侮。
回風捲飛雹,掠面過強弩。
山靈莫惡劇,微命安足賭。
此山吾欲老,慎勿厭求齲
溪流變春酒,與我相賓主。
當連青竹竿,下灌黃精圃。
作者:釋紹曇
大康山,楊浮山。
撞頭搕額,共打鄉談。
其中切腳無人會,一大藏教,
華梵重翻。
作者:施肩吾
玉磬敲時清夜分,老龍吟斷碧天雲。
鄰房逢見廣州客,曾向羅浮山裡聞。
作者:五邁
千仞羅浮山,蓬萊分左股。
有詔陳太丘,剖符為地主。
皇皇太丘門,德星之所聚。
前光盛胚胎,後來紛眾甫。
共惟休齋公,遺教垂鄒魯。
君侯共聞孫,風烈不忝祖。
繼以詩書帥,遺愛比召杜。
君億其英嗣,真清亦如父。
向者位於朝,穹官可拾取,
不能枉尺尋,矧肯效媚嫵。
翩然乞一麾,來此開藩府。
此郡舊富饒,廣中號樂土。
年來困軍須,炎火無冷斧。
鄰盜闖其藩,燒痕未全補。
噓枯待仁風,醒暍仰膏雨。
迎輅兩朱幡,馭呼十萬戶。
朝宣上德意,夕問民疾苦。
為渠作豐年,愁歎變歌舞。
得結數十輩,萬物氣可吐。
行奏循良功,入布承明武。
走也山林人,本無素宦譜,
妄言宗社事,屢犯君相怒。
緝緝惡樊繩。眈眈畏關虎。
歸歟結茆庵,課僕理荒圃。
余子易炎涼,眼前何足數。
君侯誼薄雲,寄詩傾肺腑。
作者:張玉孃
羅浮山下玉千株,十里長洲五里湖。
嘉樹留人舒嘯地,飛花送客醉歸途。
影橫鳥帽月隋步,香襟羔裘水在有。
夢想湖山身不到,詩成憑寄老申屠。
作者:何景明
楚水滇池萬里游,使車重喜過巴丘。
千家樹色浮山郭,七月濤聲入郡樓。
寺裡池亭多舊主,城中冠蓋半同游。
明朝又下章華路,江月湖煙綰別愁。
作者:白玉蟾
幕天席地做生涯,凡聖同居氣象佳。
撥過浮山供醉眼,斬新風月入詩懷。
花間自舞三台鶴,竹外空歌兩部蛙。
不是道人多計較,是渠諸聖早安排。
作者:蔡士裕
鵝溪白繭光昭回,上實羅浮山南絕壁之寒梅。
霜台鐵面太孤峭,槎牙詰曲可望不可摧。
我疑華光道人云水絕,為花縛神惟有月。
胸中若無一片冰雪心。焉能寫此萬古冰雪骨。
作者:楊萬里
羅浮山如萬石鐘,一服南走如渴龍。
雷奔電萬遮不住,直抵海濱無去處。
低頭飲海吐絳霞,舉頭戴著祝融家。
珠宮玉室水精殿,萬水一日朝再衙。
青山四圍作城郭,海濤半浸青山腳。
客來莫上浴日亭,亭上見海君始驚。
青山缺處如玉玦,潮頭飛來打雙闕。
晴天無雲濺碎雪,天下都無此奇絕。
大海更在小海東,西廟不如東廟雄。
南來若不到東廟,西京未睹建章宮。
海神喜我著綺語,為我改容收霧雨。
乾坤軒豁未能許,小試日光穿漏句。
作者:陳普
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蠅蟻書夜聲。
東海不知蒲塞味,誰人十萬作犧牲。
作者:陳堯佐
羅浮山下郡,樓閣枕滄溟。
誰得閒中意,清風野吏亭。
作者:白玉蟾
羅浮山中春晝長,風吹蘭花滿面香。
博山香斷一欹枕,飛神直到玉帝旁。
火鈴將軍同直捨,忽覺羽衣驚羽駕。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簡龍墀下。
奏言臣昔因饕酒,醉墮紅塵如此久。
袖藏一卷玉雷書,進前再拜重稽首。
今朝天開九虎關,乃將見帝玉鍊顏。
令臣奏畢速回首,下界一去思帝難。
此時侍仙小黃散,手執金書貼玉版。
精神縹緲素光中,不覺瓊文照心眼。
於中最妙何所言,青霞命下龍台昏。
腳撥南辰開地脈,掌翻北斗透天門。
香煙未滅烏雲走,風驅火豬逐鐵狗。
紫童飛出碧霄中,劍光只見雷聲吼。
夢迴無人可與言,一嘯天地陰晴分。
作者:吳泳
介介汝溪叟,青衫三址年。
澹如彭澤柳,簾過石門泉。
漫仕曾我意,遺文竟有傳。
浮山讀書處,定跨玉蜍仙。
作者:蘇軾
人言洞府是鰲宮,升降隨波與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見,乾坤浮水水浮空。
作者:楊萬里
羅浮元不是羅浮,自是道家古蓬丘。
弱水只知斷舟楫,葛仙夜偷來惠州。
羅浮山高七萬丈,下視日月地上流。
黃金為橋接銀漢,翠琳作闕橫瓊樓。
不知何人汗腳跡,觸忤清虛涴寒碧。
天遣山鬼絕凡客,化金為鐵瓊為石。
至今石樓人莫登,鐵橋不見空有名。
玉匙金龠牢鎖扃,但見山高水冷冷。
我欲騎麟翳鸞鳳,月為環珮星為從。
前驅子晉後安期,飛上峰頭斸丹汞。
作者:蘇軾
惠州太守東堂,祠故相陳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謂將軍枝。
今風大熟,賞啖之餘,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縱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將軍大樹旁。
炎雲駢火實,瑞露酌天漿。
料紫垂先熟,高紅掛遠揚。
分甘遍鈴下,也到黑衣郎。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作者:曾豐
岱輿山峨東海頭,招搖山峨西海陬。
兩山相望幾萬里,月桂滿巔花長秋。
羅浮山峨南海岸,道取東西蓋其半。
銜種非資化鶴功,誰其有力移此粲。
廣東使者富民侯,函丈雖褊余清幽。
眼前開闢一混沌,牆角崢嶸小羅福
侯睨羅浮吞八九,摩挲縮地挾山手。
雷霆驟下震以驚,贔屭爭前負而走。
羅浮故與蓬萊連,蓬萊新與羅浮遷。
瓊瑤古木葉覆地,玗珠老樹枝參天。
花環實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鰲背。
炎州寢作廣寒宮,鮑肆薰為香積界。
元戎在字蟠蛟虯,扁槧為侯揭殊尤。
一麗山氏一蒼頡,幸自同與造化游,
何當同與造物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