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響應的古詩,響應詩詞,形容響應的詩,響應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於石

曾為石壁游,更借僧房宿。

樓閣倚林腰,溪山醒塵目。

敲門尋舊僧,清響應林谷。

老僧不厭客,分我雲半屋。

禪月豈後身,尚餘詩滿腹。

疑我亦荀鶴,再與賦漢牧。

汲井晝煮茶,洗缽夜分粥。

山空人語寂,邀我入深竹。

獨抱無絃琴,不唱浮生曲。

月樹影參差,風鳴聲斷續。

翛然出塵表,身世轉幽獨。

明朝出山去,無言笑相矚。

江上石牛眠,秋草為誰綠。

作者:方回

我年五十九,門弧子垂左。

我今年七十,見子雙髻鬌。

腹僅椰子大,貯書一何夥。

疾讀建瓴水,響應炙車輠。

光怪蟠肺腸,不啻珠萬顆。

小松三尺許,千丈氣磊砢。

近笑韓氏子,瑟僩了細瑣。

遠笑陶翁兒,但解覓梨果。

我年如子時,記誦亦云頗。

舉苕乃遺帚,一懶萬里墮。

願子於心田,及時勇耕播。

秋成斂精鑿,糠秕勤篩簸。

子之名曰燧,此語本宰我。

捨舊新是圖,學問甚改火。

字之曰又新,進業幸勿惰。

譬如萬里途,幸已餱糧裹。

一旦輟於行,駿馬同鱉跛。

近世文字繁,動輒百篋鎖。

誰能發蠹魚,丹鉛拂埃堁。

手之而口之,五夜孤燈坐。

林下時思之,解衣盤薄臝。

六經四書外,一一與探揣。

鵬鯨大胾嘬,余子或螟蠃。

又新有如此,名世豈不可。

江之水湯湯,念子駕歸舸。

溯源尋紫陽,子其正帆柁。

作者:劉基

野馬不豢食,強受組與羈。

低頭衡□下,各自東西馳。

秦人任法令,斬艾尊君師。

六合始一家,恩愛已乖離。

一旦山東客,揭竿以為旗。

叫呼驪山徒,天下響應之。

素車拜軹道,誰復為嗟咨。

作者:蘇頌

北走出都門,寒坰冒初雪。

言瞻漢三公,嚴祠奉遺烈。

襜帷未行春,首茲薦腥血。

念昨冬愆陽,時風少凝冽。

長人惜熯災,坐合苦憂惙。

遣吏造靈宇,精心致蕭爇。

冥感不逾旬,同雲寢融結。

甸畿千里間,滋液遍農畷。

兆為豐年祥,倉箱行可閱。

報祈禮則然,況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儀蕝。

俎豆載博肥,尊罍泲芳飶。

朱轓朝啟行,騎從紛交列。

雍容幕府盛,陪預愧蒙拙。

聯行趨閟宮,就位修罄折。

拜望已告虔,歎詠想奇節。

惟昔漢之季,奸雄逞權譎。

公初任州郡,超然脫羈紲。

敢犯跋扈鋒,終正狡吏讞。

霽威遁世賢,先覺安民傑。

舉當仇無避,義在親則滅。

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師孑。

胡塵息邊土,蠻貊竄巢穴。

屢進行惟危,保終名不缺。

世閥著廟鼎,庸勳刊塚碣。

清風邈千載,血祀豈嘗絕。

時其福善事,鄉人每談說。

水旱或榮雩,響應甚昭晰。

神實依於人,禱祀戒輕媟。

今茲罄誠禮,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閣老,家聲繼皋契。

都圻出居留,條令見施設。

芘民慈惠師,事神粢盛潔。

威行肅群豪,政成除一切。

貳車實邦英,諸僚亦時哲。

儒雅資緣飾,吏治賴關決。

非才荷寬矜,倖免事卑屑。

方欣盍簪得,載詠嚶鳴闋。

期會間亦希,宴游時豈輳

嘉此歲事和,樂哉民共悅。

覽古極優遊,言歸日將昳。

作者:釋正覺

雲水千僧共默耕,煩君乞食出山行。

蕨薇夜雨萌寒麓,桃李春風織錦城。

空谷一呼同響應,圓珠眾色合光明。

上方此去分香飯,為我先須見淨名。

作者:陳必復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賸。

野服烏角巾,郊遊偶乘興。

同行皆好賓,樂此境物勝。

古寺臨清潭,鳴泉落危磴。

孤亭上雲雨,木末渺難認。

林深行漸迷,谷虛語相應。

陰壑號悲風,懸蘿礙飛鐙。

掃花坐寒石,意與幽事稱。

崖巔記曾游,蘚濕墨痕凝。

登高浩懷古,歲月如墮甑。

百年幾朝昏,今昔一長憑。

道人苦將迎,頗亦厭車乘。

他時營菟裘,隙地儻可贈。

舉杯酌山靈,茲語為我證。

作者:李夢陽

朝離傍羅浦,東至龍潭宿。

戢枻候明發,獨寤守空曲。

宵晝有常理,欲往不獲速。

多慮良攪眠,強置復攢觸。

起立萬動寂,湍響應鳴谷。

驚風臨岸激,高月散春木。

絮雲吐岑岫,玉繩低以屬。

慨哉復奚道,徘徊至天旭。

作者:宋太宗

知之修煉法,便是聖中人。

有象虛無境,邪緣不見真。

恆持功行益,響應甚平均。

渾然天地理,大道遍乾坤。

作者:顧璘

翠靨金蟬入帝家,擬將新寵屬鉛華。

君王自信圖中貌,靜女虛迎夢裡車。

帳殿秋陰生角枕,屜廊空響應琵琶。

含情獨倚朱闌暮,滿院微風動落花。¤

作者:無名氏

皇撫極,明德貫乾坤。信星列,卿雲爛,輝亙紫微垣。思報貺、明詔祠宮,練時搜曠典,紫畤觚壇,昭孝德、親御和鑾。振鷺玉珊珊。精純謁款,膋蕭爌煬。黃流湛澹,百末布生蘭。扣天閽,延飛駕,相彷彿,降雲端。神光集,嘉響應,靄靄萬衣冠。竣熙事清曉輕寒。恣榮觀。華衣霧縠般般。乾坤並貺慶君歡。翹首聖恩寬。遵皇極,沛天澤,靈心懌,龜鼎永尊安。

作者:釋正覺

木落空山霜,夜樓時一撞。

隨風度林嶺,喚月到蘿窗。

響應虛傳谷,聲飛不礙江。

夢迴天意曉,蝴蝶失雙雙。

作者:釋印肅

柳眼窺波綠,豈是人彰目。

思量也大奇,響應如虛空。

作者:陳宓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澤過之。

太祖太宗貽典則,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豐足國振百度,要使宇內無蠻夷。

哲宗元佑建皇極,敬用賢哲如蓍龜。

百年上下享安泰,萬里一域惟熙熙。

春陽浩蕩不肅物,遂使異類窺京師。

當時臣子不知義,視虜豺豹身狐狸。

曲生苟活竟亦死,甘墮狡計寧非癡。

三光晦昧五嶽墜,二聖北狩無還期。

忠臣至今痛入髓,下逮童騃猶歔欷。

嗟爾中原舊豪傑,久效左衽心何為。

譬如屈伏猛獸下,荷戈伺便當乘機。

如何顏厚不愧恥,反助貙虎為熊羆。

數窮六十又且半,天意悔禍人知思。

王師六月降時雨,灑爾萬國蘇鰥嫠。

汝猶不念汝祖父,靖康鍬禍幾無遺。

子孫壯大不能報,臣妾仇虜稱男兒。

天戈所麾速響應,拯汝塗炭革汝非。

吾皇仁聖又薛儉,視民如子傷如饑。

汝今效順謹勿遲,同我四海長歡嬉。

作者:蘇軾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萬象生我目。

雲深人在塢,風靜響應谷。

與君皆無心,信步行看竹。

竹間逢詩鳴,眼色奪湖淥。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應千頃池,養此一雙鵠。

山高路已斷,亭小膝屢促。

夜尋三尺井,渴飲半甌玉。

明朝鬧絲管,寒食雜歌哭。

使君坐無聊,狂客來不速。

載酒有鴟夷,扣門非啄木。

浮蛆灩金碗,翠羽出華屋。

須臾便陳跡,覺夢那可續。

及君未渡江,過我勤秉燭。

一笑換人爵,百年終鬼錄。

作者:陳淳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開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蟄不闖吐。

陽威烈烈熾盛夏,田野熬熬劇焦釜。

新秧既長且乾萎,播種無由可入土。

農民望雨若倒垂,類歎天命我無所。

太守念膺民命寄,如傷體膚痛心膂。

奔禱山川社稷前,下及百祠靡不舉。

壇告雷師雷莫聞,江叩龍神龍弗顧。

間或沾酒隨即收,翹想滂霈殊烏有。

日切一日不遑寧,直欲代牲實籩俎。

精虔充積四十朝,幽明貫徹忽無阻。

季春望夜五鼓余。瓦鳴琢琢簷垂縷。

起來四顧雲黑暝,阿香驅車震鼉鼓。

甘澍一番復一番,達晝傾貧莫之御。

東阡西陌土膏溶,負耒荷鋤翕旁午。

父語其子兄語弟,或曰我侯感格故。

滴滴皆是真珠飯,天救我民賜我哺。

非我下民能動天,侯澤我民如父母。

既優既渥尚未已,實穎實栗決可睹。

人解戚容為懽忻,歲轉凶兆為豐阜。

從知天人本一機,氣脈注通有如許。

端猶影響應形聲,證驗昭昭真足數。

亦侯作霖大手段,家學淵源傳自古。

豈徒蕞爾南漳濱,特私所惠偏一塢。

抑將天下濟蒼生,行赴九重大用汝。

作者:陳必復

步屧窮幽討,扶筇上碧尖。

山高秋易瘦,瀑小雨方添。

寺老僧單少,潭深廟祀來。

平生丘壑志,愛此結茅簷。

作者:釋正覺

湛存不渾,靈明不昏。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

卻入真如之門。叢林參飽三條篾,

雲夢等閒八九吞。

作者:曾豐

主人胸次風韻勝,萬象皆傾如聽命。

開窗凝目立相招,霽月影從溪響應

神迎氣送煩此君,拜嘉有何答慇勤。

棐幾蒲團千兔穎,茶甌酒碗一爐薰。

作者:張翥

憶昔往尋剡中山,南明天姥相縈盤。

客路上頭穿鳥道,行人腳底踏風湍。

旦寒露重多成雨,洩霧濛雲互吞吐。

僕夫相呼巖壑間,空響應人作人語。

溪窮斷岸地忽平,石門壁立如削成。

隔水無數山花明,中有人家雞犬聲。

向來老眼曾到處,此境俱作桃源行。

百年留在范寬筆,水墨精神且蕭瑟。

上有翰林學士之院章,恐是宣和舊時物。

林猿野鶴應自在,令我相見猶前日。

時平會乞閒身歸,一壑得專吾事畢。

作者:王冕

青田劉處士,瀟灑好山房。

夜月移花磴,春雲動石床。

書聲通遠谷,琴響應清商。

我欲相依住,臨流築草堂。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