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樵
千載清風去不留,何人能伴赤松游。
乞骸直到骸歸日,告老須臨老盡頭。
元亮園田何處有,向平昏嫁幾時休。
湖州別駕發深省,掛卻朝冠便自由。
作者:張宣
遺編三歎古稀聲,分得乾坤一氣清。
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盡知名。
瓊花后土醒春夢,夜月空梁黯舊情。
地下修文書正朔,也知不獨晉淵明。
作者:吳芾
已是龍鍾七十人,故應告老上章頻。
九重垂念如慈父,一旦容歸作幸民。
今我可憐非故我,此身才喜是吾身。
花前幸有尊中醁,且醉湖山幾度春。
作者:項安世
饑餐不願粱,渴飲不辭魯。
我老乞吾身,無才固其所。
豈有經世人,而當話高舉。
朝為一日留,暮有一日補。
若令久其事,所補可勝數。
周邦有尤嫠,漆室有嘯女。
況居星月位,欲蹈煙霞侶。
方今政和平,群彥日藻斧。
稍稍起蒿萊,紛紛闖門戶。
何嫌管蕭材,從事參井土。
軍方徯喉命,民以惜基堵。
通八十一難,調二十七齬。
劬勞鴻赴澤,上下鵻尋栩。
行行樂駰騏,役役悲兕虎。
為國充使臣,將身事人主。
但憑心力去,肯用年華阻。
不見密學翁,遺書耿如許。
千林訪國材,九澤具舟櫓。
惟思起奔沉,詎說師稼圃。
想公聞吾言,矍鑠還起舞。
作者:楊萬里
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將烏帽點黃埃。
丫頭巖下來仍往,四十三年十二回。
作者: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鍾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仁皇始擢自藩翰,渭水兆告非熊羆。
立朝早已擅風采,料敵曾不失毫釐。
聖聖相承倚時棟,入登槐鼎出擁麾。
司徒相繼據魁軸,勢壓諸夏摧附枝。
一言寤意尊社稷,萬里奔命來戎夷。
君臣一體自同德,下鄙漢相矜規隨。
功成治定預告老,還鄉治第當西圻。
十年休佚養沖氣,泰宇充茂心欣嬉。
二公勳德誦人口,載於彝鼎歌於詩。
吾皇得相柄文武,調變四序齊璇璣。
孟軻嘗稱聖之任,乃曰百世人之師。
固宜天畀兩元老,期頤常保松筠姿。
規模載在廟堂上,自使風俗淳澆漓。
前年召自大名尹,對罷累請菟裘歸。
帝曰公今更強固,閔煩幾政留清規。
兩加金貂百官首,再剖玉麟三水涯。
洛人聞之喜且挘繚諍鄧暝頗蕖?/p>
朝臨留府暮私第,偃息又將彌再期。
今春欲作耆英會,涓日象值神俱比。
謂宜飲食與宴樂,對接賓客心忘機。
康寧壽富復好德,向此巨福全者希
席間諸老盡賢傑,相得歡甚欹冠緌。
飲盈百榼似尼父,歌有三樂同榮期。
杯盤衍溢逮輿隸,割肉釃酒如林池。
衣冠填咽兩城市,車馬照耀清漣漪。
夜闌百炬列紅燭,天寒四座添重幃。
鉅儒灑翰序嘉會,義薄皎日垂清暉。
諸公半酣各賦詠,含毫疊紙魚鱗差。
詩成累幅燦珠玉,光艷宜若陵鉤奎。
歌聲旖旎嘯鸞鳳,酒氣冷冽噴酴醾。
長篇立刻在金石,楷字高揭當軒墀。
晉公延賓就綠野,謝傅卜宅臨清溪。
當時貴客亦有數,詎與今日爭光輝。
謄書遠報鄴都守,開緘摘句情融怡。
答言遂起歸與興,跡雖未往心先飛。
三賢事業固同道,用捨安得常情知。
官尊邦國之柱石,望重士林之羽儀。
退捨進用自殊致,大義當以公言推。
不能則止固達識,陳力可行當有為。
聖君知臣賢達節,事有輕重須從宜。
寧拘經禮致為政,自有邦人歌袞衣。
三台明潤少微爛,光彩並照大紫微。
子房辟榖方壯歲,張蒼作相當龐眉。
曹參置酒坐公府,晉賢高蹈來東籬。
昔人出處固有意,造適自與時推移。
光陰可惜且行樂,任從鷤鴃方春啼。
作者:李商叟
百年能幾見英豪,主聖臣賢未易遭。
□□□□新制度,宗臣當國大勳勞。
三師告老恩榮備,□□藏書日月高。
猶有治安貽百世,天教仙子見蟠桃。
作者:姜特立
出仕雖無補,歸耕寧買田。
聊將報明主,庶不愧前賢。
作者:陳宓
先生心事本韜藏,無奈詩名宇宙香。
古柏乾隆宜壑臥,野梅心苦不羹嘗。
百年忽遇中興主,九帙猶煩告老章。
歲晚雪深難出戶,謝篇遙拜德公床。
作者:袁燮
聽履辭榮反舊廬,高堂燕坐每申如。
肯隨流俗趨邪徑,要使吾身宅廣居。
告老未能三閱月,趣歸已奉十行書。
願公努力扶皇極,展盡胸中萬卷余。
作者:陶夢桂
生怕老來先告老,卻於閒處不禁閒。
不將黃卷遮雙眼,便卷朱簾看遠山。
作者:白居易
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
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
可憐八九十,齒墜雙眸昏。
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
掛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
金章腰不勝,傴僂入君門。
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
年高須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時共嗤誚,晚歲多因循。
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寂寞東門路,無人繼去塵。
作者:梅堯臣
昔罷宣城守,將歸尚撫予。
慇勤為開徑,慘愴遂登車。
告老聞還楚,遺榮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漣如。
作者:曹勳
小圃藝花竹,春末已繁秀。
土脈得鋤斸,枝葉易秀茂。
久以告老病,未免閉圭竇。
相忘無芥蒂,一二約親舊。
作者:晁端禮
霖雨成功,堂稱繼美,舊說安陽家世。峻岳降神,長庚應夢,佳辰況當秋霽。玉函金篆,帝錫與、壽眉齯齒。向清時、便告老,盡取貂蟬輕棄。把朝庭舊勳屈指。有誰人似此,能全終始。謗書頓釋,先芬未泯,君王自為知己。看花臨水。算已號、醉吟居士。奈蒼生,尚滿望、謝公重起。
作者:陸游
聖賢在世龍行天,出處何至為物牽。
後人競作駒伏轅,未死奄奄如九泉。
郫孫公者山澤僊,巉巖玉骨寒入肩。
哦詩調苦亂嘒蟬,燥墨瘦字丑不妍。
諸公好之挽使前,六丁力盡山嶷然;奏書告老不待年,脫手徑上岷山巔。
吾儕一官自糾纏,俛首鞭箠不自憐,強欲作詩誦公賢,事偉辭卑難並傳。
作者:辛棄疾
漸識空虛不二門,掃除諸幻絕根塵。
此心自擬終成佛,許事從今只任真。
有我故應還起滅,無求何自別冤親。
西山病叟支離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作者:程洙
先生富貴本無心,冰節從來照士林。
三載調元名愈重,七章告老意何深。
九重屢挽音形玉,一念觀回歸散金。
此是吾邦真偉事,清風萬古孰追尋。
作者:楊維楨
憶昔開元王盛時,海陵官漕米流脂。
可男老不識兵器,九牧長途不拾遺。
宮中君明臣告老,天下夫和婦循道。
蠻夷玉帛涉海來,海平遠接三山島。
仁人為邦未百年,民間斗米七千錢。
海陵官漕忽中沮,大舶滅沒魚龍淵。
潢池弄兵本赤子,渤海老臣能料理。
如何嫉作豺虎叢,島國稱孤奸萬死。
花卿猛將亂國章,太阿倒持不可當。
君不見木蘭殺賊謝天子,賞功豈願尚書郎。
作者:蘇頌
【原題】: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暄嗉湮奘倫肥Σ繳虺篩惺率齷呈逖砸話僭鮮徑銼彩怪庥鮒帳賈庖源已倒恃遠嗖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