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崖州女子
團扇畫方新,金花照席茵。
那緣燈下見,更值月中人。
作者:張玉娘
梅雪乍融,單于吹徹寒猶淺。夜從燈下翦春幡,笑罷椒盤宴。雲母屏開簾卷。放嫦娥、廣寒宮苑。星移銀漢。月滿花衢,繞城絃管。□□□□,譙樓一任更籌換。錦霞銀樹玉橋聯,誰道蓬山遠。可是紫簫聲斷。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斷腸鴻雁。
作者:許琮
捲簾新月在簾鉤,花氣同風過小樓。
為憶昨宵燈下事,不將紅燭照梳頭。
作者:楊萬里
月波成露露成霜,借與南枝作淡妝。
寒入玉衣燈下薄,春撩雪骨酒邊香。
卻於老樹半枯處,匆走一梢如許長。
道是疏花不解語,伴人醒醉伴人狂。
作者:呂渭老
做得因緣不久長。驚風枝上偶成雙。歸來魂夢帶幽香。燈下揉花春去早,竹間影月索歸忙。十年前事費思量。
作者:祝允明
孤墅倚高原,扁舟晚到門。
琴聲虛草閣,月色滿江村。
霜落魚蝦出,煙收花竹繁。
不須燈下坐,臨水好開尊。
作者:陸游
月白萬瓦霜,露重四山雨。
開門忽驚歎,秋色已如許!去蜀如昨日,坐閱四寒暑。
無才屏朝跡,有罪宜野處。
平生萬里心,收歛臥環堵。
朱顏逝不留,白髮生幾縷?人言尺蠖屈,要有黃鵠舉。
功名非老事,歲晚忍羈旅。
作者:鄭獬
汴流長恐日夜落,夜行愁殺刺船郎。
櫓聲驚破老龍睡,船底觸翻明月光。
大兒燈下尋難字,小女窗間學翦裳。
自笑病夫無所事,一尊身世兩相忘。
作者:林景熙
淒苦難成調,秋風入細弦。
草根語深夜,燈下感流年。
落葉已滿徑,徵人猶在邊。
寒衣何日寄,思婦不成眠。
作者:陸游
亂山缺處城樓呀,雙旗蕭蕭晚吹笳。
煙深綠桂臨絕壑,霜落殘瀨鳴寒沙。
廢台已無隱士嘯,遺宅上有高人家。
鈴齋下榻約僧話,松陰枕石放吏衙。
杯羹最珍慈竹筍,缾水自養山薑花。
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
少年遠遊無百里,一饑能使行天涯。
豈惟慣見蓬婆雪,直恐遂泛星河槎。
故巢肯作兒女戀,異境會向鄉閭誇。
一杯徑醉幘自墮,燈下發影看鬖花。
作者:陸游
病去身差健,秋高氣漸寒。
未甘常伏幾,時作一憑闌。
玉粒炊粳軟,香塵搗藥殘。
欣然顧兒輩,燈下語團欒。
作者:劉昌
清齋孤悄坐更闌,燈下涼風鬢影寒。
建業曾勞三尺劍,求仙何用七星壇。
月明樓影翔丹鳳,雲爛簫聲叫紫鸞。
歲宴江空身萬里,有才不信濟時難。¤
作者:袁中道
幾同揮麈話無生,青李何妨一寄身。
越射隴游悲世路,南箕北斗歎交情。
沖風中燭花難結,凍雨侵香穗不成。
野老看來存古意,丹雞白犬締新盟。
作者:王和卿
將來書信手拈著,
燈下姿姿觀覷了。
兩三行字真帶草,
提起來越心焦。
一半兒絲撏一半兒燒[1]。
作者:盧綸
瘴海寄雙魚,中宵達我居。兩行燈下淚,一紙嶺南書。
地說炎蒸極,人稱老病餘。慇勤報賈傅,莫共酒杯疏。
作者:晁說之
我有瀟湘淚,還供閶闔愁。
故人過我窗燈下,謂言客子宜悲秋。
往體格律乍相視,久矣揉練幾百過。
不然何以解能雲,是中不放客愁破。
文字能自達,何處有富貴。
莫愛離騷亡國音,學乎大雅則知未。
作者:蔡襄
得汝抄書心自喜,古來清白紹家難。
誰知向老秋燈下,一見親蹤不忍看。
作者:陸游
吾生如蠹魚,亦復類熠燿,一生守斷簡,微火寒自照。
區區心所樂,那顧世間笑;閉門謝俗子,與汝不同調。
作者: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
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
尚覬身強健,煙畦擷芥菘。
作者:顧逢
梅邊燈下別,又見石榴開。
人入多番夢,書無一字來。
背風花下落,沖雨燕雙回。
卻憶中秋來,杯余醉講台。